李俊霞
摘 要: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應(yīng)創(chuàng)設(shè)一種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快快樂樂的學,讓學生時時、處處感悟、認識到語文學習的無限樂趣和無窮魅力,從而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實現(xiàn)學習上質(zhì)的轉(zhuǎn)變。
關(guān)鍵詞:語文課堂;快樂;學習
俗話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并且還有“頭懸梁,椎刺骨”這樣的故事,我們經(jīng)常用這些來教育我們的學生,希望學生能以故事中的人物為榜樣,刻苦努力,發(fā)奮學習。這樣的教育,讓學生在腦子里形成了這樣一個印象——學習是苦的,而且很苦。使學生對學習望而生畏,那么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就會大打折扣。
我們忘記了我們曾經(jīng)也是孩子,曾經(jīng)也貪玩過,其實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所以在語文課堂中我們何不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在玩中學語文呢?
一、保持微笑,傳遞快樂
微笑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接受心境,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學生都不太喜歡一天到晚板著個臉孔上課的老師,如果一個教師的表情過于嚴肅、板滯,就會使學生感到不快、壓抑甚至厭惡,對教師反而產(chǎn)生一種反感的抵觸情緒,不論課上得多好但學生也不太愿去聽課。如果你在課堂中能以微笑面對學生,而且你是快樂的,那么你的微笑、你的快樂將會傳遞給每一個學生。所以在課堂中我們教師不要吝嗇你的微笑。
二、制造幽默,活躍課堂
我以為,小學語文教師尤其要有幽默細胞,要努力讓快樂充盈語文課堂,讓課堂成為孩子的最愛。教師的適度幽默,能激起趣味,增加教師親和力,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吸引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幽默感是課堂產(chǎn)生魅力的不可缺少的元素。每個兒童都是天生的幽默大師,教師掌握了制造幽默的技巧,就等于獲得了一把開啟兒童內(nèi)心世界的金鑰匙。為了讓小學生迷上語文課,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應(yīng)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幽默感。課堂上用上生動形象的比喻,幽默風趣的歇后語,充滿童真童趣的課堂用語……來制造幽默效果,讓學生對語文課始終有新鮮感。
三、知識廣博,旁征博引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shù)突飛猛進,知識更新?lián)Q代異常迅速。當教師的“道”不夠“精”、不夠“深”的時候,不能以一桶水來澆灌無數(shù)朵花的時候,學生勢必會對你產(chǎn)生懷疑,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必須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鉆研業(yè)務(wù),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必須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shù),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應(yīng)手;才能使學生產(chǎn)生敬重感,自覺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導。當學生在好教師的引導下遨游知識的海洋的時候,他們會感到浩瀚無比、繽紛絢麗,定會激起他們刻苦奮進、揚帆前行的豪情壯志。
四、設(shè)置游戲,激發(fā)興趣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兒童的形象思維占主體,對于直觀事物感興趣,喜歡游戲。唱歌、畫畫都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活動形式。教材中的課文體裁多樣,有情節(jié)生動的故事,韻律感較強的詩歌,語言優(yōu)美的散文……通過畫、唱等形式來展現(xiàn)課文內(nèi)容,可以化抽象為形象,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激發(fā)內(nèi)心情感,加深他們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體驗。如:低年級的語文課在教學生認識詞語時,可做“找朋友”、“郵遞員送信”的游戲。你想讓學生背書,你可以把背誦轉(zhuǎn)變成接龍的游戲——教師背上句,學生背下句,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給調(diào)動起來了,孩子爭強好勝,他會非常的想取得勝利,就會主動的去背,而不是覺得你在逼他背書。
五、降低要求,體驗成功
有時候我們常聽到老師們怨言“學生為什么不配合我們”?其實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我們對學生的要求太苛刻了,苛刻的要求讓學生失去了信心。如:在教學《翻越遠方的大山》時,如果你提出的問題是“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有的學生很可能根本回答不了。如果你把問題細化“文中主要寫了哪兩個人物?他們分別是誰?是做什么的?”,“作者把誰比作了遠方的大山?為了翻越這座大山他做了哪些努力?最后成功了嗎?”等,這些問題是后進生也能夠解決的,課文中直接就能找到答案。當他們能夠解決一些問題后,他們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對學習也就自然感興趣了。
六、擅于表揚,及時肯定
在課堂教學中,為調(diào)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著力采用多元參與的互動評價,使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得到全面發(fā)展。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只有平等的對話,言語的溝通,心靈的滲透,才能使課堂充滿“人情味”。才能使學生變得樂于回答問題,敢于回答問題。用贊許的眼神 、“你真行”、“真棒”、“好樣的”等語言,來不斷地喚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好學生是夸出來的,特別是差生,更需要教師的表揚、鼓勵。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應(yīng)該給學生帶來充盈而快樂的享受,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努力,繼續(xù)學習,讓“樂”充滿每個語文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享受語文,享受課堂,享受學習,在語文課堂在快樂里進行。
參考文獻:
[1] 李彥秀. 如何讓小學語文教學活起來[J]. 新課程(上),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