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銘霞
【摘 ?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快速發(fā)展,教育領域也提出素質(zhì)教育理念,除了向學生傳授常規(guī)知識,更在于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音樂是初中教育重要組成之一,識譜是學生開展表演和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的前提,其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感性認識和生動美妙的音樂。對此,本文則從多方面分析提高初中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性策略,望給予初中音樂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 ?初中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性;策略
音樂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審美和綜合素質(zhì)學科,在初中教育發(fā)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識譜是音樂學科重要組成,該部分教學內(nèi)容有一定難度,因而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識譜教學,提高識譜教學有效性。
一、善用激發(fā)興趣策略,提高識譜教學效率
初中音樂教師在開展識譜教學之前應明確學生性格特點,基于其興趣愛好開展識譜教學,由此一來才能提高識譜教學效率。具體可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教師可以每節(jié)課采用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中的柯爾文手勢,把音符形象化、具體化,用手勢表達音符,加深對音符的印象。
其次,教師可以采用樂器激趣法,經(jīng)濟水平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條件和以往相比也不斷進步。初中生接觸越來越多的各種樂器,教師就可借助這一條件將樂器引入教學中。例如教師可運用鼓、風琴、口琴、笛子等樂曲引導學生演奏音符,不僅可以強化學生音準度,更有利于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樂譜知識。最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在正確演奏音符和音高等內(nèi)容的同時強化對音樂知識理解,增強聽音和識譜能力。
最后,教師還可以采用游戲激趣法,初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喜歡游戲,教師就可在識譜教學中應用游戲,強化學生對所學音樂知識認識。例如在復習節(jié)拍強弱知識時,可以在游戲性高且互動性強的舞蹈中融入節(jié)拍的強弱節(jié)奏,使學生在舞蹈和游戲中掌握節(jié)拍強弱關系,由此一來可以改變學生以往對音樂識譜學習的抵抗情緒,還能促使學生與教師以及其他學生互動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學循環(huán)。
二、采取合作學習形式,注重學生個體差異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課堂教學廣泛應用的途徑。常言道:“眾人拾柴火焰高”,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改變學生單打獨斗的學習方式,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使所有學生均參與到音樂學習當中,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彌補學生在自主學習時產(chǎn)生的各種問題,更有利于發(fā)揮集體智慧,增強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動力。當前初中音樂課程中也開始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因為該課程需要學生之間相同配合,以音樂作為紐帶和他人交流,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團結合作精神和群體意識。
在初中音樂識譜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可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合理劃分小組,小組合作學習并非將學生按小組坐在一起共同完成任務,而是需要教師依學科特點進行均衡編組,將學生劃分為6個小組,明確組內(nèi)分工和職責,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共同合作及相互尊重意識;其次體現(xiàn)主體主導,以《無錫景》一課為例,音樂教師在講解這首歌曲譜子時可先讓學生集體聆聽歌曲并為學生示范演唱,為了更準確地演唱好這首歌曲,教師在大致了解歌曲的旋律后進行識譜教學,先示范唱譜,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到譜子的特點或難點:如附點音符、十六分音符等,教師補充識譜中的易錯處,接著各小組互相幫助解決唱準易錯處,教師協(xié)助小組不能解決的難點。這樣的互助合作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識譜能力,還能讓學生在識譜過程中感受到秀麗委婉的江南小調(diào)的作曲寫作手法,強化音樂知識學習和文化知識熏陶,進而培養(yǎng)學生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審美情趣。
三、優(yōu)化識譜教學方式,刺激學生多重感官
傳統(tǒng)音樂識譜教學多為教師拿到一首新歌后,先讓學生默念歌曲節(jié)奏,再演唱樂譜和歌詞。對于初中階段學生而言,模擬歌曲基本不是難事,甚至可以直接模擬唱歌詞,然而曲譜和歌詞則有著很大不同,如果讓初中生單獨演唱曲譜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對此,音樂教師可先組織學生演唱歌曲節(jié)奏和歌詞,之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演唱曲譜,這種方式更為快捷簡便,也能瞬間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組織學生學習樂譜,那么就在無形中認識歌曲節(jié)奏和旋律并了解五線譜的音高位置,便于更好地認識和把握樂譜,降低學習難度。在識譜教學中還可以難點為中心,逐層展開分解;不同歌曲有不同的難度,教師可以采取以樂句為單位練習方式,之后再將于比較樂段與樂段、樂句與樂句,分別找出樂譜中的相同和不同之處,一旦突破上述難點那么就可把握整首歌曲。教師在具體練習中可以按照座位讓學生一句一句接唱,促使學生在聆聽和演唱中熟悉樂譜,必要時還需指導學生借助手勢、擊拍和劃拍等方式快速高效演唱歌譜,提高教學效果。音樂語言中最為重要的兩個組成必然是旋律和節(jié)奏,其中節(jié)奏在音樂表演中完全可以脫離節(jié)奏成為獨立表現(xiàn)的存在。但音樂教學會先從節(jié)奏開始,目的在于幫助學習者解決識譜教學中存在的難點。而節(jié)奏練習則按照其自身難易程度引導學生從淺至深掌握樂譜。實際教學中常見開頭即節(jié)奏型,讓學生充分了解每個音樂節(jié)拍的時值為多少,并有效掌握單位節(jié)拍。學生在音樂訓練過程中要始終圍繞節(jié)拍并在口中念出“噠噠噠噠”的節(jié)奏,同時還要告知學生準確把握節(jié)拍速度,避免因搶拍出現(xiàn)錯誤。
總之,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之前是否掌握識譜知識并形成良好的識譜能力,關系到學生能否掌握音樂符號。初中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緊密結合識譜教學特點并基于學生興趣開展教學,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參與識譜學習興趣,更能促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掌握樂譜,進一步提高識譜教學質(zhì)量,達到增強學生審美素質(zhì)目的。
【參考文獻】
[1]徐鳴.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191-191.
[2]陳令玉.可愛的音符,跳躍的樂譜——論中學音樂識譜教學的有效性[J].好家長,2017(58):154-154.
[3]鄭曉云.牽“動”課堂,實現(xiàn)有效——音樂識譜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 2016(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