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曉華 朱晶 舒靜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種與胰島素抵抗、遺傳易感密切相關(guān)的代謝應激性肝損傷,不僅可以導致肝病性殘疾和死亡,也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1-2]。肝臟脂肪的合成和分泌增加,脂肪氧化和排出減少,可導致肝臟脂肪堆積過多[3]。研究表明,絕經(jīng)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明顯高于絕經(jīng)前女性,提示雌激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4-5]。目前關(guān)于低水平雌激素導致脂肪肝的機制尚未清楚。有學者認為,肝臟脂質(zhì)代謝失調(diào)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發(fā)展的先決條件[6]。TG是甘油和游離脂肪酸反應的產(chǎn)物,是肝脂質(zhì)的主要形式。肝內(nèi)TG的合成與分泌發(fā)生不平衡,可導致TG在肝細胞中累積,這是脂肪肝的主要特征[7]。水通道蛋白7(AQP7)是一種水-甘油轉(zhuǎn)運蛋白,與成人肥胖癥關(guān)系密切[8]。在脂肪細胞中,AQP7缺乏會增加甘油激酶活性,增強TG合成,最終導致肥胖[9]。本研究擬探討雌激素對人肝癌HepG2細胞脂肪變性的作用及AQP7表達的影響,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試劑與儀器 HepG2細胞(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細胞庫)、FBS(批號 56987,中國碧云天公司)、Dulbecco改良Eagle培養(yǎng)基(批號632547,美國 GE Healthcare Life Sciences公司),青霉素、鏈霉素、谷氨酰胺(批號4789、21047、54784,美國 Sigma公司),油酸(批號14596,中國碧云天公司),雌激素(批號XS5874,美國賽默飛世公司),噻唑藍(MTT,批號15487,美國賽默飛世公司),結(jié)晶紫(批號45642132,碧云天科技公司),油紅O溶液(批號20149,美國 Sigma-aldrich公司),蘇木素(批號 BG7895,美國Sigma Aldrich公司),混合-R型(Hybrid-R)試劑盒(批號 QA14789,韓國 Gene All公司),蛋白酶抑制劑混合物(批號154789,德國Roche Diagnostics公司),AQP7一抗(批號 21569,1∶3 000,美國Danvers公司),β-肌動蛋白(批號20165,美國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電化學發(fā)光(ECL)溶液(批號6547,美國EMD Millipore Corporation公司)。Bio-Rad 680型酶標儀(美國Bio-Rad公司),貝克曼AU-480全自動生化儀(美國貝克曼公司),LeGene VF789 cDNA合成系統(tǒng)(美國LeGene Bioscience公司),Step One軟件(美國Life Technologies公司),Davinch ChemiTM化學發(fā)光成像系統(tǒng)(韓國Davinch-K公司)。
1.2 細胞培養(yǎng) 將HepG2細胞置于Dulbecco改良Eagle培養(yǎng)基(含 10%FBS、100mg/ml青霉素、100mg/ml鏈霉素、2mmol谷氨酰胺),在37℃、含混合氣體(95%O2+5%CO2)的潮濕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隨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
1.3 細胞分組與處理 將HepG2細胞分為4組,各組每孔設6個平行樣,培養(yǎng)72h。(1)HepG2細胞組:取10ml HepG2細胞液(細胞濃度為5×106/ml)放入含10%FBS的DMEM培養(yǎng)液中,置于37℃、含混合氣體(5%CO2+2%O2+93%N2)的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脂肪變模型組:DMEM培養(yǎng)液中加入200μl濃度為2.0mM的油酸溶液,其余同(1)。(3)雌激素低劑量組:再加入 500μl濃度為 40.0μg/ml的雌激素,其余同(2)。(4)雌激素高劑量組:再加入500μl濃度為80.0μg/ml的雌激素,其余同(2)。
1.4 細胞存活率測定 采用MTT法。將各組培養(yǎng)結(jié)束的HepG2細胞按1.5×103個/孔的密度接種于96孔板中,孵育48h。然后加入100μl MTT溶液處理2h。4h后抽吸除去MTT溶液,將結(jié)晶紫溶解在二甲基亞砜(DMSO)中。使用Bio-Rad 680型酶標儀在570nm處讀取吸光度(OD)。細胞存活率=(OD實驗組-OD空白組)/(OD對照組-OD空白組)。
1.5 細胞脂滴面積比測定 采用油紅O溶液染色法。細胞用PBS洗滌3次,10%甲醛溶液固定1h,用蒸餾水洗滌3次,60%異丙醇洗滌2次,60%過濾的油紅O溶液(0.7g/200ml異丙醇)在室溫下孵育30min。再用水洗滌1次,蘇木精染色,加入異丙醇后室溫下振蕩5min。使用Bio-Rad 680型酶標儀在510nm處讀取OD,并計算HepG2細胞脂滴面積比。脂滴面積比=(OD實驗組-OD空白組)/(OD對照組-OD空白組)。
1.6 TG水平檢測 收集HepG2細胞上清液,使用貝克曼AU-480全自動生化儀測定HepG2細胞TG水平。采用尼羅紅染色法,觀察各組HepG2細胞內(nèi)脂滴顆粒堆積情況。
1.7 AQP7 mRNA表達檢測 采用RT-PCR法。使用Hybrid-R試劑盒從HepG2細胞中分離總RNA。再用LeGene第一鏈cDNA合成系統(tǒng)將cDNA與1μg總RNA雜交。使用RT-PCR儀測定AQP7mRNA相對表達量。使用Step One軟件測定樣品的2-ΔΔCt值。設GAPDH為內(nèi)源對照。GAPDH基因的正向引物序列:5′-CATGGCCTTCCGTGTTCCTA-3′,反向引物序列:5′-GCGGCACGTCAGATCCA-3′;AQP7基因的正向引物序列:5′-GACGACCTCAACGCACAGTA-3′,反向引物序列:5′-AGGAGTCCCATGATGAGATTGT-3′。
1.8 AQP7蛋白表達檢測 采用Western blot法。洗滌細胞并用PBS刮擦,在含有蛋白酶抑制劑混合物的RIPA裂解液中溫育。在12%十二烷基硫酸鈉-丙烯酰胺凝膠中分離相同量的總蛋白質(zhì)(20μg)并轉(zhuǎn)移至聚偏氟乙烯(PVDF)膜。使用AQP7一抗孵育,隨后將膜與第二抗體(1∶10 000稀釋)一同溫育,β-肌動蛋白作為內(nèi)參。使用DavinchChemi TM化學發(fā)光成像系統(tǒng)、ECL溶液檢測蛋白印跡。
1.9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4組HepG2細胞存活率比較 HepG2細胞組、脂肪變模型組、雌激素低劑量組、雌激素高劑量組細胞存活率分別為(99.12±0.03)%、(22.63±9.65)%、(48.69±8.63)%、(61.63±9.6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發(fā)現(xiàn),與HepG2細胞組比較,脂肪變模型組細胞存活率明顯降低(P<0.05);與脂肪變模型組比較,雌激素低、高劑量組細胞存活率均明顯升高(P<0.05);雌激素高劑量組細胞存活率明顯高于雌激素低劑量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4組HepG2細胞脂滴面積比比較 HepG2細胞組、脂肪變模型組、雌激素低劑量組、雌激素高劑量組脂滴面積比分別為(2.65±0.69)%、(12.65±1.21)%、(7.54±1.63)%、(3.69±1.6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發(fā)現(xiàn),與HepG2細胞組比較,脂肪變模型組脂滴面積比升高(P<0.05);與脂肪變模型組比較,雌激素低、高劑量組脂滴面積比均明顯降低(均P<0.05);雌激素高劑量組脂滴面積比明顯低于雌激素低劑量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1。
圖1 4組HepG2細胞脂滴面積比較(a:HepG2細胞組;b:脂肪變模型組;c:雌激素低劑量組;d:雌激素高劑量組;蘇木素染色法,×200)
2.3 4組HepG2細胞TG水平比較 HepG2細胞組、脂肪變模型組、雌激素低劑量組、雌激素高劑量組TG水平分別為(0.87±0.33)、(5.99±0.32)、(3.32±0.32)、(1.34±0.32)m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發(fā)現(xiàn),與HepG2細胞組比較,脂肪變模型組TG水平明顯升高(P<0.05);與脂肪變模型組比較,雌激素低、高劑量組TG水平均明顯降低(均P<0.05);雌激素高劑量組TG水平明顯低于雌激素低劑量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組HepG2細胞內(nèi)脂滴顆粒堆積情況,見圖2(插頁)。
圖2 4組HepG2細胞內(nèi)脂滴顆粒堆積情況比較(a:HepG2細胞組;b:脂肪變模型組;c:雌激素低劑量組;d:雌激素高劑量組;尼羅紅染色法,×200)
2.4 4組HepG2細胞AQP7 mRNA及蛋白表達比較 4組HepG2細胞AQP7 mRNA及蛋白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發(fā)現(xiàn),與HepG2細胞組比較,脂肪變模型組AQP7 mRNA及蛋白相對表達量均明顯降低(均P<0.05);與脂肪變模型組比較,雌激素低、高劑量組AQP7 mRNA及蛋白相對表達量均明顯升高(均P<0.05);雌激素高劑量組AQP7 mRNA及蛋白相對表達量均明顯高于雌激素低劑量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4組HepG2細胞AQP7蛋白表達的電泳圖,見圖3。
2.5 HepG2細胞AQP7 mRNA及蛋白表達與脂滴面積比、TG水平的相關(guān)性 4組HepG2細胞AQP7 mRNA及蛋白相對表達量與脂滴面積比、TG水平均呈負相關(guān)(均P<0.05),見表 2。
表1 4組HepG2細胞AQP7mRNA及蛋白表達比較
圖3 4組HepG2細胞AQP7蛋白表達的電泳圖(a:HepG2細胞組;b:脂肪變模型組;c:雌激素低劑量組;d:雌激素高劑量組)
表2 HepG2細胞AQP7 mRNA及蛋白表達與脂滴面積比、TG水平的相關(guān)性(r值)
絕經(jīng)是女性生命周期中發(fā)生的自然過程。絕經(jīng)期間發(fā)生的卵巢分泌雌激素減少,被認為是骨質(zhì)疏松癥、卒中、肝臟疾病等多種疾病的主要原因。女性絕經(jīng)狀況與非酒精性脂肪肝風險升高有關(guān),但其潛在的分子機制仍未清楚。有實驗建立大鼠卵巢切除術(shù)(OVX)模型來評估雌激素耗竭對肝脂肪變性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絕經(jīng)相關(guān)的雌激素減少與骨丟失風險增加、內(nèi)臟肥胖、肝臟脂肪變性等相關(guān)[10]。然而,在雌激素拮抗劑處理小鼠的肝臟標本中可觀察到脂肪變性,同時脂肪生成基因乙酰輔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甘油二酯?;D(zhuǎn)移酶等表達上調(diào);但雌激素補充可減輕OVX誘導的肝脂肪變性,降低脂肪生成基因的表達水平[11]。本實驗從細胞水平探討了雌激素對HepG2細胞脂肪變性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與HepG2細胞組比較,脂肪變模型組細胞存活率降低,脂滴面積比、TG水平均升高;與脂肪變模型組比較,雌激素低、高劑量組細胞存活率升高,脂滴面積比、TG水平均降低;與雌激素低劑量組比較,雌激素高劑量組細胞存活率升高,脂滴面積比、TG水平均降低。同時還發(fā)現(xiàn),雌激素能抑制油酸誘導HepG2細胞脂肪變性的程度。
相關(guān)研究表明,雌激素通過細胞內(nèi)激素特異性雌激素受體的信號來調(diào)節(jié)人體生理學[12-14]。在AQP中檢測到的功能性雌激素反應元件,包括AQP5、AQP2、AQP7[15-16]。研究表明,AQP7能調(diào)節(jié)脂肪細胞甘油滲透性,從而控制TG積累和脂肪細胞大小[17-18]。本研究假設AQP7可能作為雌激素的靶基因,并在油酸誘導的肝臟脂肪變性中發(fā)揮作用。結(jié)果表明,油酸處理能下調(diào)肝臟中AQP7的表達,提示AQP7參與低雌激素誘導的脂質(zhì)積累。為進一步研究AQP7在雌激素耗竭誘導脂質(zhì)積累過程中的功能,筆者分析了高、低劑量雌激素對HepG2細胞AQP7 mRNA及蛋白表達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與HepG2細胞組比較,脂肪變模型組AQP7 mRNA及蛋白相對表達量均降低;與脂肪變模型組比較,雌激素低、高劑量組AQP7 mRNA及蛋白相對表達量均升高;與雌激素低劑量組比較,雌激素高劑量組AQP7 mRNA及蛋白相對表達量均升高。以上結(jié)果表明雌激素能通過上調(diào)AQP7表達來減少脂肪生成。
綜上所述,雌激素能抑制油酸誘導的HepG2細胞脂肪變性,其機制可能與雌激素能上調(diào)AQP7表達有關(guān)。但本研究僅為單純的體外細胞實驗,雌激素誘導AQP7轉(zhuǎn)錄調(diào)控的機制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