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政邑
營銷界脾氣執(zhí)拗的品牌不多,老干媽算一個。老干媽的個性在于,在快消品基本靠廣告拉動銷售的行業(yè)潮流中,老干媽拒絕廣告卻賣得很好。在創(chuàng)業(yè)十二年以后,隨著管理權和股權的逐步轉(zhuǎn)移,在兩個農(nóng)民二代企業(yè)家的管理下,老干媽的營銷策略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其中一個重要變化是:老干媽開始打廣告了,而且這個廣告還很接地氣兒,使得老干媽品牌再次進入年輕人視野。
憑借老干媽“國民辣醬女神”的品牌號召力,以及陶華碧“堅持不打廣告”的打臉熱鬧效應,老干媽人生第一部廣告片《擰開干媽》,在騰訊視頻上線不到一周的時間播放量就達到24萬。隨之,各大微信公眾號紛紛以《快看,國民女神老干媽拍廣告!》《老干媽這支廣告太洗腦》《國民女神C味出道》《老干媽拍魔性廣告》等為標題奔走相告。
《擰開干媽》以奇怪的故事、夸張的表演、放肆的音樂、荒誕的舞蹈匯聚成為一則多年難見的魔怔廣告。該片以“擰開干媽瓶蓋”為線索,無論是主要人物的手勢、人物之間的交流、貫穿全場的音樂,都是在反復強調(diào)“擰開瓶蓋”這個獨特的動作。消費者但凡有過擰不開老干媽瓶蓋的尷尬,看見“擰開瓶蓋舞”都會會心一笑。這個獨特、專注的開瓶舞蹈,簡單而又犀利,能夠治愈打不開老干媽的難堪,又能營造一種友好的社交方式。
此外,因保鮮需要,老干媽在出廠時一般會將玻璃包裝罐抽真空,消費者在打開瓶蓋時常遇到一定難度,由此也引發(fā)了超過5萬+的消費者提問“如何打開老干媽的馬口鐵蓋”并因此形成網(wǎng)絡熱點話題效應。
可見,《擰開干媽》及其創(chuàng)造的“擰開瓶蓋舞”非常成功地延續(xù)了熱點、創(chuàng)造了話題。
《擰開干媽》非常準確地抓住熱點、放大話題,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從廣告目的上講,《擰開干媽》并非為了促銷,而是為了放大“如何打開老干媽”的熱點話題。然而,《擰開干媽》這種別具一格的廣告創(chuàng)意方法并不值得鼓勵和推薦。從劇情上,《擰開干媽》講述的是大壯與小翠的勵志故事,但卻以荒誕的情節(jié)呈現(xiàn),邏輯經(jīng)不起推敲,也難以引起觀眾共鳴。
從音樂上,《擰開干媽》全程模仿網(wǎng)絡神曲《Coincidance》,不論是節(jié)奏還是韻律,包括采用說唱勵志故事的方式,都與《Coincidance》的魔性十分近似,甚至有媒體批評《擰開干媽》創(chuàng)作的“擰蓋舞蹈”是抄襲《Coincidance》的“抖肩舞蹈”。盡管結論不一,但是這種辯稱“致敬”的模仿非常容易引發(fā)爭議,老干媽這種民族品牌在發(fā)布首支廣告時應該避免。
從廣告效果上,《擰開干媽》一會兒強調(diào)“擰開干媽,看穿一切”,一會兒宣傳“一瓶能吃一年半”“吃好才劃算”,主題分散不說,這些怪誕的文案也容易讓人留下“老干媽不正經(jīng)”的品牌印象。
據(jù)老干媽的相關解釋:《擰開干媽》廣告片用“接地氣”的創(chuàng)作手法,表現(xiàn)了老干媽品牌深入群眾生活的“土氣”。
的確,老干媽的成名來自腳踏實地的“土氣”。老干媽的“土氣”在于:不打廣告,不做推銷,定價如一;不融資、不上市,不拿別人的錢去賭博明天;只做十二種辣醬,每款辣醬都是陶華碧親力親為的產(chǎn)品;每一種原料指定供貨商提供,保證不摻一絲雜質(zhì);所有的工廠親自管理,不允許他人代工產(chǎn)品;產(chǎn)品包裝數(shù)十年如一日,外觀土里土氣,但卻成“老干媽”的獨特標志……正是由于老干媽的“實在”和“老土”,消費者才有心中的“回味”與“口碑”。這種口碑是靠口味傳統(tǒng)、真材實料、工藝拿捏、精耕細作的工匠精神累積而成,最終才形成風靡海外的國民辣醬品牌。
我們在《擰開干媽》廣告片里,很難發(fā)現(xiàn)老干媽既有的“實在”和“老土”精神,反而看見了太多荒誕、滑稽、功利、投機的苗頭。我們在生活中,需要一瓶“能吃一年半”的老干媽,不需要跳著舞才能擰開的瓶蓋。有人會說,《擰開干媽》廣告是給年輕人看的,年輕人都愛看輕松、滑稽、幽默、明快的魔怔廣告。此話不假,然而,當前的年輕人是奮斗的一代,魔怔對于奮斗而言,能有何作用呢?年輕人看了之后,又會記住品牌的什么呢?
歷史經(jīng)驗反復強調(diào),匠心品質(zhì)需要踏實老土的人才能打磨出來!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18YJC760118);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17YTC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