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仁
摘 要 小學對于學生而言,是最為關鍵的學習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屬于剛剛接觸學校,因此仍然存在著貪玩、活潑、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對于小學班主任的約束以及管理,或多或少存在著抗拒、抵觸的心理。同樣也加大了小學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難度。因此,小學班主任想要實現(xiàn)對學生的管理以及約束,就必須要先與學生構建好和諧關系,以親和力來對學生進行管束,更加事半功倍?;诖?,本文將對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策略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 小學 班主任 和諧關系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A
當今社會,和諧關系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此,社會需要和諧關系的維持。當然,在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同樣也需要和諧關系作為師生之間的溝通的平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能否處理足夠和諧,是教學改革中最為主要的組成部分。小學班主任在班級課堂中扮演著極為主要的角色,需要通過和諧關系來引領小學生情感、性格、認知等方面的發(fā)展。
1小學班主任的管理目的
小學階段的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方面存在的難度比較大,班主任需要引領學生對教師起到尊重與認同。這對于今后的教育以及管理工作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只有讓學生對班主任產(chǎn)生尊敬,接受班主任的管束,同時班主任也能夠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才能夠真正地建立起一種和諧關系,可以使學生能夠大膽地與班主任進行交流、溝通,班主任同樣也能夠更加了解學生的心理。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想要建立起和諧關系,是需要依靠雙方之間的共同努力,僅僅依靠單方面的努力是無法達成的,雙方之間需要建立起平等以及信任的交流理念,達成有效溝通的目標。另外,在真正建立起交流與溝通之前,班主任應該對和諧關系的概念有所了解并且付出行動,雙方之間多多進行換位思考,以此達成良好和諧關系,并且持續(xù)地發(fā)展下去。
2小學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職責
2.1負責班級某學科課程的教學
無論哪個地區(qū)、哪個時期的班主任都需要擔任起班級某重要學科的教學工作,但是與科任教師不同,班主任在進行教學活動之時,必須要對每一個學生的信息、學習能力以及個性特點有所觀察以及有所分析,充分地了解到每個學生在學習中所存在的優(yōu)勢以及不足,對班級的紀律以及學習情況有全面的了解,從而能夠幫助班主任選擇科學性、針對性、全面性強的方法來對班級進行教學方面的管理。
2.2對班級整體進行全方面的管理
小學班主任除了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管理之外,對于學生的其他方面同樣要負起管理以及約束的責任。例如:對學生的生活習慣進行管理,將學生的不良習慣進行改變;對學生的生活作息進行管理,按時午休、按時放學等進行管理;對學生與同學之間的關系進行管理,防止學生由于年齡或性格等因素與其他同學發(fā)生沖突。班主任對本班級的學生的管理要做到讓學校以及家長感到安心、放心。因此,小學班主任的存在除了負責教學之外,更像是一位心理輔導員、人生指引者,帶領小學生朝著健康、積極的正面形象發(fā)展。
2.3對班級中的各項活動進行組織開展
小學班主任除了對班級內(nèi)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性進行全方位的管理之外,同時還需要對班級內(nèi)的各項活動進行組織以及開展。例如:在學校以及外界舉辦的運動會、各項知識競賽時,班主任需要積極組織班級學生參與其中,令學生能夠在學校以及外界的各項活動中獲得好成績,為個人以及班級,乃至家庭贏得榮譽。同時,在每周一次的教室大掃除中,班主任也需要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分配好每位同學負責的勞動,使學生能夠從愛護班級環(huán)境開始,逐漸愛護學校環(huán)境、愛護家庭環(huán)境、愛護社會環(huán)境。另外,班主任還需要對班級當中的組織工作活動進行完成,通過民主的方式選舉出遵守紀律、品學兼優(yōu)、熱心助人的學生擔任班干部,為其他同學做出榜樣,并且協(xié)助班主任共同組織班級內(nèi)的各項活動。
3構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策略
3.1樹立正確地小學班主任管理理念
小學班主任必須要樹立起正確的管理理念,使關愛與嚴厲并行。通常,學生在提及班主任的時候,都會產(chǎn)生一種畏懼的心理,認為班主任的形象是十分嚴肅的,而不敢與班主任接近。究其原因,便是因為班主任沒有樹立起正確地管理理念,沒有將關愛與嚴厲之間的關系應用準確。實際上,班主任應該擁有關愛與嚴厲并施的管理理念。當學生犯錯的時候,需要嚴厲批評的同時,也需要對其流露出關心與關愛。例如:班級中的某位學生,因為不想將心愛的玩具與其他同學分享,便動手推了同學,使同學摔倒,這時,班主任先是嚴厲地告訴這位學生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以后不可以再出現(xiàn)這樣的行為,隨后,班主任以關心的姿態(tài)來與這位學生交流,告訴學生分享的美德有多高尚,讓這位學生原本不服氣班主任管教的心發(fā)生轉變,主動向摔倒的同學道歉,并且與同學共同玩耍玩具。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便是要張馳有度,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喜歡班主任,并且聽從班主任的管理,達到構建和諧關系的目的。
3.2塑造良好地小學班主任形象
小學生具有年齡小,對各方面都充滿著好奇心的特點,同時,還喜歡模仿身邊人的行為以及言語。由此特點來看,班主任必須要塑造好自身的班主任形象,無論是在課堂中還是在課間,都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此來對學生做出榜樣的效果,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模仿班主任的良好行(下轉第70頁)(上接第67頁)為,從而養(yǎng)成良好地習慣。例如:班主任在課堂進行教學時,發(fā)現(xiàn)地面上有一張廢紙,于是班主任便撿起來扔到班級的垃圾桶內(nèi),久而久之,教師愛護班級環(huán)境的行為便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當發(fā)現(xiàn)班級內(nèi)有垃圾的時候,學生們便自覺地拾起來丟進垃圾桶內(nèi)。另外,班主任還需要端正好自己的觀念,讓學生也能夠形成正確地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通過塑造良好地班主任形象來面對學生,對學生的行為產(chǎn)生影響,也是促進師生之間和諧關系構建的關鍵因素。
3.3更加深入并且全面地了解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