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怡君 杜海蘭 王雅楠 王莉萍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隨訪教育對小兒眼肌痙攣患兒應用效果的影響,分析實施前后指標變化情況。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小兒眼肌痙攣患兒350例作為研究數據,借助盲選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各175例,其中對照組實施單純治療,而實驗組則增加健康教育相應措施,兩組分析指標:健康宣教知曉率。結果:上文中對比兩組對于護理的健康宣教知曉率,實驗組健康宣教知曉率更高,P<0.05,結論:小兒眼肌痙攣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使用健康隨訪教育相應措施,可更加詳細的了解各項疾病治療變化,充分分析疾病進程,對于疾病的控制效果更加理想,可改善護理健康宣教知曉率。
【關鍵詞】健康教育;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血糖控制水平;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2-112-01
小兒眼肌痙攣的發(fā)生可能與腦內負責運動調節(jié)的神經結構(如中腦、基底節(jié)等)機能過度活化存在關系,引發(fā)正常的瞬目反射異??簥^有關。但是目前由于病因未明確,所以難以根治,所采用的治療方法只能控制癥狀,減輕視物障礙,以提高生活質量。但是治療該疾病屬于長期的過程,需結合患兒在不同時間段內的疾病征兆,及時對疾病狀態(tài)進行調整。健康隨訪教育相應工作的展開,通過對疾病知識的普及,幫助患者更加全面的了解疾病的不同狀態(tài),幫助患兒家屬更加清晰的了解疾病狀態(tài),及時進行適宜干預治療,可改善疾病整體控制質量。本文分析了健康隨訪教育對小兒眼肌痙攣患兒應用效果的影響,指標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小兒眼肌痙攣患兒350例作為研究數據,借助盲選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各175例,對照組男性:女性100:75,年齡:2-14歲,中位年齡(8.13±2.21)歲,輕度70例、中度60例、重度45例,實驗組男性:女性105:70,年齡:2-15歲,中位年齡(8.51±1.89)歲,輕度73例、中度65例、重度42例。分析兩組患者各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適宜的藥物治療,治療期間配合適宜的休息,對癥狀進行緩解。將眼球護理措施告知,先做眼球的運動,雙眼分別依次序向右斜上方、左斜下方、左斜上方、右斜下方觀看。然后按順、逆時針的方向,分別做眼球的轉動[1]。做完眼部運動之后,以手指按壓魚腰穴(在眉毛的中點處),以感到酸脹而不痛時為度,做10~15秒鐘。再以同樣的手法點按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連線中點向后1寸處),按壓10-20秒。
實驗組:增加健康隨訪教育相應措施,對疾病發(fā)生原因進行詳細講解,增加患兒家屬對于疾病的了解,緩解其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更加積極的配合疾病治療;對患者疾病輕度、中度、重度進行評估,治療結束后及時對患兒進行電話隨訪工作,對于患兒家屬在出院后護理的一些疑問,進行詳細解答,有針對性的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家庭護理培訓等,提升護理質量;健康宣教工作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進行3次,進行第一次宣教,在接受治療后第3日第6日,實驗組進行第二次第三次進行2次電話隨訪宣教,經過一個療程8次治療后再進行嚴重程度評估[2]。
1.3 觀察指標
護理健康宣教知曉率,借助醫(yī)院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量表對患者護理措施的健康宣教知曉率進行分析,共包含10個問題,滿分100分,分數段在90分以上,認為對護理措施非常滿意,分數段位于60-90歲之間,認為對護理措施比較滿意,分數段在60分以下認為對護理措施不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 χ2表示,P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對于護理的健康宣教知曉率,實驗組健康宣教知曉率更高,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小兒眼肌痙攣目前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晰,患者在發(fā)病之后出現上瞼下垂,早上輕晚上重等癥狀,患兒因為年齡較小,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疾病發(fā)生后治療的配合度較差,同時該病的治療后期較長,因此對于疾病的治療,需要配合適宜護理措施,通過規(guī)范化的護理流程,改善各項護理質量,綜合提升護理有效率。上文中對比兩組對于護理的健康宣教知曉率,實驗組健康宣教知曉率更高,P<0.05,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包括:健康教育各項知識的普及,可以進一步提升家屬對于知識的了解,配合醫(yī)生進行適宜的治療,改善疾病的治療質量,對于患者疾病的改善具有較為理想的效果[3];健康隨訪教育實施后,增加患者對于疾病知識的了解,對于疾病的控制質量更加理想,可以更加詳細的了解疾病的狀態(tài),積極配合疾病治療,可掌握更加有效的疾病控制技巧,提升治療的整體質量;借助電話回訪的方式,及時前面的了解患兒在出院后的恢復情況,在對患兒疾病了解的基礎上,將一些按摩以及活動的方法告知,積極糾正患兒家屬在日常護理中的一些問題,可逐漸提升患兒對于疾病治療的依從率,掌握更加規(guī)范化的護理措施,提升護理整體質量,保證護理的穩(wěn)定性[4]。
綜上所述,小兒眼肌痙攣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使用健康隨訪教育相應措施,可更加詳細的了解各項疾病治療變化,充分分析疾病進程,對于疾病的控制效果更加理想,可改善護理健康宣教知曉率。
參考文獻:
[1] 何燕紅,陳麗華,張水秀,等.賦能健康教育模型在哮喘患兒隨訪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1):117-118.
[2] 曹叢紅,姚靖.針刺聯合刮痧配合走罐治療Meige綜合征40例[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17,27(06):367-369.
[3] 胡懷珍,李國強,袁冉冉,等.吊針配合耳針治療眼肌痙攣臨床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7,35(02):194-195.
[4] 劉育紅,趙光宇.定期隨訪教育對社區(qū)高血壓病患者遵醫(yī)行為及血壓控制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16):2258-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