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香倫
摘 要:鋰電池技術成熟,質量安全有保障,推動了鋰電產(chǎn)業(yè)的迅猛發(fā)展。為安全使用和處理鋰電池,國家標準民用鋰電池安全通用要求的要求,對鋰電池測試,確保安全使用。如何通過嚴格可靠的測試,控制并保證鋰電池的安全運行并提升其工作壽命,不僅是從事鋰電池開發(fā)和生產(chǎn)的工程師面對的挑戰(zhàn),也同樣是對產(chǎn)品設計工程師在選用電池和設計產(chǎn)品用電特性時,需要充分考慮的問題。本文分析了鋰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并探討了提高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能的措施。
關鍵詞:鋰電池;安全性能;測試方法;措施
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儲能環(huán)節(jié),其性能與充放電規(guī)律直接決定新能源汽車的續(xù)航里程和動力性。除了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還廣泛應用在手持脫纜工具中,鋰電池的性能及壽命影響工具的性能及壽命。鋰電池屬于化學儲能,與鉛酸電池、鎳氫電池、鎳鉻電池等相比,在電池壽命、充電技術、安全性、比能量、比功率方面有明顯的優(yōu)勢。因此,對鋰電池性能的研究逐漸成為熱點。
一、鋰電池性能
充放電倍率、充放電次數(shù)、內阻是單體鋰電池的主要性能指標。在鋰電池組中,電池的均衡性指標決定電池組的性能。
充放電倍率又稱C率,是指鋰電池充放電電流大小。放電時C越大,瞬時放電電流越大,驅動能力越強,輸出電能越少。充電時C越大,充電越快,充入電池的電能越少。
循環(huán)次數(shù),是充電電池的重要指標,決定電池的壽命,單體鋰電池的充電次數(shù)理論為15000次左右,理論壽命為是15年。鋰電池組受個別單體電池性能及壽命的影響,存在水桶效應,循環(huán)次數(shù)理論值為10000次,壽命10年。充放電次數(shù)決定基于鋰電池應用產(chǎn)品的壽命,根據(jù)標準的充放電規(guī)律,如1C放電,0.3C充電,每次電池從5%充放到95%,照此循環(huán),充放電500次后,電池的容量為最初容量的80%。充放電次數(shù)與電池的負載變化密切相關,在實際產(chǎn)品應用中,則與使用情況息息相關。
內阻,電池內部的電阻。是指在電池工作時,電流流過電池內部所需要的電阻。鋰電池在放電時,所有能力不能完全轉化為電能,電化學反映存在能力損失,既為其內阻。內阻與負載直接相關,受溫度影響大,隨著電池的使用,充放電次數(shù)的增加,內阻逐漸增大。內阻與沖放電倍率有關,內阻越小,C率越大。特斯拉汽車所用的松下18650單體電池內阻約為50mΩ。
二、鋰電池性能測試方法
1、過充測試:將鋰電池用1C充滿電,在按照3C過充進行過充試驗,當電池過充時電壓上升到一定電壓時穩(wěn)定一段時間,接近一定時間時電池電壓快速上升,當上升至一定限度時,電池高帽拉斷,電壓跌至0V,電池沒有起火、爆炸即可。
2、短路測試:將電池充滿電后用電阻不大于50mΩ的導線將電池正負極短路,測試電池的表面溫度變化,電池表面最高溫度為140℃,電池蓋帽拉開,電池不起火、不爆炸即可。
3、自放電測試。鋰電池的自放電測試為:一般采用24小時自放電來快速測試其荷電保持能力,將電池以0.2C放電至3.0V,恒流恒壓1C充電至4.2V,截止電流:10mA,擱置15分鐘后,以1C放電至3.0V測其放電容量C1,再將電池恒流恒壓1C充電至4.2V,截止電流100mA,擱置24小時后測1C容量C2,C2/C1100%應大于99%。
4、針刺測試:將充滿電的電池放在一個平面上,用直徑3mm的鋼針沿徑向將電池刺穿。測試電池不起火、不爆炸即可。
5、IEC標準循環(huán)壽命測試。IEC規(guī)定鋰電池標準循環(huán)壽命測試為:電池以0.2C3.0V/支后,1C恒流恒壓充電到4.2V,截止電流20MA,擱置1小時后,再以0.2C放電至3.0V(一個循環(huán))反復循環(huán)500次后容量應在初容量的60%以上。
6、擠壓測試:將充滿電的電池放在一個平面上,由油壓缸施與13+1KN的擠壓力,由直徑為32mm的鋼棒平面擠壓電池,一旦擠壓壓力到達最大停止擠壓,電池不起火,不爆炸即可。
7、振動實驗測試。鋰電池振動實驗方法為:電池以0.2C放電至3.0V后1C充電恒流恒壓充電到4.2V,截止電流10mA,擱置24小時后按下述條件振動:振幅0.8mm使電池在10HZ-55HZ之間振動,每分鐘以1HZ的震動速率遞增或遞減.振動后電池電壓變化應在0.02V之間,內阻變化在5m以內。
8、高溫高濕測試。鋰電池高溫高濕測試為:(國家標準)將電池1C恒流恒壓充電到4.2V,截止電流10mA,然后放入((40±2)℃),相對濕度為90%-95%的恒溫恒濕箱中擱置48h后,將電池取出在((20±5)℃)的條件下擱置2h,觀測電池外觀應該無異?,F(xiàn)象,再以1C恒流放電到2.75V,然后在((20±5)℃)的條件下,進行1C充電,1C放電循環(huán)直至放電容量不少于初始容量的85%,但循環(huán)次數(shù)不多于3次。
內壓測試。鋰電池內壓測試為:(UL標準)模擬電池在海拔高度為15240m的高空(低氣壓11.6kPa)下,檢驗電池是否漏液或發(fā)鼓.具體步驟:將電池1C充電恒流恒壓充電到4.2V,截止電流10mA,然后將其放在氣壓為11.6Kpa,溫度為((20±3)℃)的低壓箱中儲存6小時,電池不會爆炸,起火,裂口,漏液。
9、重物撞擊測試:將電池充滿電后,放置在一個平面上,將直徑15.8mm的鋼柱垂直置于電池中心,將重量9.1kg的重物從610mm的高度自由落到電池上方的鋼柱上,電池不起火、不爆炸即可。
10、跌落測試。將電池組充滿電后從三個不同方向于1m高處跌落于硬質橡膠板上,每個方向做2次,電池組電性能應正常,外包裝無破。
三、提高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能的措施
1、加強電芯整體安全設計。電芯是將電池各種物質組合起來的紐帶,是正極、負極、隔膜、極耳和包裝膜等結構的集成,電芯結構設計不但影響到各種材料性能的發(fā)揮,還對電池整體化學性能、安全性能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在電芯設計上,應結合材料特性來制定合理的結構模式,在鋰電池結構上還可以考慮加人一些額外的保護裝置,如采用開關元件、安全閥等。
2、選用安全系數(shù)更高的原材料。選用安全系數(shù)更高的正負極活性材料、隔膜材料和電解液。正極材料的安全性主要基于材料的熱力學穩(wěn)定性、材料的化學穩(wěn)定性、材料的物理性能三個方面進行;隔膜材料應基于機械隔離性能、孔徑和空隙率、材料的化學穩(wěn)定性、自動關閉功能、較小的熱收縮率和變形率、材料厚度、較大的物理強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電解液應選擇化學穩(wěn)定性好、電化學穩(wěn)定性好、鋰離子導電率高、液態(tài)穩(wěn)定范圍寬的材料。
生產(chǎn)過程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努力做好電芯生產(chǎn)過程中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在勻漿、涂敷、烘干、壓實、分切和卷繞等步驟中,關鍵控制點標準化,如涂敷量、碾壓厚度、電解液注液量等,,改進工藝手段,如低氣壓注液法、離心裝殼法等,,做好工藝控制,保證工藝質量,縮小產(chǎn)品間的差異,在對安全有影響的關鍵步驟設置特殊方法,如通過調整切刀角度改善極片毛刺、掃粉、對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等,。實施標準化質量監(jiān)控,消除缺陷部位,排除有缺陷產(chǎn)品,如極片變形、隔膜刺破、活性材料脫落和電解液泄漏等。
結語:總之,各種鋰離子電池由于具有優(yōu)良的性能,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其安全性也同樣受到了廣泛關注。因此,電池生產(chǎn)企業(yè)要按照國家標準民用鋰電池安全通用要求的要求,對鋰電池測試,確保安全使用。通過嚴格可靠的測試,控制并保證鋰電池的安全運行更好地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并提升其工作壽命。
參考文獻:
[1]翁超;鋰電池化成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廈門大學;2014.
[2]李濤;張彬;劉艷;鋰電池性能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自動化儀表;2016(05).
[3]田鵬,宋康,廖俊必,李忠秦.磷酸鐵鋰電池性能測試與優(yōu)化使用研究[J].電子測量技術,20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