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要:廣場舞蹈對社會的作用,不僅表現(xiàn)為藝術形象通過影響人的思想感情對社會實行政治、道德等方面的作用,而更多的則表現(xiàn)為廣場舞蹈以文化活動的形式參與到社會生活中,成為整個社會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關鍵詞:廣場舞;結構模式
《廣場舞文化發(fā)展報告》認為,廣場舞蹈的本質特征在于其參與的廣泛性,由此可見,“廣場舞蹈”作為一種新的界定,其并不神秘,舞蹈理論家們可以無休止地在理論上對廣場舞蹈的概念作無限的玄思,不斷地去揭示廣場舞蹈本質的深刻意蘊,但在現(xiàn)實中,存在的只是一次次具體的廣場舞蹈活動和廣場舞作品,因而,審視廣場舞蹈對世界的參與,首先應從廣場舞蹈作為一個社會文化整體,作為一種具體的存在物這個角度著眼,然后再去討論廣場舞蹈形象怎樣作用于人的意識這個問題,當代批評家馬克思俾爾曾贊同用“具體藝術”的概念,他認為“所謂具體的藝術”是把抽象的思考本身,以純粹的藝術手段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一種可視的形象,因而真正是具體的。這就告訴我們,抽象藝術況且如此,其他非抽象藝術當然也更是一件具體存在物,廣場舞蹈對世界的功能正是在于以這種具體存在的方式,作為一種實實在在的物參與世界。
一、以文化活動的形式參與社會
在整個社會生活中,不僅有政治生活、商品經(jīng)濟、物質生產(chǎn)活動,而且也需要藝術文化活動,廣場舞蹈作為藝術文化活動之一,無疑也是社會整體的一個有機部分和構成部分。一項大的廣場舞蹈比賽活動能像一場足球賽一樣牽動人心。廣場舞蹈總是以各種活動形式向社會推薦自己,例如舉行“廣場舞蹈專題會演”“原創(chuàng)廣場舞蹈比賽”……舉辦各種類型的廣場舞蹈培訓班(“新作品速成班”“廣場舞蹈編導講習班”……);召開廣場舞蹈理論專題研討會(“廣場舞蹈學基礎理論研討會”“廣場舞蹈新作研討會”……);公開出版論文集、專著(《廣場舞蹈論文集》《廣場舞文化發(fā)展報告》……)等,以引起社會的廣泛注意。當人們?nèi)⑴c、觀賞一場廣場舞蹈活動時,他們往往并沒有考慮去接受舞蹈表現(xiàn)內(nèi)容的任何教育和思想影響,而是覺得這是一次社會文化活動的安排,調(diào)節(jié)了他們的生活,就像星期天去商場購物一樣。那些優(yōu)秀的廣場舞表演者在表演時,人們所注意的主要是他們的風姿神韻,他們的表演風格和美的一招一式。至于舞蹈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使人們受到某種教育,或者使某些觀者興奮不已,那是廣場舞蹈所表現(xiàn)內(nèi)容發(fā)生了作用。幾千人在體育館,或露天廣場,表演廣場舞蹈就像開萬人大會一樣熱情認真。由此,我們從社會的宏觀角度來看,廣場舞蹈無疑是最具參與社會,調(diào)節(jié)社會生活的功能,它是一種社會活動形式,它像政治活動、生產(chǎn)活動一樣不可缺少?,F(xiàn)代藝術學研究表明,某些人可以一輩子對政治、科學不感興趣,但很少有人一輩子從不光顧藝術,不參加文化活動。藝術對于個人來說,不僅像藝術家那樣的人,可以成為他們終身的價值追求,獻身的事業(yè);也包括普通人,可以成為他們生活中豐富多彩的調(diào)節(jié)劑,還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藝術及其活動,社會將是多么沉悶。即使在純政治性的接待國家元首的禮儀中,也要表演廣場民間舞蹈;在奧林匹克運動比賽開幕式上,則進行各民族的五彩繽紛的服裝表演。舞臺上表演的廣場舞蹈則以其純藝術的形式參與到社會。至于近年來時興的廣場健身舞蹈又以其審美與實用相結合的方式滲透到更多的家庭和個人。
二、融感覺功能與審美功能為一體
廣場舞蹈作品帶有感性風格特征,只要是含有表演因素的,無論是廣場健身舞,還是舞臺上的藝術廣場舞,都是以感性形象的方式來把握世界。而廣場舞蹈活動又是一種直接不隔的參與,無論是參與者情感的宣泄,還是參與者身心的愉悅,都是那樣的毫無保留,那樣的明朗盡興。如上所述,廣場舞蹈作品,廣場舞蹈活動,它們首先都作用于人們的視覺、聽覺和綜合性的知覺方面。因而廣場舞蹈對人的精神作用,首先應在于其具有這種感覺功能,正是廣場舞蹈的這種對人的精神的感覺功能,才發(fā)展了人們對色彩、空間、意識、構圖、節(jié)奏等美學形式等方面的審美知覺能力。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藝術對象創(chuàng)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廣場舞蹈的感覺功能和審美功能是溶合在一起的,人們在欣賞美的廣場舞蹈形象和作品時,從感官到全身心確有一種高級的審美愉悅感。心靈中必然蕩起美的波浪,廣場舞蹈的娛樂功能,感受功能也就包括在這種審美功能中了。
三、對情感活動及理性認識的影響
廣場舞蹈在作用于人的精神的深層過程中,還能影響人的情感和理性認識活動。這是因為廣場舞蹈不僅是感性形式存在,而且還包含有情感與認識發(fā)生影響。十一屆亞運會上的《歡慶鑼鼓》打出了民族自強不息,勤勞勇敢的優(yōu)秀品質,就曾激動過無數(shù)個觀眾,引起了他們的強烈共鳴。這種情感活動同審美形象和形式的欣賞是同時發(fā)生,廣場舞蹈的這種情感作用使人類的情感活動變得更加豐富、深刻、高尚,并能補充和宣泄人們在生活中缺乏的感情內(nèi)容,廣場舞蹈正是使人類的精神在感情方面獲得滿足的重要手段。廣場舞蹈所包含的一定的思想感性內(nèi)容同樣不可忽視。廣場舞蹈具有再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表現(xiàn)時代風采等方面的作用,因此人們能在觀賞廣場舞蹈作品,參與廣場舞蹈活動時認識和把握與此相關的內(nèi)容,獲得這方面的概念知識。從廣場舞蹈的這種理性認識活動輸入精神作用這個角度來看,它發(fā)展了人們的一種直觀性理性能力。
四、從意志實踐到精神力量的轉換
廣場舞蹈作品中的形象以及廣場舞蹈的種種動作對人們的精神中的意志,思想傾向面對人們的行動都在發(fā)生影響,我們把廣場舞蹈的這種功能稱為從意志實踐到精神力量的轉換功能。社會意志——教育功能也像其他意識形態(tài)的功能一樣,具有某種社會普遍內(nèi)容,表現(xiàn)為社會的、集體的一般意志、愿望和理想。廣場舞蹈中的社會普遍性的內(nèi)容如集體的愿望,社會的理想不是以普遍性的理性形式,而是社會性的理性內(nèi)容灌注在廣場舞蹈個性之中,通過藝術形象及藝術活動的中介和觀賞者及參與者交流,使觀賞者,參與者感到一種生命的親切感,從而使自己和藝術形象在精神上交融于一體,而在這種交融中,欣賞者就已經(jīng)審美地把握了社會的普遍性內(nèi)容,廣場舞蹈這種教育功能是通過影響人的審美感覺、知覺、情感、意志等全身心而發(fā)生作用,人們是在審美陶冶和愉悅中心悅誠服地接受其思想傾向,這就是廣場舞蹈教育不能被其他意識態(tài)教育所代替的原因。廣場舞蹈的這種教育作用,一旦影響到人們的行動轉化為一種“實踐”作用,即把精神的意志活動及社會 的精神世界再作用于客觀現(xiàn)實世界,改造世界,或者以“精神實踐”的方式來參與世界的活動。
如上所述,在現(xiàn)代社會中,廣場舞蹈正以各種方式參與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整個社會生活的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日]乾由明.抽象繪畫[M].
[2]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