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哥
(上海市十五中學,上海 200082)
為了弘揚核心價值觀,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針對中學生課外閱讀令人擔憂的現(xiàn)狀,統(tǒng)編本語文教材開出了書目,增加了中外名著導讀的相關內(nèi)容。對這部分內(nèi)容積極進行解讀并展開實踐研究,不僅對教師的“導”與“教”有一定的啟發(fā),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讀”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使學生有徑可循,有效開展課外閱讀。
統(tǒng)編本初中語文教材“名著導讀”不再像過去那樣放在容易被忽視的書冊最后,也不再把傳授知識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而是轉(zhuǎn)向以方法指導為主,形成了嶄新的體例。內(nèi)容主要由名著背景介紹、讀書方法指導、專題探究、精彩選篇、自主閱讀推薦等板塊構成[1]。
名著背景介紹首先增添了亮色,它的組成部分不再只是枯燥的文字內(nèi)容,還有封面、作者、書中人物和經(jīng)典情節(jié)的圖片。同時還呈現(xiàn)了原作的精彩段落以及名家對作品的評論。這樣的設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的閱讀做好前期的準備。
讀書方法指導部分的內(nèi)容比以往更具體、更系統(tǒng),能夠真正起到指導作用。首先,這一部分的文字由原本的一百多字增加到了五六百字,由過去以“賞析”作家作品為主的點撥改為對讀書方法的指導示范,每冊教材中的導讀都會介紹一些適合中學生的讀書方法,一書一法,聚沙成塔。例如,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在原人教版的導讀板塊中,其閱讀提示是“舊北京人力車夫的心酸故事”,而統(tǒng)編本教材中的閱讀提示是介紹“圈點批注”方法?!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的閱讀提示由原來的“理想主義的旗幟與人生的教科書”變?yōu)椤罢妥龉P記”。這樣的閱讀方法提示,為學生自主化閱讀指明了方向。就像一個個支點,它們共同構建了一個較為全面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體系。使“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的指導思想有了真正實現(xiàn)的可能。當學生漸漸掌握了這些閱讀方法,而不只是記住了某些名篇佳作時,那么,他們的課外閱讀生活就有了廣闊的空間,有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命力。
第三部分是專題探究。一般一本名著設計了三四個探究專題,目的是引導學生超越故事情節(jié)的表層,改變“囫圇吞棗”走過場的快餐式讀法,進行深層次閱讀,把握名著的主旨和寫作意圖;同時,專題訓練也能鍛煉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寫作能力,使讀到的書真正能夠沉淀為學生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轉(zhuǎn)化成立德樹人的養(yǎng)料。
第四部分是精彩選篇,即截取名著膾炙人口的精彩內(nèi)容供學生先讀。這部分內(nèi)容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名著閱讀興趣,往往也能作為教師名著導讀教學的素材。精彩選篇一般都是選一本書中富有文學性的內(nèi)容,值得學生反復推敲和思考。
自主閱讀推薦是名著導讀版塊的最后一個部分,以往教材里沒有。這一部分是向?qū)W生推薦其他相關名著,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其課外閱讀。
“名著導讀”不僅能增加學生的文化積累,更為他們指明了閱讀的路徑和方法,鍛煉了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寫作能力。例如,“專題訓練”中的快速閱讀和圈點批注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語段的速度,學會通過關鍵詞句理解文本、厘清文脈。不僅如此,名著作家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不同角度,還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習慣,引導他們多角度去看待事物、多角度進行選材。此外,在名著導讀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交流也提高了口語交際的能力[2]。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泵且淮忠淮幕⑺枷氲墓麑崳粌H蘊含著豐富的文學價值,也傳承著精神的火種,極具文化價值。統(tǒng)編本教材中名著導讀的選文更是根據(jù)初中生的認知特點精細挑選的結果。閱讀這些名著就是與高質(zhì)量的生命體對話,與中外的優(yōu)秀文化對話。作品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丑惡的抨擊以及對情感和信仰的堅守,都會潛移默化地滋養(yǎng)學生的心靈,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從而獲得均衡而全面的發(fā)展,成為一個更加優(yōu)秀的人。
統(tǒng)編教材主編溫儒敏先生在談及名著導讀的教學意義時,再三強調(diào)是為了讓學生成為一個能夠終身閱讀的優(yōu)秀讀者[3]。讀圖時代的“快餐式”閱讀早已使學生失去了讀紙質(zhì)書的耐心和習慣,在浮躁的社會風氣下,靜下心讀書對學生來說逐漸變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情。初中名著導讀教學正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靜心閱讀的心態(tài),培養(yǎng)其正確閱讀的好習慣,并引導他們逐步養(yǎng)成自覺獲取知識的習慣, 掌握讀書的方法與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名著導讀”教學首先要讓學生端正態(tài)度,認識閱讀名著對自己終身發(fā)展的意義。網(wǎng)絡時代能吸引初中生注意力的事物有很多,即使是閱讀,也大多是通過手機獲取的碎片化的內(nèi)容。經(jīng)典名著與學生有時代的距離,言語形式也常常存在隔膜,所以常會令學生敬而遠之。只有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閱讀名著對他們成長的作用和意義,思想上有了充分重視,才會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名著導讀”的學習中。如邀請專家開設講座,請愛書學生現(xiàn)身說法以及教師的言傳身教等方式,都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讀書的作用與好處,還可以利用視聽媒體的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
對教材規(guī)定的名著篇目,教師必須在開學之初就制訂好學期“導”“讀”“評價”的整體規(guī)劃。把“名著導讀”這件事貫穿到一學期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計劃包括學生閱讀一本書的時間、教師階段性導讀的課時、學生閱讀進度的反饋監(jiān)控、階段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圍繞“名著導讀”擬開展哪些語文活動等。同時要求學生依據(jù)本學期教材推薦的精讀和自讀名著,制訂周讀書量或日讀書量、摘抄和做讀書筆記的次數(shù)等。這樣既能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認真地進行閱讀,也不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造成影響。
“名著導讀”教學,要以激發(fā)興趣為先,在導入時可以由作者入手,介紹有關作者生平或性格特點的名人軼事;可以由作品的文學地位和價值入手,介紹它獲得過的榮譽和評價;可以由作品中的經(jīng)典人物和經(jīng)典情節(jié)入手;可以由書中的一首詩、一句臺詞入手;還可以充分運用影視效果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讀《海底兩萬里》可以先讓學生欣賞海底瑰麗奇幻的畫面;讀《西游記》先讓學生講述已知的西游小故事;讀《水滸傳》先出示梁山英雄的綽號,猜測眾將不同的性格特征;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簡·愛》可以先朗誦主人公那兩段膾炙人口的獨白,感受他們高尚的人格和情感。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交流、討論、師生共閱、朗讀會、排演課本劇、閱讀結果展示(或發(fā)表)、閱讀小競賽、小獎勵等多種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統(tǒng)編本初中語文教材“名著導讀”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意圖讓學生能夠一書一法。教師在充分落實教材中“讀書方法指導”內(nèi)容的基礎上,還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現(xiàn)。比如,對紀實作品、科普作品、諷刺作品等不同類型的作品可以有不同的導讀方法。對教材介紹的精讀跳讀、圈點批注、快速閱讀、選擇性閱讀、摘抄和做筆記等不同的導讀方法,不妨選擇一種讀書方法為主,兼顧其他,讓學生在分清主次的情況下多種讀書方法并用。而在面對七年級《朝花夕拾》的導讀內(nèi)容時,教師就需要做更多的思考。這一篇導讀內(nèi)容的主題是“消除與經(jīng)典的隔膜”。在進行這一板塊的教學時,教師可根據(jù)《朝花夕拾》回憶性散文的特點指導學生用散文的閱讀方法閱讀;或者根據(jù)《朝花夕拾》文集的特點,指導學生對文集中不同的單篇作品分別采取精讀或泛讀。
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還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年齡和認知基礎分為三種不同的形式:先導后讀、先讀后導、師生共讀。低年級“名著導讀”適宜以教師的“導”為先,教師先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知識鋪墊,激發(fā)其閱讀興趣,然后引領學生一步步走進文本。以六年級(下)《魯濱孫漂流記》為例。導讀課可始于《魯濱孫漂流記》的影視片段,然后教師漫談自己年少時閱讀此書所受到的震撼和影響,再讓學生開卷閱讀故事簡介,加深學生對此書的閱讀期待。在教學“讀書方法指導”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借助思維導圖,梳理情節(jié)”時,教師可先以一篇已學課文為例,指導學生梳理情節(jié)、繪制思維導圖。在“放飛想象,把握內(nèi)容”板塊,教師也可以身示范,對魯濱孫發(fā)現(xiàn)他種的那幾粒種子“竟然長出了十一二個穗頭,和英國的大麥一模一樣”時如獲至寶的心情進行描寫,用教師自己的想象去引發(fā)學生展開想象。而在面對高年級學生或有一定閱讀基礎的學生時,教師不妨采用先學后導的方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等他們遇到閱讀障礙時,才出手相助。必須指出的是,在學生整個名著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一定是陪伴者、助跑者,而不是旁觀者,只有師生共讀一本名著,教師對閱讀路徑方法的點撥指導才可能是走心、有實效的。
“名著導讀”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閱讀進程和閱讀效果,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可以用等第定性,也可以用文字描述;可以通過小測試形式,也可以通過研討交流、讀書成果展示、發(fā)放任務完成卡和推薦作品發(fā)表等形式來實現(xiàn)。
“名著導讀”的評價和普通的閱讀教學評價是不同的。尤其是對名著導讀教學中學生的“學”,評價反饋時要打破幾個局限:重視學生課外自主閱讀表現(xiàn),而不局限于課內(nèi)導讀課中學生的表現(xiàn);重視過程性、發(fā)展性評價,而不局限于學期檢測式的終結性評價;重視閱讀態(tài)度和習慣的培養(yǎng),而不局限于學生閱讀質(zhì)量的定量定性評價;重視多角度、多主體評價,而不局限于教師的評價。
總之“名著閱讀”的反饋與評價重在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以便適時給予提醒和幫助?;诔踔袑W生的年齡與認知特點,可以通過學生“閱讀計劃”的制訂與落實,各種閱讀活動的開展來進行;可以通過同伴互助、家長督促的方式來進行;還可以通過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家長助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
在“名著閱讀”的反饋與評價中倡導鼓勵性原則。鼓勵學生充分表達個人的理解,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會與判斷,提升其閱讀的自信心。在反饋與評價過程中倡導縱向評價。為每位學生建立閱讀檔案,記錄他們的閱讀經(jīng)歷與階段性成長;少一些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橫向比較,弱化個體性差異,促進每個個體在自己的閱讀生活中獲得進步和成長。
筆者在指導學生閱讀整本名著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初步形成了校本化的“名著導讀”教學范式,并已在學校進行了推廣。基本內(nèi)容如下:
◎閱讀加油站
【走近作者】關于作者的簡介【作品探趣】作品介紹【方法點撥】閱讀方法點撥
◎閱讀打卡點
【閱讀建議】對這本書的大致閱讀規(guī)劃建議
【能量打卡】
日期 頁數(shù) 印象最深的內(nèi)容/一句話/章節(jié)概括_________收獲能量 家長簽名◇◇◇◇◇…… …… …… ◇◇◇◇◇
【行程記錄】
預計閱讀周期: **周 實際完成時間:周次 閱讀內(nèi)容(章節(jié))內(nèi)容情節(jié)(概括) 感悟和體會第一周……閱讀感言 家長的話
◎闖關大挑戰(zhàn)
【基礎任務】考查學生整本書閱讀的完成情況以及對主要情節(jié)、人物的把握
【進階挑戰(zhàn)】我要飛得更高(任選其中2~3 項完成即可)
題目設計考慮課堂交流、討論等環(huán)節(jié)
【自我超越】可以運用在讀后展示環(huán)節(jié),包括校園活動
【創(chuàng)意空間】親愛的同學,這是屬于你的創(chuàng)意空間,是你施展個人才華的天地。如果你非常喜歡這本書,不妨為它設計一個推介活動方案,以吸引更多的人閱讀它;如果你是個小畫家,不妨為你青睞的書中人物畫幾幅漫畫插圖;如果你是個小評論家,不妨對作品的情節(jié)、人物、主旨和風格發(fā)表你的高見。你還可以改寫作品結尾,改寫人物命運。當然,倘若書的作者健在,你也不妨寫一封信與作者交流商榷,說不定你還會收到他的回信呢!親愛的同學,請張開你想象的翅膀,發(fā)揮你的聰明才智,開始創(chuàng)意吧!_
◎閱讀榮耀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項目 自我評價 小組評價 師長評價 合計閱讀完成 ☆☆☆☆☆ ☆☆☆☆☆ ☆☆☆☆☆ ☆☆☆☆☆讀法運用 ☆☆☆☆☆ ☆☆☆☆☆ ☆☆☆☆☆ ☆☆☆☆☆基礎任務 ☆☆☆☆☆ ☆☆☆☆☆ ☆☆☆☆☆ ☆☆☆☆☆進階挑戰(zhàn) ☆☆☆☆☆ ☆☆☆☆☆ ☆☆☆☆☆ ☆☆☆☆☆自我超越 ☆☆☆☆☆ ☆☆☆☆☆ ☆☆☆☆☆ ☆☆☆☆☆創(chuàng)意空間 ☆☆☆☆☆ ☆☆☆☆☆ ☆☆☆☆☆ ☆☆☆☆☆閱讀任務課堂交流資源共享 ☆☆☆☆☆ ☆☆☆☆☆ ☆☆☆☆☆ ☆☆☆☆☆小組討論 ☆☆☆☆☆ ☆☆☆☆☆ ☆☆☆☆☆ ☆☆☆☆☆全班交流 ☆☆☆☆☆ ☆☆☆☆☆ ☆☆☆☆☆ ☆☆☆☆☆展示活動 ☆☆☆☆☆ ☆☆☆☆☆ ☆☆☆☆☆ ☆☆☆☆☆
自評參考標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5 ☆ 我覺得我完全理解內(nèi)容,并且可以教授給同學得分 4 ☆ 我覺得我已成功學習該內(nèi)容,并在將來也可記得得分 3 ☆ 我覺得我在進步,并且在加深理解,但有時需要支持得分 2 ☆ 我覺得我對部分內(nèi)容感到費勁得分 1 ☆ 我覺得我對全部內(nèi)容感到費勁____________
總之,“名著導讀”作為一種新的課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教師如果能重視“名著導讀”的教學,設計新穎、別致的名著導讀方式,并給予學生真正的閱讀方法指導,那么,假以時日,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可望也一定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