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力軍
馬鈴薯是我國種植最為廣泛的農(nóng)作物,當前迫切的需要提高馬鈴薯種植的質(zhì)量,在提高馬鈴薯產(chǎn)量的同時增加馬鈴薯種植經(jīng)濟效益,滿足我國市場對高質(zhì)馬鈴薯的需要。雖然我國馬鈴薯種植量較大,位于我國種植農(nóng)物作的第4位,但是我國馬鈴薯的出口價值不高,還要需要在氣候適宜的環(huán)境下更新馬鈴薯種植的方法,提高馬鈴薯種植的科學性與穩(wěn)定性,提高馬鈴薯生長培育的有效性,維持馬鈴薯的快速生長傳播特征,從而更好的發(fā)揮馬鈴薯的經(jīng)濟作物屬性。當前應當重點解決馬鈴薯種植中存在的無悔繁殖和衰退現(xiàn)象,優(yōu)化馬鈴薯的種植方式,構(gòu)建優(yōu)質(zhì)的馬鈴薯傳播鏈條,達到馬鈴薯的高倍繁殖,提高良種繁育的速度。
1、馬鈴薯種植的幾種方法
①育芽掰苗繁殖
掰苗繁殖是提高馬鈴薯培育速度的重要培育方式,掰苗繁殖具有產(chǎn)量較高、種性較高和成活率高的特征,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繁殖的速度。掰苗繁殖應當在馬鈴薯播種就做好繁殖的準備工作,通常需要提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準備。首先,準備篩選健康的薯種,將處在萌動狀態(tài)健康種薯放在溫室大棚當中,運用苗床或者沙箱進行繁殖,在繁殖前還要保持適當?shù)臏囟?,強調(diào)在一定的濕度環(huán)境下進行催芽繁殖。為了提高繁殖的效率可以將薯種放置在苗床與沙箱內(nèi),保證充足的陽光,待幼苗長高到2寸時,可以連根拔下,將種薯栽植在田內(nèi),掰苗繁殖的方法可以進行多次持續(xù)操作,掰苗移栽可以提高繁殖的系數(shù)。其次,還要做到等地的工作,應當保證3年以上未種植過馬鈴薯的土地,保證土地的地勢平坦,而且還要提高土壤的肥力,保證靠近水源的地方進行種植。還要科學化的制作苗床,當苗長到3-5cm時可以移栽,應當把掰好的苗移栽到畦面中間,可以用手挖成小穴,還要防止蟲害的侵襲。
②分株繁殖
分株移栽是增加株數(shù)的重要技術(shù)手段,分株繁殖可以實現(xiàn)促進馬鈴薯充分繁殖目標,一般等馬鈴薯植株長出7片葉左右時可以分株,每穴只保留兩個左右的植株,然后將多余的的植株分加盟栽種在其他的穴內(nèi),這樣可以達到增加株數(shù)的目標。馬鈴薯整薯播種情況下采用分株繁殖的方法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有助于提升成苗的速度,在分株時應當注重減少對根系的傷害,注重按照馬鈴薯根的延展性進行分栽,可以用手順著縫隙分開或者用刀直接切開,每株可以分2-3株,還要保證每個植株的均衡性,并且對分株的傷口進行有效和必要的消毒。分株應當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可以選擇溫度升高,或者馬鈴薯植株的休眠期進行分株,分株時還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保證分株后及時入土,分株后還要重點關(guān)注傷口處的情況,運用有效的方法達到防止傷口潰爛問題,從而保證植株生長的科學性,提高種植的整體質(zhì)量。
③小苗莖條切斷繁殖
還可以利用莖尖培養(yǎng),達到獲得脫毒種薯的效果,具體可以用原種田的幼齡植株,對株苗進行合理的選擇,切斷繁殖的方法應當在無菌條件下進行,應當按照馬鈴薯植株的節(jié)長適時的進行切斷,對切斷后的枝條放在簡化培養(yǎng)基中進行培養(yǎng),也可以用消毒后的土壤代替培養(yǎng)基,切斷植株后可以反復的進行栽植,具體還可以放在溫室內(nèi)的苗床上種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植苗,待假直苗長勢好的,再將切斷后的植苗放放到田間,從而達到以提高繁殖幼苗的效果。這種繁殖方式提高了繁殖的效率,有助于達到高效、全面和系統(tǒng)化快速繁殖馬鈴薯的目標。
2、主要繁殖操作方法
①一刀兩芽
一刀兩芽法也稱為小塊繁殖方法。小塊繁殖也是較為傳統(tǒng)的提高繁殖效率的方法,運用小塊繁殖需要每個一塊都帶一個芽眼,這樣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以及提高繁殖的整體成功率。首先,應當做好催芽工作。將馬鈴薯切成小后塊需要將小塊種薯放在室溫的15℃左右的環(huán)境中進行催芽,這樣可以防止根系的腐爛,達到在適宜的條件下促進種薯生長的目標。其次,還要合理的切下大小適當?shù)男K,做么按照芽切塊,把大切塊按照芽眉垂直指向地面,沿主芽切成2塊,再利用副芽繁殖的方法,達到提高莖塊利用率的目標。第三,應當提高栽條的質(zhì)量,可以根據(jù)墑情做好坐水種植工作,達到足肥足水的目標,從而達到有效提高繁殖系數(shù)的目標。
②掰芽育苗
掰芽育苗的關(guān)鍵在于提高催芽的質(zhì)量,保證馬鈴薯在適當?shù)臏囟认鲁鲅浚瑧敱WC催芽環(huán)境處在15℃左右的暗光條件下催芽,待馬鈴薯出芽后再進切塊。育芽時應當保證切塊芽眼朝止,做到依次排列,切塊的厚度應當保證在土壤厚度5~6cm左右,切塊上還要進行有效的覆土,覆土厚度應當達到3~4cm,同時保證溫度??刂圃?0~25℃,土壤濕度應當保持在15%~25%左右,為了達到提高種植質(zhì)量的目標,還要根據(jù)地方氣候環(huán)境科學的調(diào)整入土種植的時間,一般可以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育芽。
③溫床準備
冬季是進行馬鈴薯培育的重要時節(jié),應當根據(jù)冬季的溫室空間環(huán)境需要,適當?shù)募訌姶笈餃囟瓤刂乒ぷ?,可以用磚砌成床埂,保證在溫室環(huán)境下進行蔬菜種植,也可以在上年秋季房前背風的位置砌出床埂,般應當保證溫室的寬度在2m、高1.5m,長度可以適當?shù)陌凑盏乩憝h(huán)境條件,在溫床繁殖時應當在溫床上鋪上半熟的馬糞,還要進行壓實澆水操作,達到提高腐熟肥的利用率目標,還要在上面鋪5~6cm培育土,以及采用60%肥沃田土,或者使用細砂或爐灰渣,這樣可以達到保溫和增加肥力的目標。
④定植
定植應當選擇在晚霜過高,一般待馬鈴薯苗長至10cm左右時開始定標,定植應當從種植地域的自然條件出發(fā),在定植操作前的3d需要停止?jié)菜6ㄖ矔r應當保證土壤的肥沃性,應當有效的施加農(nóng)家肥,一般農(nóng)家肥應當保證120t/hm2,還要根據(jù)苗的長勢情況施加氮肥375kg/hm2,注重控制好氮肥與磷肥的比例,一般定植時要深些,可以采用分批次和分層培土的方法,定植時應當保持株行距40cm×60cm之間。
4、抱窩
抱窩主要由壯芽、壯苗、移栽組成,應當選擇條件較好的土地進行播種,在播種前應當對土地進行深翻,還要保證秋季加強漚肥,具體可以采用早播的種植方法,早播時應當控制好行距與株距,可以采用深栽與深培土的方法,在種植前應當施足底肥,全面加強土壤的水肥管理工作,進一步控制好苗高,還要結(jié)合苗的長勢情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間隔做好培土工作,提高灌水的有效性,還可以采用層層莖塊的種植方法,從而達到提高結(jié)薯率的種植目標。
(作者單位:151600黑龍江省青岡縣蘆河鎮(zhèn)農(nóng)牧業(yè)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