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揚
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生活變得愈加方便,通過網(wǎng)絡,人們滿足了生活需求,進而也開始圍繞網(wǎng)絡組織自己的生活。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野武的“純愛小說”《返樸》就顯得格外有趣了——北野武寫“純愛”,這本身就讓人有些意外,因為他的電影作品往往都可以貼上“暴力美學”的標簽。但實際上,北野武也拍過純愛電影——譬如1991年的作品《那年夏天,寧靜的?!贰?/p>
從愛情的角度來看,《返樸》可以看做是《那年夏天,寧靜的?!犯悠胀?、卻也更具張力的版本?!斗禈恪返哪信魅斯际瞧胀ㄈ?,但各自都有無法解開的心結。他們偶然邂逅、一見鐘情,同時兩人拒絕以“網(wǎng)絡時代”的方式保持聯(lián)絡,只是約定每周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相見,如若錯過只需下周再來。但當他們的關系在看似波瀾不驚的交往中逐漸升溫時,女主人公卻突然消失不見……
如果把《那年夏天,寧靜的?!泛投嗄旰蟮摹斗禈恪贩旁谝黄?,我們不難看出,北野武的愛情依舊是寧靜的,這種寧靜,與周遭的喧鬧形成鮮明對比。《返樸》中男女主人公交往的方式,代表的是一種“反叛”于時代,卻忠誠于愛情本質的狀態(tài)。相比于“從前慢”的年代,如今的愛情似乎變成了一種既容易又復雜的東西。便捷的網(wǎng)絡社交讓浪漫邂逅唾手可得,但在已經(jīng)確立的戀愛關系中,“保持聯(lián)系”又成了困擾現(xiàn)代人的一道難題。戀人們要么在給對方發(fā)信息,要么在等對方回信息。發(fā)信息時百般思量,等信息則百般煎熬,看似聯(lián)系得以保持,但它卻像是一張拉得太滿的弓,隨時都有繃壞的危險。但《返樸》中的愛情,卻在乍見之歡之后,依舊堅持讓細水長流。他們的愛情,最終也在這個緩慢的過程中變得誠摯而純粹,讓為之付出一切的豪賭也順理成章。
在愛情之外,《返樸》更是呈現(xiàn)了網(wǎng)絡時代人們經(jīng)營另一種生活的可能。男主人公依舊堅持在閑暇時光和兩個死黨在“線下”鬼混,對于網(wǎng)絡社交能省便省,過著簡單的生活。這并不是說他對于孤獨擁有特殊的“免疫力”,而恰恰是因為他格外害怕孤獨,才更珍視觸手可及的陪伴。而對于女主人公來說,她更喜歡欣賞現(xiàn)場音樂會,能夠通過身臨其境感受到獨一無二的音樂之美,也體現(xiàn)出她在這樣一個“復制時代”對“一期一會”的堅持。北野武自己也曾說,創(chuàng)作《返樸》這部作品,是為了呈現(xiàn)肥皂劇之外的愛情類型,“男女相遇的瞬間是最美好的”。生活中的其他元素或許亦是如此。網(wǎng)絡時代讓每個人的主體性都空前放大,我們似乎可以通過網(wǎng)絡搜索到任何我們想要的東西。但“遇見”的美好往往是遍尋不得——“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就像捕蝶的小孩,跌跌撞撞一路卻一無所獲,但當他累了,坐下來喘口氣時,那只蝴蝶或許剛好會翩然落在他的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