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方
早有耳聞在巍山縣五印鄉(xiāng)重重山川之間,有一片萬畝映山紅,就像傳說中的花仙子一不小心將花籽撒落于崇山峻嶺之中的高山草甸上,像彩霞繞林,經(jīng)過一個個歲月的自然風(fēng)雨孕育出滿山的鮮艷。那天又從阿文兄口中得知在五印山上有一片很美的映山紅,按捺不住想一探大自然美輪美奐撼人心魄的美,于是在露出盈盈芳容的春天趁著晴天閑暇的日子,慕名跟著阿文兄來到他所工作的五印鄉(xiāng)。
清晨一大早,我們從巍山縣城出發(fā),沿五印公路西行21公里到五印鄉(xiāng),再沿著一段艱難陡峭的鄉(xiāng)村山路向上爬行,我們的汽車便盤繞五印山一路駛向小雞足山頂。沿途,車一直是沿著山坡行駛,狹窄彎曲的山路、波瀾起伏的山嶺、一覽無余的山箐始初會讓人徒生些許顧慮。不多時,車行至五印山腰,我們一行人決意下車,沿著一條密林深處艱難“開辟”。經(jīng)過馬蹄一輪輪歲月踏出向上延伸的古老坎坷之路,我們便踩著石階和馬蹄窩一級級向高處攀爬。
早在以前讀過的書中得知五印山是一座自然寶庫,植被茂密、物種豐富、花卉繁多、野菌生香、藥材遍地,以云、雪、花、溪、石等美景顯于山現(xiàn)于林,境內(nèi)山巒起伏、千峰競秀、溪流縱橫、百溪激蕩,可謂一層山水一道景。阿文說若是遇上下雪光景,小雞足山頭的皚皚白雪便映襯著山中灼灼山花、山下瀾瀾春水,那時的景致讓人記憶深刻。我們徒步一路行走,氣溫也開始降低,仿佛踏入另一個世界。放眼望去,山嶺上林木相擁,山澗間灌木相依,目光所及之處,流淌著一片片一抹抹或深或淺、或明或暗的綠樹。隨著一級級向高處攀爬,我們的行走雖顯平靜,但內(nèi)心卻充滿著歡喜,大家對內(nèi)心向往的花海都很迫切。在曲直有致、高低錯落的樹林中,幾束陽光透落下來停留在泛著綠光的青苔上,鳥兒歡唱,不時竄出幾只松鼠在舞蹈,就像一場精心編排的歡宴,在離我們很近的地方,山上誦經(jīng)的聲音隱約從高處傳來。阿文說,假若直達山巔,登至峰頂,與毗鄰的青華鄉(xiāng)接壤處有一片廟宇,名曰“小雞足山”。此山勢雄偉壯觀,冠于群山,舊志稱“西路眾山之祖”。因山形如一只報曉雄雞的雞爪立于眾山之中,山由此得名?!靶 ?,自然和佛教圣地賓川雞足山相比而言。這里相傳是佛教高僧釋迦牟尼佛弟子迦葉騰云游顯圣地,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三至十五是小雞足山朝山廟會之時,臨近鄉(xiāng)鎮(zhèn)村寨的百姓們便紛紛到此朝山祈福,彝家的子民們,不分男女老幼,在廟宇旁的空曠場上吹起歡樂的蘆笙和竹笛,打歌歡唱、踏歌起舞通宵達旦,于正月十五凌晨聚集在迦葉閣外的睹光臺觀日出。
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山腹地,這里是一片高山草甸,氣溫不高,但水肥草美野花遍地,偶見牧人將成群的牛羊趕上這山頭。此刻,在阿文一路的描述中雖遺憾無法登臨小雞足山頂,但現(xiàn)在置身于五印山中,在此頭頂上碧空如洗,俯瞰連綿不絕的群峰,看遠山近樹,村寨煙嵐,別有一番妙趣。我可忘卻城市的喧囂與浮躁,倚著山川,坐看云起云落,那些輕輕柔柔的云,在溫柔撫慰著久擱鬧市的內(nèi)心,獨得一份舒緩靜謐的愉悅和悠閑,在這里,一轉(zhuǎn)身便能遇見另一個自己。
路上,阿文還一直介紹著每年三、四月間,五印山漫山遍野、萬紫千紅的映山紅如潮水般洶涌而至,溢滿高山峽谷。因為對未知的期許,本是有意來看這萬畝映山紅的,當(dāng)真見到了,我們都有“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的意外之喜。
“看,映山紅!”人群中不時發(fā)出歡呼聲。不知走了多遠的山路,氣溫伴隨著海拔的逐漸上升而明顯下降,我們的腳步也略顯疲憊。聽到人群中那驚喜的吶喊時,心里別提有多高興。這時,漫天的陽光和浮云輕盈地襯托在山腰上,山坡上便陸續(xù)顯現(xiàn)映山紅的麗影。起先,映入眼簾的紅從開始的一朵兩朵,漸漸變成一簇兩簇,再順著山勢往上爬。放眼望去,山坡上、小道邊、峭壁間,一株株盛開的映山紅呈傘狀撐開,有的躲藏于樹林之間,有的獨立于草甸之中,星羅棋布,令人驚喜的是有的還成林成片的綻放。每一株都風(fēng)姿綽約,每一株都仙風(fēng)道骨,高低錯落,蔚為壯觀,可謂一層山水一層映山紅。在輕柔的高山薄霧下,雖有些寒意,但一朵朵殷紅如霞的映山紅高昂著紅彤彤的臉爭相斗艷、肆意綻放,如潮似水,靜靜地暈染著時光溢滿高山峽谷,每一朵都是燃燒的火焰,一枝枝,一簇簇,一團團。紅!這漫山遍野的紅,匯成一笑皆春的紅!暈染出屬于它們自己的生命光華,朝天空傾情怒放,此時,我已經(jīng)忘卻寒意,這些紅真叫人陶醉。
映山紅,是杜鵑花的一種,屬杜鵑花目,亦稱杜鵑花,也有的叫馬纓花。原來映山紅喜歡生長在崇山峻嶺的陡壁上,大概就是這一朵朵層層疊疊洶涌澎湃的花兒,染紅了樹枝,燃燒了山坡,紅得炫目,艷得恣意,當(dāng)?shù)厝霜殣鄯Q其為映山紅。
這時,隨著陽光的光線移動,映山紅就迎著陽光一節(jié)節(jié)地游移,開在背陰處的它們也一點點開始透亮,原先暗綠的地方在光線的進入后開始透出絲絲的紅暈。原來那些山峰的溝壑之處,都深藏著美麗的紅色世界,大自然正在向我們揭開這一幕幕的驚喜,仿佛直到照亮最后一朵花,告訴它早晨的來臨。走到樹下,近看每一朵花從花蕊到瓣尖都變得紅潤,像世世代代居住在這里純潔而不失含蓄的彝家少女,羞怯流露在臉上而暖意卻在心里滋長,又似懷春少女多情而不失莊重,而成片的杜鵑樹如彝家漢子粗獷而不失細膩。長在山野里的映山紅,大概是應(yīng)了春天里的音符,我們之前路途的疲倦仿佛立刻煙消云散。
此刻,微風(fēng)吹過,花朵也翩翩起舞。在花海邊,幾只鳥兒忘記了歌唱,紛紛到花邊吸吮花香。仿佛連山羊也停止了低頭咀嚼,好奇打量著來看花的人,搶著在羊群里露出頭來。那迷人的美景,花兒的清香,鳥兒的舞蹈,清新的空氣,不由得使人心曠神怡,陶醉其間。
映山紅的花朵碩大,花色鮮艷。其實獨看一株映山紅,它的美艷多少有些弱勢,而一株株花樹匯成花海,一朵朵、一片片遮天蔽日鋪綴于滿山遍野,濃烈奪目的美實在是撼人心魄。這里高大的映山紅花樹,每一株都能開出成百上千朵的花,濃艷的花朵襯著黧黑的枝干,嬌艷中又透著莊重。這些漫山的映山紅在深綠色的葉片襯映下愈發(fā)顯得嬌艷,圓潤光潔的露珠晶瑩剔透,靜靜依偎在花瓣或葉片上,在早晨的陽光映射下折射出斑斕光彩,讓花的世界更加多了一份朦朧的迷幻之美。
這里除了紅艷艷的映山紅,其間還間雜著嬌嬈似云的白杜鵑,似霧迷蒙的粉杜鵑,瑰麗如霞的紫杜鵑,血氤氳成紅,雪渲染成白,花團錦簇,富麗堂皇,每一朵都是太陽光輝下生生不息的燦爛,每一朵都是紅塵時光里一笑皆春的風(fēng)情,厚厚實實鋪落在你我心底。
花瓣大概是映山紅回歸大地的傾訴,在腳下的花樹邊有很多散落的花瓣。不時還會看到羊群在花瓣邊停留。映山紅不是那種在樹上開至頹敗的花,而是一邊開,一邊落,總在極繁極盛的剎那,沉甸甸地回落大地。這時,又一次起風(fēng),落英繽紛的花瓣隨著風(fēng)飄滿了林間,鋪滿尚還枯黃的草地和小道,一朵、兩朵,一層、兩層,一地鮮妍的紅色花朵錯落交疊,像是傾訴一腔心事。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枝頭的紅花落入地下,等待來年又綻放出艷麗的花朵,年復(fù)一年,亙古不衰。
“在沒有西伯利亞的地方,人們把城市之外的大地一概視為流放地?!痹谙律酵局?,詩人的想法讓我一震。我知道,有些意義,我決不能辜負。它們?nèi)绱说貜娏液兔髁粒拖裨谶@個春天遇見眼前的這片花海,巨大的美,使我的心被它盛滿。詩人關(guān)于“流放地”的表述讓我想起五印山上這片映山紅花海,是放逐野性的地域,也是安放心靈的地方。
我想,花非花,花實在是一種情感精神的寄托物,從一株樹,一朵花,到一只鳥,不知是杜鵑鳥的啼鳴染紅了映山紅的心事,還是映山紅的紅艷氤氳了子規(guī)鳥的歌聲。望帝化鵑的傳說已漸漸遠去,迢迢時光中,更有那一樹一樹的映山紅,在峰巒與溝壑之間,盡情汲取天地精華,享受著日月光輝的沐浴,一旦春風(fēng)撫過,便會粲然于世,而后又沉甸甸地回落到大地上,謝了又開,開了又謝,年年如是,輪回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