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語文教學也在不斷地改革,在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敏感期,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準確地理解和運用國語,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不斷地積累語言,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積累;策略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伴隨著學生的學習生涯。小學生年齡較小,可塑性很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積極地引導學生,讓學生對語言積累有著正確的積累觀念,便可以為學生奠定堅實的寫作基礎。
一、
以興趣為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
古語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兩句話的意思是說,對于學習,了解怎樣學習的人,不如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如何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同時,也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學習為樂。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 采用情境教學模式
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對事物的專注力也有一定的缺陷,教師在教學課程中,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式”教學模式,學生便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課本知識,選取課文段落,進行主題研究,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比如:角色扮演、游戲環(huán)節(jié)、競賽模式等,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可以有效地將實踐和理論相結(jié)合,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
(二) 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積累詞語
小學語文課本中,成語、古詩、優(yōu)美詞語最為多見,教師在教學課堂中,要不斷地鼓勵學生,讓學生將學會的優(yōu)美古詩、詞語、成語、句子等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講述,哪些語言是贊美的,哪些語言是嘲諷的,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品鑒,多理解,感受古詩的押韻,感受贊美山川河流的磅礴氣勢,感受秋的蕭瑟,感受作者的寫作情懷,只有讓學生多體會,才能真正意義讓學生學會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二、 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一) 讓學生學會總結(jié)
在語文課文閱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多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的精髓,把握文章的主題,然后用自己的語言將課文復述一次,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規(guī)范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可以大膽地說出來。同時,讓學生學會對文章進行分析、概括、總結(jié),學會找出文章主題。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讓學生準備簡短的課前演講,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 多傾聽
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便可以接觸到很多文字傳播渠道,比如:電視、電腦、廣播等介質(zhì)傳媒,只要合理利用,便可以讓學生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但是,家長和教師要合理地控制學生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以免適得其反。同時,在教學課堂中,教師除了帶領學生閱讀課本知識外,還可以多為學生拓展課外知識,讓學生感受國語知識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語言積累。
三、 讓學生養(yǎng)成語言積累的好習慣
(一) 經(jīng)常寫日記
每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都是不同的,因此,寫作素材也是多種多樣,教師在課堂授課完成后,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寫一篇日記,日記的形式不限,主要是讓學生感受生活,感受自然,記錄自己的心情,對生活中的事物多觀察,多思考,然后用自己所學的語言去分析、總結(jié),再將自己的見解寫出來,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以防學生對長時間的寫作會產(chǎn)生負面情緒,在寫日記的過程中,也可以一周抄寫一到兩篇,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寫作和摘抄的良好習慣。
(二) 感受生活,注重口語表達
語言的積累,離不開讀和寫,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為學生開辟出五到十分鐘的時間,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讓學生將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文章讀出來,也可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為其他學生講故事,讓學生在講的過程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同時,講的過程也是語言積累的重要過程。
四、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語言積累,途徑有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學生才會對語言積累產(chǎn)生興趣。在教學課堂中,也可以讓學生多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講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結(jié)論,講述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講述自己所閱讀過的各種書籍,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增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和總結(jié)能力,讓學生學會把握文章的主題,這樣,在學生自己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才可以有條不紊,不亂章法地進行創(chuàng)作,學生才可以多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才可以寫出更好的文章。
參考文獻:
[1]郗慧敏.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J].中國校外教育,2017(5):34-35.
[2]姜寧.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50-58.
作者簡介:
王小梅,福建省龍海市,福建省龍海市東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