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英
【中圖分類號】I206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91-01
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曾這樣概括父親:“老舍是一個北京人,是一個滿人,是一個旗人,是一個窮人。”這個概括很恰當。我們從老舍先生的很多作品中,都能夠看出這些特點,其中“北京人”和“窮人”的視角尤其突出。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正是從這樣的角度來展開故事的。
故事發(fā)生的主要地點是北平城里西城護國寺附近的“小羊圈”,是一個平民雜居的胡同。雖然這里三教九流人員復(fù)雜,但總體上看是以平民——亦即“窮人”為主的。其實這里可以被看作一個縮影,這里上演的百態(tài)人生,在上個世紀前葉,也正在全北平,甚至全中國上演著。
在太平時期,社會是有著巨大的包容性的,各方面達到了一種平衡,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相安無事。當社會劇烈動蕩,打破了原來的平衡,面臨重新選擇身份立場甚至生死存亡的時候,人性中的特點便突出地顯現(xiàn)出來,將各自的人生演繹得各不相同。他們之中,有可歌可泣者,有可怒可恨者,還有可憐可嘆者,可哀可怨者……下面我把《四世同堂》中的人物分為三大類,看他們在國都淪陷的非常時期是如何行動,如何選擇自己的命運的,并對他們選擇背后的原因進行初步探討。
一、義無反顧投身抗日的勇士
這些人,或受傳統(tǒng)文化中民族大義的浸染,或受獨立自由的新思想影響,或出于樸素的保衛(wèi)故土家園的愿望,又或者僅僅是對異族統(tǒng)治不服氣……盡管最初推動他們的因素有種種不同,但他們最終都懷著破釜沉舟的決心英勇地走到了同一條道路上——抵抗侵略,保家衛(wèi)國。
錢默吟,是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中培育出的士人。他就是受民族大義影響,走上抵抗道路的。他的經(jīng)歷像一個傳奇。他前半生是個詩人,清貧自守,悠游度日,與世無爭?!板X老先生的屋里,除了鮮花,便是舊書與破字畫。他的每天的工作便是澆花,看書,畫畫和吟詩?!钡?,當北平淪陷,國家民族處于危亡關(guān)頭時,錢先生絕不袖手旁觀:“假若北平是樹,我便是花,盡管是一朵閑花。北平若不幸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必再活下去!”從日本人的監(jiān)獄里僥幸逃生后,錢先生便拋棄了一切,如漆身吞炭的豫讓一樣裝瘋賣傻隱姓埋名,暗中做起抗日的工作,變成了一個堅忍頑強的斗士。在五千年中華文化里,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孤膽刺秦的荊軻,精忠報國的岳飛,為國盡忠的文天祥,這些歷史英雄將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刻進了我們文化的脊梁,激勵著無數(shù)的國人,錢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個。
祁瑞全與錢默吟不同,瑞全是個熱血青年。他更多地受到五四以來的新思想影響?!氨粔浩劝俣嗄甑闹袊a(chǎn)生了這批青年,他們要從家庭與社會的壓迫中沖出去,成個自由的人。他們也要打碎民族國家的鐐銬,成個能挺著胸在世界上站著的公民?!比鹑Wx新書,視野廣闊,對國家和世界形勢都有著清醒的認識。祖父和大嫂對日本人的侵略十分想不通,可笑地認為他們想要盧溝橋上的石獅子。瑞全一語中的:“日本人要盧溝橋的獅子?笑話!他們要北平,要天津,要華北,要整個的中國!”“他們的侵略是沒有止境的,他們征服了全世界,大概還要征服火星!”瑞全的思想與認識比祖父進步了幾百年。對科學(xué)與進步的熱愛,對民主自由的向往,對民族獨立自強的追求,使祁瑞全這樣的熱血青年奮起而投身救國的洪流。他們是國家民族的希望。
文中還有一個棚匠劉師傅,盡管著墨不多,卻形象鮮明。保定陷落,新民會和冠曉荷為了討好日本人都想叫劉師傅去耍獅子,劉師傅態(tài)度堅決,語言干脆:“我告訴了他們,我不能給日本人耍!我的老家在保定,祖墳在保定!我不能慶祝保定陷落!”“就是我爸爸來叫我,我也不能去給日本人耍獅子!”劉師傅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祖墳、老家,是和整個國家連在一起的,只有把小日本趕出中國,才能保住自己的家園。就是這種樸素的情感,促使劉師傅“決定走”,走出陷落的北平,走向廣大的中國,去抗擊敵人,保家衛(wèi)國!
還有錢仲石,在文中沒有正面出現(xiàn)過,只能從旁人的只言片語中拼湊出他的形象。與沉浸在詩畫藝術(shù)中的父親和兄長不同,仲石是個汽車司機。但在小羊圈里,仲石第一個走上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道路,最后載著一車日本兵沖下山崖,英勇犧牲。錢先生這樣理解兒子的舉動:“我的老二就是個不愛線裝書,也不愛洋書的人??墒撬筒环毡救耍 蔽覀兛梢岳斫鉃?,即使不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也不懂世界形勢,但當敵人的鐵蹄蹂躪自己的家園時,只要是一個有血性的青年,就應(yīng)當拋卻生死奮勇相搏!
這些勇者,令人敬仰。
二、變節(jié)投降為虎作倀的漢奸
有些漢奸是求之不得積極主動地追求來的,這些人是敗類人渣,令人唾棄!有些漢奸是被恐嚇誘騙稀里糊涂當上的,這類人可惜又可恨。還有一些人是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違背良心去為敵人做事,我們在怒其不爭的同時,也同情他們的遭遇,痛恨悲劇的制造者。
第一類人,奉行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哲學(xué)。他們緊跟時世潮流,趨炎附勢人云亦云,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為自己撈好處。他們是政治投機者。如冠曉荷、大赤包、藍東陽、李空山之流,他們沒有家國意識,沒有精神信仰,沒有氣節(jié)情操,如蚊蠅追腥逐臭一般,只有對金錢權(quán)勢的追逐。所以當日本侵略者占了上風(fēng)時,他們便抱定了日本人的大腿,甘愿做洋奴,當漢奸;甚至為了鞏固洋奴的地位,期盼著抗戰(zhàn)失?。∵@類人是民族的敗類!他們狐假虎威,殘害同胞,他們的惡行和危害比起侵略者來甚至也毫不“遜色”!
第二類漢奸,是由于政治上糊涂,沒有堅定的立場而被敵人利用了。讓人既惋惜他們的才華,又痛恨他們的不清醒。牛教授就是一個典型代表。牛教授原本沉浸在自己的科研世界里,在國際上也頗有聲譽,如果處在太平盛世,或許還能為國家做出很大貢獻。但是北平淪陷后,受到日本人的拉攏,同時為了保命,牛教授便當了日偽政府的“教育局長”,成了漢奸。
還有第三類人,以陳野求為代表。如果說牛教授做漢奸是由于糊涂,那么陳野求卻是十分清醒的。他很明白給日本人做事是出賣靈魂,為了減輕心靈的痛苦他抽大煙麻醉自己。他有八個孩子和生病的老婆要養(yǎng)活,他是被迫無奈。錢先生對這個曾經(jīng)很欣賞的妻弟是哀其不幸而怒其不爭。陳野求最后流落街頭,淪為乞丐,如行尸走肉般,只等暴尸荒野,無顏面對祖宗。對陳野求,人們想恨也恨不起來,只能哀痛于他的遭遇。是什么使一個富有才華和見識的人變成了一個大煙鬼?是誰造成了陳野求的悲?。磕窃獌淳褪侨f惡的日本侵略者!
雖然原因各不相同,有的還令人同情,但是只要戴上了“漢奸”的帽子,就終生被釘在了恥辱柱上。即使不被別人唾罵,有良心者也會活在內(nèi)心的自我譴責(zé)之中,永不安生!
三、隱忍度日茍且偷生的百姓們
在強權(quán)面前,百姓們往往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而在北平,在“天子腳下”當慣了順民的百姓尤其馴服。這是北平千百年來形成的“順民文化”決定的。
是的,馴服已經(jīng)成了老北平人的習(xí)慣。祁老太爺面對兇神惡煞般的漢奸巡警,會滿面堆笑點頭哈腰客氣行禮;祁天佑祁掌柜被日本人羞辱后只會一死了之;馬老太太更是整天提心吊膽謹小慎微生怕外孫惹事。小羊圈里的大多數(shù)人,都是沉默的。多數(shù)人操心的是今天的煤明天的米;還有的人沉浸在現(xiàn)實之外的世界里,比如小文夫婦就生活在戲曲世界里,金三爺沉醉于自己成功的買賣里。在他們的世界里,國家的概念是模糊的。
但是出于樸素的覺悟,百姓心中是有著分明的愛憎的。誰能不痛恨侵占自己家園,殘害自己同胞,欺壓自己親人的敵人呢?所以,在敵人的殘暴面前,他們漸漸地扔掉了隱忍與懦弱,逐漸有了想法與行動。眼見鄰居遭難的程長順有了當炮兵打鬼子的念頭(雖然沒能實現(xiàn)),從鬼子的監(jiān)牢里出來的黑毛兒方六開始用相聲激發(fā)人們的愛國情,家破人亡的高第走上了地下抗日的自新之路,祁瑞宣也開始編輯地下報刊為抗戰(zhàn)貢獻力量……
不錯,當異族入侵家國淪陷這樣的大變故發(fā)生時,沉默,只是表象。那種反抗的力量會從各處覺醒,星星點點,漸漸涌起,匯成洪流,最終在沉默中爆發(fā),吞沒一切入侵者!
一個不起眼的“小羊圈胡同”,濃縮了百態(tài)人生。造成他們各自不同的命運的,是時代的危難,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不同特質(zhì),更是他們個人的抉擇。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言近旨遠,在“抗日”的主題之外,還帶給人更多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