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玉蓮
文學作品的語言,根據(jù)需要,當繁則繁,當簡則簡;有時為了達到寫作目的,甚至故意旁逸斜出,插入“閑筆”。魯迅的小說《祝?!?,靈活運用繁筆、簡筆、閑筆,堪稱語言藝術的典范之作。
一、繁筆
繁筆,簡單說就是寫得詳盡,寫得充分。如同畫一棵樹,濃抹重彩,枝繁葉茂,層層疊疊,不留空隙,豐富而厚重。寫作的技法上表現(xiàn)為詳細描摹、反復敘述等?!皵⑹碌闹貜?,本質上是思想和情感構建的需要,重復是為了突出和渲染,使人物心理更加逼真,人物情感更加強烈,人物形象得到升華?!盵1]
《祝?!分凶畹湫偷姆惫P要數(shù)祥林嫂敘述阿毛的故事,近三百字,兩次敘述幾乎完全相同,貌似不合情理。但從祥林嫂的內心情感來看,失子之痛,壓抑在心,她有傾訴的需求,當面對曾經相處過的主人和魯鎮(zhèn)的熟人,她便抑制不住內心的情感,把悲慘的記憶化作重復不知多少遍的語言傳達出來,每次敘述都是她痛苦心靈的外現(xiàn)。無論是魯四老爺、四嬸,還是魯鎮(zhèn)的人,都成了她傾訴痛苦的對象。“敘事學告訴我們,一段相同或相近的話不斷被述說,敘述語句的一次次重復,使得同一事件產生視點上的變化,給聽者和讀者以不同的感受,從而產生不同的藝術魅力。”[2]的確,反反復復地敘述“阿毛的故事”打動了魯鎮(zhèn)的人,同情、“嘆息”甚至“陪出許多眼淚來”;魯鎮(zhèn)人為尋趣而索聽,引祥林嫂一遍遍復述,乃至他們聽厭煩而嘲諷,揭示了社會環(huán)境的冷漠。繁筆給人的感覺不僅不繁,反而真實可信,更加觸動人心,增添了人物的悲劇色彩,也增強了對社會的諷刺力量。
文中還有多處使用反復的手法。“我”回到魯鎮(zhèn),暫住四叔家里,覺得“他(魯四老爺)比先前并沒有什么大改變,單是老了些”,拜訪了“幾個本家和朋友”,覺得“他們也都沒有什么大改變,單是老了些”,文字幾乎一樣,只是后者承前加了個連詞“也”。向來簡練為文的魯迅,完全可以用一句話表達,為什么反復的說?再如魯鎮(zhèn)的“祝?!薄澳昴耆绱?,家家如此,——只要買得起福禮和爆竹之類的——今年自然也如此”,連用三個“如此”,確實“繁”。但這顯然不是作者語言的啰嗦,聯(lián)系社會背景探究,此中有深意。
本文寫于1924年,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以后的社會面貌,帝制政權雖被推翻,封建社會的根基并沒有徹底摧毀。魯四老爺代表地主階級,“幾個本家和朋友”代表普通民眾,他們都沒有什么改變,就是說從外表到思想觀念都沒有變化。外表反映了經濟條件,廣大的農村依然貧窮,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依然對立;依舊過舊歷的新年,做“福禮”,“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紅”,“拜的卻只限于男人”,可見封建社會秩序依然,封建的宗法觀念、禮教制度依然大行其道。魯鎮(zhèn)的“祝福”就是社會秩序的縮影,“年年如此”表示時間之久,“家家如此”表示面之廣,“今年自然也如此”表示現(xiàn)在沒有任何改變,“自然”二字表示辛亥革命對廣大的農村沒帶來什么影響,制度依舊,觀念依舊,社會關系依舊。三個“如此”深刻展示了這一時期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
表面繁復的文字,不僅沒有啰嗦之嫌,反而巧妙表達了深層的內涵,不得不佩服魯迅先生的用語之妙。其實他的很多文章里都有繁筆用得好的典型例子,如《社戲》里寫“我”早年看戲,等待小叫天出場,“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從九點多到十點,從十點到十一點,從十一點到十一點半,從十一點半到十二點,然而叫天竟還‘沒有來”[3],對看戲的無聊、心情的煩躁表達得淋漓盡致!魯迅的散文《秋夜》開頭就寫:“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弊x完后句,那環(huán)境的單調、心情的寂寞一下就讓人感覺到了,不言情而情已顯,不言意而意在外,語言就是這么奇妙!
二、簡筆
鄭板橋書齋聯(lián)上聯(lián)“刪繁就簡三秋樹”,主張以最簡練的筆墨表現(xiàn)最豐富的內容,以少勝多,這指的就是簡筆。與繁筆對照,簡筆只是勾勒輪廓,不加任何修飾,就像描寫中的白描。
聽說祥林嫂被婆家劫走,魯四老爺說了句“可惡!然而……”這里僅用兩個詞語表達句意,后面干脆用了省略號,然而簡單的表達背后卻有豐富的潛臺詞。
承上文的情節(jié),祥林嫂先是看到婆家堂伯表現(xiàn)驚慌,四叔就推測“恐怕她是逃出來的”,繼而祥林嫂的婆婆來算工錢要人,魯家尋祥林嫂未果,才知道是被婆家人強行搶走了。因此,魯四老爺?shù)摹翱蓯骸庇卸鄬右馑迹合榱稚钠偶姨映鰜?,目無尊長,不守婦道,為封建禮教所不容,實在“可惡”,要受到譴責和嚴懲;祥林嫂婆家偷偷把人搶走,行為“可惡”;衛(wèi)老婆子先薦后劫,給自己家?guī)聿涣加绊?,也“可惡”……一個“可惡!”包含了魯四老爺對多方面人的態(tài)度,封建衛(wèi)道士的身份又讓他道貌岸然,不便于多言。魯迅先生的語言實在高妙!
“然而”后面用了省略號,是指什么呢?前面對祥林嫂婆婆來接,四叔曾經表示無奈:“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話可說呢。”這里包含著四叔信奉的封建禮教觀念,婆婆是家長,當然有管教兒媳的權利,婆婆讓回去,那她就別無選擇!“然而”后的意思很明確:盡管搶人方式不好,但是她婆婆安排的,別人哪有權利干涉呢?祥林嫂的去或留,由她的婆婆決定,縱是雇傭的主家也不能干涉的,可見封建的四大繩索已經把祥林嫂捆牢了!衛(wèi)老婆子在評價她交了好運時說“上頭又沒有婆婆”,顯然慶幸她沒有封建家長的壓制之苦。一個“然而”流露了四叔根深蒂固的封建禮教觀念。
魯四老爺?shù)膬蓚€詞,表現(xiàn)了辛亥革命后,在廣大的農村,封建觀念依然鉗制著人們的思想,封建禮教依然迫害著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
“午飯之后,衛(wèi)老婆子又來了?!彼氖逡廊恢挥袃蓚€字:“可惡!”這里顯然是針對衛(wèi)老婆子的先薦后劫的行為了;當衛(wèi)老婆子說“這回我一定薦一個好的來折罪……”四叔又說了一個“然而……”后面的省略號表示欲言又止,從承接內容看,這里應該是對“薦一個好的”的轉折,像祥林嫂這么勤快能干又安分溫順的還能找到嗎?可以看出四叔對祥林嫂這個人是肯定的,但由于存在階級對立,祥林嫂又是個“敗壞風俗”的人,魯四老爺是不會給她正面評價的,所以只好打住了話頭,一個“然而”流露出四叔對祥林嫂矛盾的態(tài)度。歸根結底,封建思想支配的評價標準,形成對祥林嫂的偏見,這是造成她不幸命運的根源。
魯四老爺?shù)膬纱巍翱蓯骸薄叭欢?,用語極簡,卻能表現(xiàn)思想深層的東西,反映人物之間的關系,表現(xiàn)人物心理,符合人物身份,使內容真實、含蓄而有意蘊;如果全寫出來反而累贅,失去文學語言的含蓄美。
用墨如潑,得以淋漓盡致;惜墨如金,卻也能境界全出。繁筆簡筆,各得其妙。同一部《水滸傳》,魯智深拳打鎮(zhèn)關西,用繁筆,三拳鋪寫三幅場景,寫出了懲治邪惡的痛快淋漓勁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對雪的描繪只寫“那雪正下得緊”,一個“緊”字不僅突出雪大,而且鋪墊緊張氣氛,暗示處境之危險。[3]可見繁筆簡筆好不好,關鍵看用的效果如何。
三、閑筆
《祝?!啡〔挠谵r村生活,語言通俗、自然,有些話貌似漫不經心,娓娓道來,實則別具匠心,工于技巧。文中的幾處閑筆,就別有深意,耐人尋味。
(一)關于“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
寫魯鎮(zhèn)的人們準備祝福禮時,有這樣幾句:“殺雞,宰鵝,買豬肉,用心的洗,女人的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紅,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如果說為了表現(xiàn)女人在封建社會的地位低下,點出“女人的胳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紅”是有必要的,那么“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有寫的必要嗎?此處僅僅提了一筆,下文沒有照應,似乎是多余的。但“帶著絞絲銀鐲子”的絕非地位低下的祥林嫂一類人,那指的是哪些人呢?后文有兩處,值得推敲。
祥林嫂再到魯鎮(zhèn),四叔告誡四嬸:“這種人……是敗壞風俗的,用她幫忙還可以,祭祀時候可用不著她沾手,一切飯菜,只好自己做,否則,不干不凈,祖宗是不吃的?!笨梢娫诜饨ǘY教制度之下,嫁了二夫的祥林嫂被視為不潔之物,沒有了正常人的尊嚴和權力。因此,準備祭品時才有了四嬸一聲聲的“祥林嫂,你放著罷!”四嬸只好自己“裝好祭品,與阿牛將桌子抬到堂中央”,與雇工們一起忙得不可開交。
可見“帶著絞絲銀鐲子”的應該是像四叔家那樣富人家的婦女。雖然能雇傭工,但為了恪守封建教條,讓祖宗吃到“干凈”的祭品,也要親自動手。這就明白了,魯迅先生寫“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絕非閑筆,而是特意為之,為后文的相關情節(jié)做了鋪墊,諷刺了封建迷信思想,更表現(xiàn)禮教之嚴酷,暗示了祥林嫂的悲劇,有助于揭示主題。
(二)關于“福興樓的清燉魚翅”
“我”在回答了祥林嫂關于靈魂的有無之后“總覺得不安”,于是決定“不如走吧,明天進城去”。緊接著這樣寫道:“福興樓的清燉魚翅,一元一大盤,價廉物美,現(xiàn)在不知增價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雖然已經云散,然而魚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個……無論如何,我明天決計要走了?!?/p>
初看,這幾句話“旁逸斜出”,是“我”為擺脫處境的胡思亂想,下文沒有提到去沒去福興樓,也沒說有沒有吃到魚翅。但作者為什么要強調“一元一大盤,價廉物美”呢?
搜索文中關于錢的文字,可以發(fā)現(xiàn):祥林嫂初到魯家的工錢每月500文,婆婆從魯家支走的祥林嫂的工錢1750文。那時候的1元等于1000文錢,祥林嫂辛辛苦苦做工三個半月,就只掙了1.75元錢!所掙的錢還買不到城里的兩盤“價廉物美”的清燉魚翅!
這一對比,就發(fā)現(xiàn)處在社會底層的祥林嫂的勞動之廉價、命運之艱難了。而對于這樣“艱難”的生活,祥林嫂卻感到“滿足”,“口角邊漸漸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事實上,這段生活的確也是祥林嫂一生中極少有的幸福日子。后來祥林嫂靠廉價的勞動獲取生存的機會都沒有了,被迫改嫁、被趕出魯家乃至慘死街頭,這個可惡的社會把祥林嫂當牛做馬的資格也剝奪了,她落到了“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更加悲慘的境地??梢姴迦肭鍩豸~翅的遐想,是想從經濟的角度表現(xiàn)祥林嫂命運的悲慘!看似隨意的一筆,卻原來是魯迅先生的匠心所在?。?/p>
閑筆,近乎旁逸于正題之外,而且也不過一細節(jié)甚至一句話,看似可有可無,實則烘云托月,蘊含真意。
繁筆、簡筆與閑筆,都是文學作品中的表達技巧,用得恰當,就會豐富文意,增添藝術魅力。繁筆竭盡表達之能事,盡情鋪寫,能窮形盡相,盡顯其意;簡筆,言約義豐,意在言外,以少勝多;閑筆之妙,貴在不閑,讓讀者在不經意間悟得理想的表達效果。魯迅是語言大師,一篇小說中運用多種筆法,且恰到好處,使文意盡顯,值得學習和借鑒。
參考文獻:
[1][2]饒滿林.從祥林嫂看《祝福》中的重復藝術[J].語文建設,2016(12):43-45.
[3]周先慎.簡筆與繁筆[N].人民日報,198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