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匯是多數大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難點。這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的單詞教學方法有密切關系。本文作者在低年級大學英語課堂上,側重英語單詞方法的講解與應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體做法分為:1.詞根、詞綴教學法,2.小結近義詞、反義詞,3.相關話題詞匯聯(lián)想法,4.聽音辨字。詞匯教學方法應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原有知識。 這就要求教師平日應多積累,多研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關鍵詞】詞匯教學;詞根詞綴;聯(lián)想;聽音辨字
【作者簡介】陳聰(1988.10-),女,漢族,河南鄭州人,信息工程大學基礎部,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一、? ?引言
詞匯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其重要性正如Graves(2009)所言,“具備并能應用大量的詞匯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被他人理解,也能充分欣賞英語辭藻的豐富”。而現(xiàn)實是,在被問及英語學習的困難時,多數學生都會脫口而出,“不認識單詞”、“不會用單詞”“不知怎么表達”等。
作者在大學教授《大學英語聽說》、《大學英語讀寫》兩門課程。一學期末,作者對所教授的三個班級進行了學習效果的問卷調查。 調查的對象為我校大二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平均水平處于中下等。問卷中涉及的一個問題為,“你認為本學期大學英語課程最獲益的是哪一部分”。共收集調查問卷61份,其中有27份提到單詞教學受益很大,占44.3%。學生的具體表述包括: “詞匯拓展豐富”“教單詞能舉一反三”“利用詞根等方法加強記憶”“從比較新的側面解讀單詞”“解構單詞收獲多”等。作者在頗感欣慰的同時,回顧了本學期英語教學中的一些經驗與不足,以期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二、 詞匯教學實踐
方法一:詞根、詞綴教學法。
詞根、詞綴教學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問到學生了解的詞根詞綴有哪些時,學生的回答還停留在一些簡單的、基礎的詞綴上,如“in-”“un-”“-ful”“re-”。而問到能否識別單詞中的詞根時,基本上答不出來。這說明學生在平日的單詞學習過程中,未能觀察、總結規(guī)律; 也折射出教師在單詞教學時,未能在基礎詞根詞綴之外,積極拓展,基于此,遇到含有詞根、詞綴的單詞時,作者幫助學生分解單詞,分析各部分的意思。并在此基礎上,拓展其他含有相同詞根、詞綴的單詞。這種策略能遷移到其他詞匯學習”(Harmon, Wood, & Hedrick, 2006)。 例如,講到“compel”時,將該詞進行了拆分。詞根為“-pel”, 表示“to drive”;“con-”為動詞前綴,表示“to make”。兩部分結合,構成了靠外力“強迫”“驅使”的含義。
以“-pel” 為詞根,添加不同的前綴,就構成了以“驅趕”為基礎的含各種意義的單詞。如:impel (im-pel),表示這種驅動力來自內心,意為“促使”; expel (ex-pel)表示向外驅趕,意為“驅逐”; dispel(dis-pel),“dis-” 表示四處,該詞義為“驅散”。從compel一詞出發(fā),學生掌握了以-pel為詞根的諸多單詞及其區(qū)別。學生的反應也很積極。
而遇到詞根意思不明顯的單詞,作者也會稍稍總結,強化學生記憶。比如,講到suicide一詞時,提到homicide,genocide 兩個單詞,都和“死亡” 相關。這樣,學生在學習一個單詞時,能夠把相同詞尾的單詞一起記憶,而不是孤立地學習單詞。
方法二:小結近義詞、反義詞。
并不是所有的單詞都適用詞根、詞綴這樣的解構方法。作者從該單詞的近義詞、反義詞入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督促學生回顧學過的單詞和表達。這樣學生關于某個單詞的記憶就是一個單詞串,在以后的實際應用中 就能隨意選取詞串中的單詞。如講到“僵局”一詞時,單詞表給出的是“stalemate”, 作者讓學生回憶還有哪些詞表達“死胡同”“僵局”“兩難境地”。學生會給出類似 dilemma, dead end 等詞,作者再補充兩個近義詞,如 impasse, deadlock。這樣,學生在識記stalemate時,就能想出其他一系列相關單詞,建立自己的單詞庫。這一點符合韋桂先(2004)提出的語義延伸策略,即“以某一個詞語的基本義項為參照對象,聯(lián)想到意義更加具體,內涵更加豐富的義項或者詞匯。”
方法三:相關話題詞匯聯(lián)想法。
有的單詞能促發(fā)我們聯(lián)想相關話題的表達。 講到merit一詞時,提到反義詞 demerit, 和優(yōu)缺點這個常用表達,引出“merits and demerits”。接著總結寫作常用的優(yōu)缺點表達, 如“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strengths and weaknesses”。Valerie (2011)認為“將單詞進行有意義的練習,讀者就能將已有知識和新知識組織起來,分門別類”。作者也進行了一些嘗試。比如,講到“hydroelectric” 一詞時,提到“能源”這個話題,引出“fossile fuel” 及 “renewable/clean energe” 兩個概念及各自包含的能源類型。如 coal,gas,? methane,? solar energy, wind power等詞。
方法四:聽音辨字。
很多學生在記單詞時,常遇到的問題是不知如何拼寫。作者認為,主要原因在于不會讀。作者甚至聽到過學生背單詞時,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讀,再加上該單詞的漢語意思,即完成了該詞的背誦。難怪很多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捌醋x英語是實現(xiàn)聲音和意義平衡的探索過程,學習者能夠意識到拼讀代表聲音,同時也能知曉拼讀代表意義”(Templeton, 2003)。在實際操作中,作者引導學生劃分單詞音節(jié),先拼音節(jié),再整體朗讀。之后,讓學生不看單詞,教師按音節(jié)逐步讀出單詞,讓學生寫出音節(jié)所對應的字母。實踐表明,經過訓練,學生主動拼讀的積極性有很大提高,拼寫正確率大大提高。這種方法和上文提到的逐個字母記憶法相比,把每個單詞切分成有意義的音節(jié),學生能加深記憶,并且能借此總結出一些發(fā)音規(guī)律,舉一反三,減輕記憶負擔。
三、小結
以上為本學期在教學中探索并應用的一些詞匯教學方法。作者意識到,教師平日要多積累、多閱讀,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做到信手拈來,游刃有余。否則,看到一個單詞,無話可說,只能干巴巴地帶著學生記釋義,造句子。學生也不能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同時,作者認識到,單詞教學方法遠不止這些, 應繼續(xù)探索有趣、有效、有意義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韋桂先.范疇化理論與大學英語詞匯習得策略[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5,41(1).
[2]Graves, M. F.. Teaching individual words: One size does not fit all[J].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2009.
[3]Ellery, V. & Rosenboom, J. L.. Sustaining strategic readers: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content literacy in grades 6-12[J].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2011.
[4]Harmon, J.M.,Wood, K.D., & Hedrick, W. B..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content vocabulary, grades 4-12[J]. Westerville, OH: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2006.
[5]Templeton, 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arts (2nd ed.,:738-751)[J]. Mahwah, NJ: Erlbaum,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