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娟
(山東省濟寧市中醫(yī)院內科,山東濟寧 272137)
糖尿?。╠iabetes mellitus,DM)是指以高血糖為顯著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病人由于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下,容易引起各組織(尤其是心臟、血管、腎、神經等)慢性損害及功能障礙[1]。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常見并發(fā)癥,容易加重病情,增加治療難度,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學習,降低生活質量[2]。為了探討觀察賦能教育模式對糖尿病足患者護理的效果,該文筆者選擇2017年11月—2019年4月期間的110例患者并且分成2組進行研究,現(xiàn)在將相關內容總結如下。
選擇收治的110例糖尿病足患者且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各組占55例。對照組,共55例患者,男性占35例,女性占20例,最小47歲,最大 79 歲,平均年齡(64.57±4.82)歲,糖尿病病程3~9 年,平均病程(6.13±0.82)年。 研究組,共 55 例患者,男性占32例,女性占23例,最小43歲,最大80歲,平均年齡(63.41±4.05)歲,糖尿病病程 2~11 年,平均病程(6.38±0.79)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通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分組研究。
入院后,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綜合治療,積極控制血糖,加強運動與飲食指導,空腹血糖控制在7 mmol/L左右,餐后2 h血糖控制在9 mmol/L左右。其中,對照組55例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進行簡單健康教育,叮囑患者保護足部,防止受傷,鞋襪強調舒適,以免影響血液循環(huán),及時修整指甲,以免抓傷皮膚,每天評估四肢感覺與知覺,觀察局部皮膚的顏色、溫度與色澤,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用成功案例鼓勵患者,并且盡量滿足患者合理需求,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緩解負性情緒,增加依從性。研究組55例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賦能教育模式,主要涉及明確問題、表達情緒、設立目標、制定計劃和評估效果5個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患者主動完成糖尿病足的階段性治療計劃,自覺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方式,有效控制病情,具體如下:(1)明確問題環(huán)節(jié)。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糖尿病足的分級標準,了解不同級別的危害,尤其是0級糖尿病足,如果未及時采取措施,病情很容易惡化,若是積極控制,預后較好,堅持遵醫(yī)用藥、改變行為方式是延緩病情發(fā)展的關鍵所在,引導患者看到糖尿病足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點。(2)表達情緒環(huán)節(jié)。護理人員鼓勵患者表達自己對疾病的一些看法,傾訴自己內心存在的鼓勵,合理宣泄情感。(3)設立目標與制訂計劃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患者對糖尿病足的認知情況等,設立與實際情況相符的目標,并且制訂具有可行性的計劃,在糖尿病與糖尿病足規(guī)范化治療期間,引導病人主導血糖與糖尿病的護理目標,由主管護士等醫(yī)護人員協(xié)助其實現(xiàn)這一目標,站在專業(yè)的角度,提出意見與建議,鼓勵患者按照計劃實施;(4)評估效果環(huán)節(jié)。通過隨訪,了解治療后的病情變化,一般可采取電話隨訪與上門隨訪等形式進行,肯定患者階段性成果,增加患者自信心。
護理前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踝肱指數(shù)(ABI)、趾肱指數(shù)(TBI)以及震動感覺閾值(VPT);采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MSES)與糖尿病生存質量特異性量表(DSQL)[3]評價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檢測患者干預前后的血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
兩組患者經不同方式干預后,研究組ABI、TBI、VPT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比較患者的 ABI、TBI、VPT 指標(±s)
表1 觀察比較患者的 ABI、TBI、VPT 指標(±s)
組別時間ABI TBI VPT研究組(n=55)對照組(n=55)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0.84±0.251.15±0.310.82±0.370.91±0.280.41±0.120.57±0.080.42±0.110.43±0.0684.23±6.7896.82±7.8284.12±5.6787.24±5.25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DMSES評分與DSQL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觀察比較患者的DMSES評分與DSQL評分(±s)
表2 觀察比較患者的DMSES評分與DSQL評分(±s)
組別時間DMSES評分 DSQL評分研究組(n=55)對照組(n=55)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68.24±11.0298.35±15.5867.92±9.4380.21±10.7461.27±5.6855.19±4.5862.33±6.7160.21±4.05
比較患者的血糖指標,干預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比較患者的血糖指標(±s)
表3 比較患者的血糖指標(±s)
組別時間空腹血糖(mmol/L) 糖化血紅蛋白(%)研究組(n=55)對照組(n=55)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7.34±1.026.41±0.567.45±1.287.11±0.617.11±0.586.89±0.517.12±0.347.09±0.45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慢性病,發(fā)病率高,其發(fā)生主要與遺傳、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患者多表現(xiàn)為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等,也有部分患者表現(xiàn)為疲乏無力、肥胖等。隨著病情發(fā)展,患者可能出現(xiàn)糖尿病足,加重病情,增加治療難度。其中,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圍神經病變,加上外周血管疾病,引起較高的機械壓力作用,破壞足部軟組織及骨關節(jié)系統(tǒng),甚至畸形,導致一系列足部問題,嚴重時可引起Charcot關節(jié)病和神經病變性骨折等[4]?,F(xiàn)如今,由于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導致糖尿病足患者數(shù)量不斷增多,其臨床診治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而科學的護理是提高臨床療效的一個因素,需引起重視。賦能教育模式,是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強調病人在治療中的主動權,改變過去指導者主導、患者被動接受的教育模式,調動患者的主動性,積極參與到護理中來。賦能教育模式,核心在于引導患者明確自我管理的責任,挖掘病人自身內在潛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生活方式,控制病情。該次研究經比較發(fā)現(xiàn), 研究組干預后 ABI、TBI、VPT、DMSES評分與DSQL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干預后的血糖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為賦能教育模式將患者作為中心,強化患者自我管理意識,激發(fā)其內在潛能,按照5步法,即明確問題—表達情緒—設立目標—制訂計劃—評估效果,讓患者意識到自己在疾病治療中的作用,強化其自我責任感,加強自我管理與控制,緩解病情,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賦能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足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高,建議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