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業(yè)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yè),在近些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始終占據(jù)著重要地位。我國在農業(yè)種植方面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在長時間的種植過程中也總結了較多的經(jīng)驗。隨著近些年來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各種具有較高經(jīng)濟價值的作物由于可以有效地促進國民經(jīng)濟的增長,使得種植者獲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而受到廣泛關注。本文將就無公害獼猴桃的種植技術進行研究。
關鍵詞:無公害;獼猴桃;種植技術;分析研究
中圖分類號:S66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815036
引言
獼猴桃由于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在近些年的市場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是,在以往種植獼猴桃的過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使用農藥化肥等物資而使獲得的果實安全性受到影響。生活水平提高使得現(xiàn)階段人們對食物的安全性關注度提高。因此,對無公害獼猴桃的種植技術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有效滿足人們的需求。
1 獼猴桃的生長條件分析
我國在種植獼猴桃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在長期的種植過程中對獼猴桃的生長習性等進行了總結,因此獲得了較多的種植經(jīng)驗。近些年來,隨著各項技術的提高,通過對不同產區(qū)的獼猴桃種植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可以發(fā)現(xiàn),獼猴桃作為一種具有較高營養(yǎng)價值的水果,其對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較高。
獼猴桃種植需要較多的降水量,充足的雨水可以有效地促進獼猴桃的生長。同時,溫和的氣候條件是保證獼猴桃能夠正常生長的重要條件。在一些氣候條件較為惡劣的地區(qū),獼猴桃的種植效果較差。此外,在對獼猴桃進行種植的過程中需要對土壤進行調節(jié)。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砂質的土壤中進行種植可以獲得較高的產量。同時土壤應該表現(xiàn)為弱酸性且具有充足的腐殖質等營養(yǎng)物質。對于種植獼猴桃的地塊,要具有較好的排水設施。這主要是由于種植區(qū)域內雨水較多,如果在果園中出現(xiàn)積水可能導致獼猴桃樹出現(xiàn)爛根等情況。
2 無公害獼猴桃種植的前期準備
2.1 選擇合適的種植地塊
雖然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無公害技術作為一種基本的種植技術已經(jīng)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依然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影響植物的生長,因此還需要進一步發(fā)展。對于無公害獼猴桃的種植而言,同其他作物相比對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更高,因此在種植獼猴桃的過程中要選擇水土較為肥沃的地塊,土壤中含有充足的有機物質,能夠為農作物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同時土壤的透氣性要好,以促進呼吸作用。尤其要注意的是,由于獼猴桃的生長需要較多的水分,因此種植的地塊需要方便灌溉和排水,以保證在種植過程中獼猴桃樹能夠正常生長。
2.2 選擇合適的獼猴桃品種進行種植
品種選擇是保證獼猴桃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也是保證無公害獼猴桃能夠正常生長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在對獼猴桃品種進行選擇過程中要依據(jù)不同地區(qū)的不同氣候條件和種植條件進行選擇。選擇的獼猴桃品種要能夠適應當?shù)氐臍夂驐l件和土壤條件等。同時由于無公害獼猴桃在進行種植過程中要盡可能避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等可能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物資,因此選擇的獼猴桃品種要具有更高的抗逆性等特點。如紅陽獼猴桃在金寨縣種植冬季易遭受低溫凍害,同時花期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倒春寒的影響,不適宜露天栽培。而本地選育的“皖金”品種抗逆性強,花期又能錯開倒春寒,能夠保證高產穩(wěn)產。
2.3 無公害獼猴桃果園的建設要點分析
在獼猴桃果園建設過程中,要對獼猴桃樹的生長條件進行控制,使得果園內的溫度和濕度能夠滿足獼猴桃的生長需要。要對果園內的光照情況等進行研究。獼猴桃作為一種對生長條件要求較高的果樹品種,只有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以及光照條件下才能獲得較好的種植效果。因此,良好的生長條件是建設獼猴桃果園的首要標準。
3 獼猴桃的栽培技術分析
3.1 水分、肥料和土壤的管理技術
在果樹尚未形成遮蔭封行的幼苗時期一般采用套種或者直接繞過果園地面生草的方式進行管理。但是對于已經(jīng)封園的果樹在冬季要進行翻土,同時對樹盤進行整平。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實現(xiàn)對果園土壤的管理,保證獼猴桃具有良好的生長狀態(tài)。
對于施肥管理,無公害獼猴桃種植過程中施肥一般分為3個階段:在春季對獼猴桃施加催芽肥,這種肥料的氮元素含量較高;在每年的6月份施加膨果肥,這種肥料的鉀元素含量較高;在每年的10月份施加有機肥料。
對于灌溉管理,一般在春天不進行灌溉。這主要是由于春天經(jīng)過灌溉之后土壤濕度變大,這種低溫陰濕的環(huán)境容易造成獼猴桃果樹出現(xiàn)潰瘍病。在夏季果實生長的重要時期,要給予足夠的水分。在土壤中水分含量低于50%的時候就要及時進行灌溉。在降水過后不可以進行灌溉,這主要是由于在土壤水分飽和的情況下容易出現(xiàn)各種病害。
3.2 獼猴桃果樹的管理
現(xiàn)階段對獼猴桃果樹進行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幾種。
3.2.1 對果樹進行抹芽
這一過程是春季獼猴桃果樹管理的重要步驟之一。開展這一步驟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當果樹芽體生長到10cm左右時開始對細弱芽、過密芽、畸形芽等進行清除,以免由于這些無用的嫩芽生長造成營養(yǎng)物質的消耗。
3.2.2 對樹木進行摘心打頂
這一過程主要對在結果母枝的外圍需要掛果的枝條進行2次摘心。摘心時間越早越好。在摘心之后一般保留3~4個葉片。在摘心過程中要嚴格依據(jù)相關技術進行科學摘心,以提高果樹枝條的抗風能力。
3.2.3 對獼猴桃進行人工授粉
進行人工授粉,首先要對花粉進行收集。收集的具體方法是在每天早晨的6:[KG-*9]00—8:[KG-*9]00之間將正在開放的花瓣中已經(jīng)開始泛白的雄花用軟質的牙刷收集到瓶子中。然后在25~30℃左右曬干碾碎,裝入塑料瓶中密封1d備用。此外還可以采用已經(jīng)爆粉的花藥進行篩選。將已經(jīng)碾碎的花粉和滑石粉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每667m2地分2~3次進行授粉,每次采用的花粉量約為80~125g。授粉一般在上午12:00之前進行。授粉過程中要保證氣溫在15℃以上。
3.2.4 進行疏果定果
正常情況下按照每平方米保證2個結果母枝,每個母枝上有8~12個結果枝,每個結果枝上能結3個果子。這樣結果在40~60個/m2。每個果實重量大約在100g,平均產量在15~30kg/株之間,平均產量大約在1500kg/667m2。在開花之后的10d,對扁果、裂果以及畸變果等進行清除,盡可能將所有營養(yǎng)供應到具有商品價值較高的果實上。以提高獼猴桃質量和產量。
3.2.5 果實套袋處理
一般在開花之后的40d開始對果實進行套袋,具體套袋時間要以當?shù)氐膶嶋H情況進行確定。袋子宜采用木紙質袋子,在進行套袋處理之前要將袋子進行濕潤處理,降低由于套袋對果實表皮造成的各種不利影響。同時在套袋之前要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3.2.6 冬季防止低溫對獼猴桃樹的影響
在冬季對果樹進行修剪之后,采用報紙、硬紙板或者其他具有一定保溫性能的材料,對地面上60cm左右的樹干進行包裹。在一些地區(qū)甚至采用玉米秸稈等對樹干進行包裹捆扎。此外,為了降低由于霜凍對果樹造成的影響,還可以采用在樹干上涂抹黃腐酸鉀或者黃腐酸干、氯化鈣等防凍劑。對于由于春季寒潮造成的裂口可以采用弗蘭克進行涂抹。在進行種植過程中,一般會在秋季對已經(jīng)定值的幼苗進行根莖培土。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果樹的根莖不受低溫的影響。
3.2.7 冬季對果樹進行修剪
一般采用的方式是通過對單主干雙主蔓實現(xiàn)對獼猴桃果樹的修整。具體操作時間在苗木定植出現(xiàn)萌發(fā)的時候,將粗壯的紙條作為主干。對果樹進行修剪是保證獼猴桃產量的重要方法。通過將枝條縮剪或者疏剪的方式實現(xiàn)對獼猴桃樹的整型。同時在修剪的過程中要注意將已經(jīng)發(fā)生病蟲害的部分剪除,保證獼猴桃果樹的正常生長。
3.3 獼猴桃樹的病蟲害防治
無公害獼猴桃由于要求盡可能的避免使用化學藥農藥和肥料,因此一般采用農業(yè)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等方法防治病蟲害。同時也可以適當使用一些影響較小、效果較好的化學方法進行協(xié)助。但是不能使用毒性較強、殘留較高的農藥、化肥,以免由于高殘留造成食品安全問題。
4 總結
本文通過對無公害獼猴桃的種植技術進行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獼猴桃作為一種具有較高營養(yǎng)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的作物,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對各種條件進行嚴格控制。選擇合適的溫度和土壤進行種植,同時在種植之前依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選擇合適的品種,最終實現(xiàn)無公害獼猴桃產量和質量的提高。
作者簡介:
黃遵義(1973-),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特色產業(yè)種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