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青,王永嘉,王 佳
(陜西航天時代導航設備有限公司,寶雞 721000)
點火器以往的保險與解除保險裝置為機械式,靠人工操作完成,飛行時點火器處于解除保險狀態(tài),易出現(xiàn)誤點火故障。為了解決該問題,在點火器內部使用有限轉角電動機,點火器在需要點火時,通過電動機完成自動解除保險動作,可提高飛行人員及設備的安全,國內在該方向的工程應用較少。傳統(tǒng)的有限轉角電動機多為永磁式力矩電動機,一般由定子、轉子和電刷三部分組成[1],結構復雜,生產成本較高,且電動機自身不包含位置指示部分,即不能反映出此時電動機旋轉的角度,需要外接專用的位置指示裝置。在大量級的力學環(huán)境條件下,電刷與換向器接觸不可靠,導致電動機輸出信號異常,達不到點火器使用要求。
為了克服上述缺點,本文采用一種新型的有限轉角電動機結構,省去了電刷、換向器和永磁體,外形尺寸變小,勵磁方式為螺線管,通電后繞組產生軸向磁場,定子、轉子的工作面為曲面結構,在磁場的作用下,轉子將沿著氣隙減小的方向旋轉運動,定子部分包含限位裝置,確保電動機的運動角度。位置指示裝置被集成在電動機內部,整體結構簡單,外形尺寸小,工作壽命長。
本文對有限轉角電動機的結構進行了研究,建立了電動機的數(shù)學模型,計算電動機的主要性能指標,并對其進行了仿真分析,將仿真結果與實測值進行比較,驗證了模型的準確性。
電動機主要由電動機部件和位置指示裝置兩個功能部件組成,電動機部件的作用是為點火器電點火管、旋轉隔板安裝提供支撐和約束,并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能夠為負載的旋轉運動提供必要的扭矩,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解鎖功能;位置指示裝置可以通過輸出相應的開關信號,指示轉軸對應的轉角位置。
常態(tài)時電動機保持在安全位置(零位),通電后電動機轉子帶動結構負載從安全位置旋轉到戰(zhàn)斗位置(90°),此時電動機處于解除保險狀態(tài),解除保險時間要求為不大于50 ms;斷電后復位彈簧將轉子拉回至安全位置,此時電動機恢復保險狀態(tài),恢復保險時間要求為不大于100 ms。
電動機部件主要由定子、轉子、彈簧組成。定子包含端蓋組件、線圈組件和殼體,轉子由軸和磁極組成,位置指示裝置由電刷組件和滑環(huán)組件構成,電刷組件與殼體通過螺釘固聯(lián),電動機結構簡圖如圖1所示。將電動機的初始位置定義為電動機的安全位置,此時電動機輸出低電平表示其所處的位置,通電后繞組產生磁場,轉子處于線圈組件內部,受到磁場的作用和磁力線總是沿著磁阻最小的路徑通過[2],磁極與端蓋組件之間相吸產生力矩,電動機軸向存在限位,不能運動,徑向則克服彈簧的初始力矩,沿著氣隙減小的方向旋轉,電動機旋轉至90°時,電刷組件和滑環(huán)組件之間導通,輸出高電平,電動機處于解除保險狀態(tài);電動機斷電后,彈簧帶動轉子和負載返回至零位位置,電動機處于恢復保險狀態(tài)[3]。
圖1 電動機結構簡圖
2.1.1 安全位置時力矩計算[4]
(1)
式中:Gδ為氣隙磁阻;μ0為真空磁導率;S為工作面積;δ為氣隙。
IN=BSR總
(2)
式中:I為工作電流;N為匝數(shù);B為氣隙磁密;R總為電動機總的磁阻。
(3)
式中:F為電動機工作時產生的力。
2.1.2 戰(zhàn)斗位置時力矩計算
Gδ=4×10-7H
B′=5.04 T
磁路飽和,按鐵心最大磁通密度計算。
電動機從安全位置旋轉至戰(zhàn)斗位置的過程中,磁路可能出現(xiàn)飽和,飽和后隨著氣隙的減小,磁感應強度不再增大,此時電動機的輸出力矩穩(wěn)定在一個狀態(tài)下,直至旋轉至戰(zhàn)斗位置,通電電壓不同,則磁密的飽和點不同。
氣隙與工作角度α之間的關系:
δ=δ0-0.032α
(4)
式中:δ0為起始氣隙。
氣隙磁密:
(5)
DC24 V時,電動機飽和時的工作角度為47°,DC33 V時電動機飽和工作點為36°。
電動機在開通過程中的力矩平衡方程式[5]:
(6)
式中:Te為電動機的電磁轉矩;TL為彈簧扭矩;J為轉動慣量;ω為角速度。
電磁轉矩計算公式:
Te=12.2B2S
(7)
TL=k0+k1α
(8)
式中:k0為彈簧初始力矩;k1為彈簧的彈力系數(shù);α為彈簧運轉角度。其中B的取值在飽和前按計算值使用,飽和后按飽和磁密計算。
彈簧帶動電機轉子返回至起始位置的時間為恢復保險時間。電動機斷電后,電磁轉矩消失,彈簧扭矩TL帶動電機返回至起始位置,電動機的力矩平衡方程式:
(9)
不考慮電動機裝配過程中的軸系摩擦力矩等其它因素。
根據電動機的工作狀態(tài),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如圖2、圖3所示。通過仿真,可以求出電動機通電過程中轉矩、電流、轉子位置等隨時間的變化關系,最終得到電動機的解除保險時間和恢復保險時間。
圖2 電動機解除保險時間計算模型
圖3 電動機恢復保險時間計算模型
根據模型計算結果,得出電動機在DC24 V/DC33 V電壓下的解除保險時間分別為36.43 ms,21.05 ms,恢復保險時間為31.68 ms。
統(tǒng)計21臺電動機實測數(shù)據,DC24 V/DC33 V電壓下的解除保險時間分別為29~34 ms,23~27 ms,恢復保險時間為34~40 ms,滿足用戶指標要求。
電動機的實物如圖4所示,已成功配套于某型號點火器,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圖4 樣機實物圖
如圖5所示,DC24 V/DC33 V下電動機的解除保險時間差異較大,主要是因為電動機的輸出力矩差異較大,具體表現(xiàn)為電流大小和飽和點的差異。電壓越大,輸出電流越大,飽和點的角度越小,則電動機在很短的時間內輸出力矩達到最大;相對的,電動機的轉動速率越高,則解除保險時間越短?;謴捅kU時間計算如圖6所示。
(a) DC24 V
(b) DC33 V
圖5解除保險時間
圖6 恢復保險時間計算
對比仿真結果和實物測試數(shù)據可以發(fā)現(xiàn),仿真結果與實測數(shù)據接近,差異較小,造成差異的原因在于:一是電動機的軸系摩擦力不同,在調整電動機軸向間隙過程中,造成每個電動機的靜摩擦力矩不同;二是彈簧的起始力矩在一個區(qū)間范圍內,實際裝配過程中,每個電動機的彈簧起始力矩不同,最終電動機的解除保險時間和恢復保險時間與仿真結果不同。
本文針對點火器用有限轉角電動機進行了設計分析,研究了一種新型的有限轉角電動機結構。采用螺線管產生軸向磁場,利用定子和轉子的工作曲面結構,將電動機的輸出力矩從軸向方向轉變到徑向,使得電動機沿著氣隙減小的方向旋轉運動;將位置指示裝置集成在電動機內部,通過其輸出不同的電信號來反映電動機不同的工作狀態(tài)。最后建立了Simulink仿真模型并進行了仿真,將仿真結果與實測數(shù)據進行了對比,仿真結果與實測數(shù)據接近,驗證了方案設計及模型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