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進軍
CST-100飛船是由美國波音公司出資和NASA研制的新型載人飛船,能一次性搭載7名航空人員。“CST-100”中的數(shù)字100代表100公里,約為地球與近地軌道間的距離,這說明它專門執(zhí)行空間近地短途運輸任務。2015年9月4日,美國波音公司正式將CST-100載人飛船命名為“Starliner”,中文譯為“星際線”。
“星際線”號飛船類似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美國宇航局建造的“獵戶座”飛船。它重量13000千克,最大直徑4.56米,長度5.03米,內(nèi)部空間11米 ;自由飛行時間為60小時,空間站??匡w行能力為210天。它的返回艙直徑比“阿波羅”返回艙大,但小于“獵戶座”返回艙。
“星際線”號飛船
“星際線”號飛船返回艙
“星際線”號飛船內(nèi)部
“星際線”號采用美國宇航局的對接系統(tǒng)進行對接,使用波音的輕型燒蝕器作為隔熱板。它的太陽能電池將提供超過2900瓦的電能,將被放置在位于底部的微型流星體碎片防護罩的頂部。
“星際線”號飛船將搭載7名宇航員,能夠在軌道上執(zhí)行長達7個月的任務,并能重復使用10次?!靶请H線”號可適應多種火箭發(fā)射,如“宇宙神-5”、“德爾塔-4”、“獵鷹-9”號和新火箭“火神”號等。它將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SLC-41發(fā)射臺發(fā)射。
2014年9月16日,美國宇航局選擇“星際線”飛船和“載人龍”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運送宇航員。美國宇航局和兩家公司簽訂的載人運輸合同總價值42億美元。
美國波音公司鉚足了勁,爭取首先發(fā)射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賺到第一桶金。波音公司原計劃2019年3月,第一艘“星際線”號飛船將搭乘“宇宙神-5”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fā)射升空,進行第一次無人駕駛軌道飛行任務,不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推遲到至少2019年8月,載人飛行更是不早于2019年11月。
目前,“星際線”飛船正與“載人龍”飛船展開激烈競爭:看誰首先載人飛上太空,前往國際空間站。它們將成為自2011年航天飛機退役以后,第一艘搭乘美國宇航員從美國本土起飛的飛船,為美國宇航局的國際空間站商業(yè)客運飛行鋪平道路。
“星際線”號飛船進
“星際線”號飛船對接國際空間站
前美國宇航員克里斯·弗格森試穿了“波音藍”太空服。這是一套為乘坐波音“星際線”飛船的宇航員設計的太空服。美國宇航局說:波音的“星際線”飛船將作為美國宇航員的私人太空出租車。
“星際線”號飛船發(fā)射中止/緊急逃生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