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擁軍
摘 要:語文教學活動是預設與生成的共同產物,如何把握好課堂生成型資源,如何協(xié)調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已經成為每位語文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根據教學實際靈活選擇、整合預設與生成,尤其是積極捕捉生成性資源,才是激活語文課堂、提升教學成效的根本。
關鍵詞:語文教學;預設;生成;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4-0057-01
新課標背景下,語文教學內容正向著啟發(fā)性、開放性、趣味性的方向轉變,而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差異性,也使得語文課堂充滿復雜性、豐富性和多邊性。精彩的課堂是預設與生成的結合體,如果說精心預設是語文課堂成功的前提,那么豐富的生成則是語文課堂成功的關鍵。教師應使預設與生成協(xié)調統(tǒng)一,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語文教學作為一種有目的、有秩序、有意識的活動,其有效開展離不開教師的預設。教師全面把握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適度預設和把握教學過程,對于掌握好課堂教學活動的節(jié)奏,維持好課堂秩序,以及確保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有著重要的意義。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忽視語文課堂的不確定性,放棄課堂中的生成性資源,過度、過緊密的預設,只能使課堂看似環(huán)環(huán)相扣、節(jié)奏緊湊,實則喪失語文課堂應有的活力。正確的方法是在課前充分備課,適度預設,在課堂上允許生成性資源的產生,并積極對其進行捕捉和利用。
例如,在蘇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下冊《狐假虎威》一課的教學中,初讀課文后,教師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同學們,小動物們看到狐貍以后,為什么會害怕呀?”這時,大多數學生都像教師預設的那樣答道:“因為狐貍身后跟著老虎”“因為小動物們害怕老虎”“因為狐貍借了老虎的威風”等等,但是有位學生出乎老師意料地答道:“因為小動物們害怕狐貍吃掉自己?!贝搜砸怀?,一些學生跟著附和,認為確實可能存在這種情況,另一些學生則反駁這一言論,認為狐貍不能吃掉動物們。針對這個情況,教師立即上網搜索了狐貍的捕獵習慣,并找到一張狐貍在雪地里捕獵的動態(tài)圖片,向學生們展示道:“同學們,我們來看一下狐貍是怎樣捕獵的。”狐貍躍至空中再一頭扎下的滑稽的捕獵動作引得學生們哈哈大笑,同時,學生們也通過這張圖看到了狐貍的體型。教師接著追問:“同學們,你們認為狐貍可以捕捉野豬、小鹿、兔子并把他們吃掉嗎?”學生們紛紛答道:“不能,因為狐貍太小了。”隨即,教師簡要介紹了狐貍的捕食習慣。如此一來,學生們不但增長了知識,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狐假虎威”的由來。
預設與生成,雖然從內容上、本質上、時間上、空間上都有著較大的差別,但兩者均是促進教學目標達成,促使學生智力、技能、情感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兩者的關系往往是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相輔相成的。教師可將預設與生成有機整合在一起,使兩者相輔相成、協(xié)調作用,共同為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服務。
例如,在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的《三亞落日》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問道:“同學們,你們欣賞過落日嗎?”有位去過三亞的學生答道:“我看過三亞的落日?!苯處燀槃葑穯査骸叭齺喌穆淙帐鞘裁礃拥哪??”學生把三亞的落日情景描述了一番,這是教師課前并未預料到的情況。教師借助這一生成性資源,激發(fā)了學生對三亞落日美景的好奇和向往,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增色不少。而這樣的情況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并不少見,富有預見性的預設能使課堂教學的開展有章可循,向著理想的方向前進,而動態(tài)化的生成性資源,則使得課堂活動的開展充滿挑戰(zhàn)與驚喜。兩者的有效整合和協(xié)調作用,需要教師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良好的組織控制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生成性資源能夠及時被捕捉和挖掘出來,并與課堂預設有效整合。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課下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在教學工作中大膽實踐和摸索。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魯姆曾說:“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真正精彩的語文課堂,應充滿美妙的“邂逅”,這樣的教學,才能稱之為藝術。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積極捕捉課堂生成性資源,甚至放棄自己的預設,順著學生思維的火花,創(chuàng)造生成性資源,并積極利用生成性資源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三打白骨精》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問道:“同學們,你們知道‘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出自哪里嗎?”學生答道:“出自《西游記》?!苯處熥穯柕溃骸澳銈兟犝f過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嗎?”學生們紛紛討論起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由于多數學生對《西游記》已十分熟悉,教師干脆不再按照預設的思路進行教學,而是改用任務型教學法布置了“編排三打白骨精課本劇”“為孫悟空和白骨精寫內心獨白”等任務。如此一來,學生們積極思考、交流,不但課堂生成資源豐富起來并得到了有效利用,而且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了鍛煉。
綜上所述,在備課與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準確把握教學內容、教學氛圍、課堂節(jié)奏,使預設與生成協(xié)調統(tǒng)一,和諧發(fā)展,使兩者共同發(fā)生作用,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和學習成效的提升,讓語文課充滿生機、精彩紛呈。
參考文獻:
[1]李曉皎.淺析語文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05).
[2]榮莉萍.讓預設與生成在語文課堂中和諧共振[J].青海教育,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