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修鑾
在文學作品中,許多成功的人物形象,都是通過各種表現法刻畫出來的,這些表現手法與中國畫中的人物畫技法,頗有相通之處,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美術筆法”?,F以初中語文教材為例,將此種筆法進行分類淺析。
一、白描勾勒法
在中國畫中,白描指用墨線勾勒形象,不著顏色,也可略施淡墨。運用到寫作上,也就是使用最簡煉的筆量,不冗不贊,三言兩語,勾勒出描寫對象的特征。文學巨匠魯迅先生最善于運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性格,因此被稱為“白描大師”。如,《故鄉(xiāng)》中描寫少年閏土,故鄉(xiāng)的西瓜地里,“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紫色的圓臉”“紅活圓實的手”……中年閏土:“身材增加了一倍”“ 眼睛……周圍都腫得通紅”“頭上是一頂破氈帽”“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干裂,像是松樹皮了。”了了幾句,對比寫出了少年閏土、中年閏土外貌上的不同特點,把使農村日益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社會根源揭示出來。
二、工筆雕鏤法
工筆也是一種國畫技法,即用精細的線條,精雕細琢地表現對象。寫作上,就是指對人物或景物作極為細膩的描繪,以突出對象的某一特征。在許多文學作品中,除了人物外貌常用工筆細刻外,更多的是用這種筆法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做極為細致的雕鏤刻畫,使整個人物立體凸現,這其實也是通常所說的“細節(jié)描寫”。初中語文教材中,采用“工筆雕鏤法”表現的形象屢見不鮮?!赌吧仙!分袑α_敷的描寫:“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辈粌H對羅敷外貌、服飾等作了極為細致的描繪,甚至連她手里拿的器具都精雕細刻,從而突出羅敷的美貌?!段业睦蠋煛分袑懖汤蠋熂傺b發(fā)怒:“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對蔡老師一個動作和神態(tài)的精細刻畫,鮮明地表現了蔡老師溫柔、慈愛的性格?!兑幻妗纷髡甙⒗蹖︳斞赶壬o他留下的“一面”的深刻印象,對魯迅的外貌作了由粗到細,由遠及近,逐步深入的精細刻畫。《最后一課》的結尾,“然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 ‘放學了,——你們走吧?!边@些動作細節(jié)描寫,再現了人物多種感情交織下極其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此時無聲勝有聲。
三、渲染鋪陳法
在國畫中,渲染就是用水墨或淺色烘染形象,分清陰陽向背,以增強藝術效果。運用到寫作上,即指對描寫對象作多方面的描繪和烘托,力求淋漓盡致地表現描寫對象的特征。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那位普普通通而又愛子心切的父親打動了每一位讀者。細細研讀,便發(fā)現最打動人心的,就是作品從各方面、各角度對父親“背影”的層層渲染,用步步鋪陳的描繪手法開篇點題寫背影:月臺買橘寫背影;分別之際望背影;結尾思念現背影。其中,一次刻畫,形神兼?zhèn)?三次虛提,反復渲染。文章1-6段展現主題,中間用了四段文字的鋪陳。試想,如果沒有對衰敗家境的鋪敘,如果沒有對買橘之前的種種“剪影”的勾畫,單是父親爬月臺的一個動作,恐怕不至于讓“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也就是說,作者渲染鋪陳的目的就是給“背影”設置一個特定的背景,一種特定的感情氛圍?!侗秤啊愤@篇文章可以說是“渲染鋪陳”法的絕好范例。高爾基的《海燕》中,用了“海鷗、海鴨、企鵝”懼怕暴風雨的形象,對比烘托海燕的勇猛矯健形象,又用狂風、烏云、雷電的肆虐猖獗渲染烘托出一個能夠充分展現海燕雄姿的環(huán)境,渲染筆法運用得很好。
此外,《驛路犁花》等許多課文,都曾采用此種筆法,可以說是渲染鋪陳法的名篇,刻畫出了鮮明、深刻的人物形象,其刻畫人物的筆法豐富多樣,但無論采用何種筆法,都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對人物及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進行細致的觀察與深刻的理解,抓住人物特點,采用最具表現力的手法,才能將人物活“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