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教學擁有明顯優(yōu)勢,但老師在采用多媒體教學時,不合理運用也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本文列舉了一些多媒體課件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合理運用而產生的負面影響,并在此基礎上給出多媒體課件教學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英語;多媒體課件;運用
【作者簡介】李芳,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平湖街道白坭坑小學。
伴隨教育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很多學校在開展教學時都積極引入了多媒體技術,且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讓傳統(tǒng)的重視認知、比較封閉的教學模式得以改變。借助多媒體課件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圖文并茂的教學課件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習興趣有重要作用。如六年級下冊Unit 9 Great cities of the world, 課文介紹了國內與國外的幾個大城市。對于我們村小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家長絕大部分是打工族,由于時間與經濟上的原因,很少帶他們外出旅游,如果不借助課件,學生無法親眼看到這些大城市的樣子。上課時我通過課件用圖片和視頻詳細地向學生介紹這些城市著名的景點、標志性的建筑、特色小吃、風俗人情,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更好的了解與掌握所學內容。再如教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我用動態(tài)的畫面:魚兒在水中游,鳥在空中飛等等,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現(xiàn)在進行時的特點。因此,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技術所發(fā)揮的巨大優(yōu)勢是極其明顯的,其已經轉變成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新的教學方式。然而,在課堂教學中不合理使用多媒體也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
1.過于追求形式。伴隨時代對英語學習以及應用能力要求的不斷提升,新課改也對小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對老師采用多媒體教學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規(guī)定,因此一些公開課、示范課,教師都會精心制作一些多媒體課件。不可否認,優(yōu)秀的教學課件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對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但有些老師卻片面理解這一要求,認為大量使用課件是一種有創(chuàng)新,不用似乎就降低了課的水平。因此,總是想方設法制作一些“華麗”的課件來“裝飾門面”。而在課件的合理性方面欠缺足夠的考慮,在教學期間為盲目的追求信息量,造成上課時間匆促,進行課件演示時,翻動頻率較快,在學生還尚未充分思考時便著急翻轉到下一頁。嚴重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上課的目的好像就是為了展示老師的課件,一節(jié)課就像是圖片的展覽課。甚至有些老師平時上課使用的是從網上下載的課件,自己不認真鉆研教材教法,也不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與學生實際進行修改,直接用別人的課件來上課,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忽視實用效果。多媒體擁有信息傳遞的多維性。一個優(yōu)秀的課件,可以借助相關的圖片、影像等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能用多種感官來接受知識,促進他們理解教學內容。不過若在具體教學時盲目的追求教學新穎性,不管何種圖像、音頻等全都展示出來,不僅無法達到教學效果,還有可能分散學生注意力,無法集中精力進行學習,使得他們的注意力脫離教學內容。
3.浪費教學資源。部分老師在教學時過于依賴課件,對身邊的教學資源視而不見。當前的小學英語教材都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關,部分教學內容還能夠借助老師的言語、手勢或周圍的實物展開教學,并不需要刻意花時間去制作教學課件。例如chair、light、desk等,這些在教室里都有對應的實物,可以進行直觀教學。再如教顏色的單詞時,可以用學生的彩色筆,甚至學生不同顏色的衣服、書包、文具盒等等來當教具,這樣更接地氣,學生對熟悉的東西學起來更有勁。
經常外出聽課我還注意到一個比較突出的現(xiàn)象就是老師手寫的板書越來越少。本該板書的內容全部用課件展示,上完課黑板沒寫幾個字。課堂練習也是用大屏幕出示,學生不用動筆練,口頭回答后老師鼠標一點,直接出示答案。也有的老師上課時學生一節(jié)課可以不用看課本,就跟著課件讀。曾聽低年級家長就反映過小孩在學校會讀,但回到家讓他看著課本上的句子認不出來,讀不出來。因此,盡管多媒體課件能夠提高教學節(jié)奏,豐富教學內容,但若不結合具體情形,盲目的依賴教學課件,忽視身邊的教學資源,老師擁有的豐富教學經驗無法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影響教學成效。
那么,在英語課堂中怎樣運用多媒體才能起到恰當?shù)妮o助作用呢?我認為必須做到適當、適量、適時。
1.適當。適當即制作的課件一定要合理,要緊扣教學內容,符合教學目的。在進行課件設計時,需要重點考慮的是怎樣利用教學課件將教學內容完整的、正確的傳輸給學生;怎樣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在教學實踐中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如何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等等。例如,在開展Can I help you?這個句型的教學時,我見一個老師的課件是這樣設計的:創(chuàng)設一個落水的場景,有人在水中大聲喊著 “Help,help !”在學生對此情景存在疑問時,老師便向學生解釋這個單詞的含義:“幫助”、“求助”等。這種畫面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隨后,又出示了“商店、飯店、陌生人問路”的幾個,在商店售貨員、飯店服務員,陌生人嘴邊用氣泡都帶出Can I help you? 這個句子,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場景來猜猜Can I help you?的不同含義。此時,學生都積極進行回答,整個課堂氛圍很活躍,學生在這種教學情景下,他們的觀察力、思維能力都會達到一個極值,對提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2.適量。借助教學課件可以將音頻圖像有效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新內容。但是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 主體是學生,再高級的媒體都只能是輔助。所以,在展開課件教學時,展示的內容應該適中,確保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與消化;此外,展示的教學內容也不應太過完整,應該讓學生有一定的想象空間。如果老師在日常教學時盲目的使用教學課件,極有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進而造成他們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在學習上,而是關注課件中的畫面上。還有部分老師在教學時會把所有的內容放在課件中,老師講述的內容變?yōu)檎n件的演示,缺少師生的互動,教學效果不高。一節(jié)課師生就繞著課件轉,使得教學中居主體地位的學生和居主導地位的教師失去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此種形式的教學是無法提升教學成效的。
3.適時。多媒體課件除了要做得好之外,還要用得巧才能發(fā)揮最大的作用。也就是說課件的展示時間要恰當,否則事與愿違。如Book 12 Unit 6 Famous stories 這一課要學習一些表示人物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的單詞。課本上出現(xiàn)有孫悟空、白雪公主、小紅帽等這些同學們耳熟能詳?shù)墓适氯宋铩T谡n前我制作的課件上有這些人物的圖像及幾段動畫視頻。在六(1)班上課時,講新單詞前我先出示有以上內容的課件,本意是想通過人物圖像及動畫來引入新課,哪知學生一看課件就興奮起來??赐旰筮€互相議論哪段動畫看過,哪段沒看過。思維久久不能轉向老師講授的內容上來。第二天在六(2)班教相同的內容時,我用班上同學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來舉例學習單詞,先不放課件,而是學完單詞做鞏固練習時才出示。讓他們事先聽一聽老師對有關人物特征的介紹,再猜猜哪個人物將閃亮登場。猜一個點擊一下課件就會出現(xiàn)一個人物圖像。放動畫前,老師先布置任務,要求每看完一段后要用剛才學的單詞來描述里面的人物。這樣他們就會帶著任務用心去看去聽,除了可以增強他們在聽、讀等方面的能力之外,還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掌握教材中的詞匯。同樣的課件,出示的時間不一樣,收到的效果也不相同。
總之,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成效,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們也不能過于依賴。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有目的地進行課件設計、合理運用。此外,還需要說明的是,老師不能錯誤地認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對教學成效造成消極影響,進而盲目依賴多媒體課件展開教學。應該正確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正確處理好它與傳統(tǒng)教學間的關系,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成效。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葉雪珠.小學英語課堂中多媒體教學的反思[J].小學英語教學研究,2003(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