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博 饒 娟 陳 玲
(江西省新余市中醫(yī)院,江西 新余 338025)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AP)是指在社區(qū)環(huán)境感染多種微生物引起的肺實質炎癥[1]。有統(tǒng)計表明,CAP的住院率達到17%~35%[3],CAP的病死率也隨患者年齡增加而升高[4]??股氐膹V泛應用并沒有扭轉這種狀況,因此選擇適當的抗感染藥物對患者進行輔助治療至關重要。疏風解毒膠囊作為純中藥制劑,具有廣泛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同時還有抑制炎癥、調節(jié)免疫等功能[5-8]。本研究通過在規(guī)范化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疏風解毒膠囊治療CAP患者,觀察其對CAP患者的臨床療效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的影響,探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F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標準參考《中國成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年版)》[1]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中醫(yī)診斷標準參考《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醫(yī)診療指南(2011版)》[10]擬定。納入標準:符合CAP的西醫(yī)診斷,且伴有發(fā)熱(體溫在37.5~39.0℃范圍);符合中醫(yī)辨證風熱襲肺證;需住院治療的非重癥患者;病程<48 h;性別不限,年齡20~70歲;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急性發(fā)作及其他系統(tǒng)疾病累及肺部病變者;對中成藥藥物成分過敏者;病程>48 h;患者入院前48 h內有抗生素使用史,或入院24 h內病情急劇加重的患者;原發(fā)性重大疾病者;無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呼吸科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確診的CAP患者8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50.30±6.40)歲;平均病程(3.17±0.88)d。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齡(48.56±5.40)歲;平均病程(3.44±1.28)d。兩組性別組成、年齡、平均病程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規(guī)范化治療[1],即在治療過程中使用莫西沙星(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40125)加入0.9%的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進行靜脈滴注,每日1次。同時配合化痰、止咳、物理降溫、補液、吸氧等對癥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疏風解毒膠囊(安徽濟人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90047)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兩組療程均為7 d。
1.4 觀察指標 每日觀察兩組患者的體溫、咳嗽、咳痰癥狀及肺部聽診變化;治療第1天、治療后第3天及第7天檢查患者血常規(guī)、CRP及肝腎功能;治療第1天檢查患者肺部CT、心電圖,治療后第7天復查患者肺部CT,同時觀察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
1.5 療效標準 參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相關標準制定[2]: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四個等級,臨床有效率以痊愈+顯效+有效表示,治療結束后的臨床有效率為主要療效評價指標。痊愈:咳嗽、咯痰和發(fā)熱等主要癥狀緩解,X線胸片及胸部CT檢查炎癥病灶完全吸收消散,客觀指標恢復正常。顯效:主要癥狀、體征明顯緩解,客觀指標恢復正常,胸部X線及CT檢查炎癥病灶吸收消散50%以上。有效:主要癥狀、體征減輕,胸部X線及CT檢查炎癥病灶吸收消散50%以下。無效:主要癥狀、體征無變化,胸部X線及CT檢查炎癥病灶無吸收消散或擴大。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IBM SPSS Statistic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臨床癥狀及陽性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見表2。觀察組中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要短于對照組(P<0.05);在退熱方面對比,觀察組的療效更為顯著(P<0.01)。
表2 兩組臨床癥狀及陽性體征消失時間比較(d,±s)
表2 兩組臨床癥狀及陽性體征消失時間比較(d,±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40 40發(fā)熱2.81±0.90△△3.52±1.22咳嗽4.91±2.12△5.81±1.60咯痰3.01±1.93△3.82±1.65肺部啰音3.71±1.81△4.40±1.12
2.3 兩組治療前后CRP水平比較 見表3。兩組治療3 d及1周后,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同期(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CRP水平比較(mg/L,±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CRP水平比較(mg/L,±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時期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治療1周后8.40±6.30*△12.60±9.60*n 40 40治療前55.40±13.20 51.60±11.20治療3 d后28.50±7.90*△32.30±8.60*
2.4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見不良反應。
CAP屬于中醫(yī)學“咳嗽”“風溫肺熱”等病證范疇,患者的主要癥狀為發(fā)熱、咯痰及胸痛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均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甚至威脅生命。目前,抗菌藥的耐藥性使得單純應用西醫(yī)治療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10-12]。中醫(yī)藥治療感染性疾病的表現良好,也為感染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思路。臨床研究表明,中醫(yī)藥替代/補充抗生素治療CAP,可以發(fā)揮中醫(yī)扶正固本的優(yōu)勢[13]。疏風解毒膠囊是一種中成藥,由虎杖、連翹、板藍根、柴胡、敗醬草、馬鞭草、蘆根、甘草等組成。方中虎杖苦微澀、微寒,祛風除濕、解表,攻諸腫毒;連翹味苦,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具有升浮宣散之力,能透肌解表,清熱祛風,為治風熱要藥;板藍根味苦性寒,清熱解毒;柴胡性味苦涼,和表解里;敗醬草味辛苦微寒,清熱解毒,善除癰腫結熱;馬鞭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蘆根味甘寒,清肺降胃,生津止渴;甘草養(yǎng)胃并調和諸藥。諸藥配伍具有疏風清熱、解毒利咽的功效[14],可用于多種由外感風熱所致的發(fā)熱、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病癥。劉冉等通過Meta分析和grade評價得出:疏風聯合抗生素治療CAP的療效優(yōu)于單用抗生素治療[15]。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會導致患者機體產生劇烈的炎癥反應,肺部炎癥是CAP患者的主要病理改變,因此可以借助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檢測來判斷患者體內是否存在炎癥感染。CRP是由肝臟分泌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不易被年齡、性別等因素干擾。目前,白細胞計數(WBC)、CRP水平等生化指標已廣泛應用于對CAP患者嚴重程度與預后評價中[16]。其中CRP與CAP的病情變化密切相關,參與CAP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研究證實,CRP與CAP的病情變化密切相關,CAP的嚴重程度與CRP值的變化呈正相關[17-18]。CRP作為炎癥急性反應的靈敏指標之一,其主要優(yōu)勢是重復性比較好、方便、快速、價格低廉、沒有輻射[19]。正是基于CRP的上述優(yōu)點,本研究中將其用于對患者治療后炎癥控制情況的評估。有研究證實疏風解毒膠囊能顯著抑制前列腺素E2(PGE2)、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α(IL-1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的生成,進而減少產熱因子cAMP、Na+,K+-ATPase等水平,降低cAMP/cGMP,增加AVP水平,從而發(fā)揮其解熱作用[20]。它還能夠加快患者WBC、NE等恢復正常水平,降低患者CRP、PCT等指標[5]。
本研究中,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的臨床體征(發(fā)熱、咳嗽、咯痰、肺部啰音)消失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治療3、7 d后CRP均較治療前有所下降,且觀察組的下降趨勢更為顯著。結果表明,疏風解毒膠囊聯合莫西沙星治療CAP患者安全有效,疏風解毒膠囊聯合抗生素后可能具有協同作用,能夠進一步促進炎癥指標的降低,改善CAP患者的臨床癥狀,從而縮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總體生存率及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