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運榮
摘 要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課程,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在國家“全民閱讀”戰(zhàn)略下,培養(yǎng)一批會閱讀、愛閱讀的學生是這一戰(zhàn)略的基礎源泉,所以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本次將會對小學語文閱讀對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價值探討作出分析。
關鍵詞 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價值探析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隨著新課改全國范圍的展開,語文教育工作者須以“解放思想、包容開放、與時俱進”的理念,對閱讀教學予以改革,既立足于語文教學課堂之內,又放眼于課堂之外,切實擔負起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責任,讓閱讀教學切實有效地得到提升。
1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對策
1.1利用多樣性教學來帶動學生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才能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我們可以通過抓住學生好動、好奇心重的特點,運用分角色飾演、場景模擬、小話劇等方法來進行小說的情境教學,不僅可以使課堂生動活潑,還能利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來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1.2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激發(fā)學生興趣
多媒體現(xiàn)在是每個學校都具備的教學輔具,教師可以制作圖文并茂的課件,利用豐富多彩的網(wǎng)絡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應該要善于使用音頻、視頻等生動的方式去完成教學任務,帶動學生跟著一起讀,一起念,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
1.3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
自信心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有著尤其重要的作用,作為老師和家長的角度,一定要用各種方式建立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平常的學習中,以鼓勵為主,當學生做的有所欠缺的時候,要講究批評的方式和方法,管住自己的嘴和手,不要輕易用不好的語言去諷刺他們,更不要體罰,讓學生有厭惡情緒。有了學習的自信心,是學好語文學科的保障。
2選擇適宜書目,讓學生“愛”讀
書作為閱讀環(huán)節(jié)的“重器”,是非常值得引起重視的。只有適宜學生閱讀的,才會讓小學生產生興趣,會主動地去閱讀,從而愛上閱讀。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選擇更加合適的閱讀書目。
2.1科學性
不同年齡段學生有著不同心理特征和閱讀興趣,孩子本身對語言的感悟和理解力存在一定差異,這就要求老師在幫助孩子選擇讀書內容時,根據(jù)現(xiàn)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再結合教材內容,按照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發(fā)展特征,分級推薦適宜書目。
2.2適宜性
閱讀書目的選擇要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與學生的心靈世界息息相通。
2.3趣味性
須注意孩子的趣味與成人的趣味的迥異,避免成人主觀意識對孩子閱讀興趣的影響。
2.4實用性
推薦圖書應以實用為根本目的,要符合實用性的要求,比如那些關于數(shù)學、歷史、地理方面的童話故事,會通過閱讀成為孩子日后學習的基礎,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3課外閱讀對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3.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新課標下,大力提倡閱讀教學,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寫作習慣。群文閱讀立足于大量閱讀基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自主參與閱讀實踐,積極思考,學會時刻將自己的心情和生活用文字記錄下來。學習在不斷的課外閱讀過程中,就增長了自己的詞匯量,讓自己可以使自己寫的作文有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把寫作這一習慣堅持下來,通過不同時期自身的文學作品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3.2構建全新的寫作平臺
創(chuàng)作是以語言為基礎,掌握表達能力,所以需要從小學的階段培養(yǎng)邪神的作文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也應該注重創(chuàng)新。而課外閱讀就是一個很好的寫作能力提升的教學手段,從一些小學生的作文成果上來看,老師的偏好、示范的作文過分的引導、創(chuàng)造力的確實等,這些因素雖然能使得文章看上去很華麗,但是太過于千篇一律,寫作風格的重復、情感的一致、表達方式的枯燥、缺乏情感的投入等等,都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所以,現(xiàn)階段高分作文已經形成了一種模式,為小學生的想象折斷了翅膀。所以需要教師的干預和引導,讓學生不要過分的依賴于一些作文的套路模板,解決小學生創(chuàng)作低迷的困境,構建寫作的平臺,講課堂上、課后的作文不當做作業(yè),而是作為一種興趣,以興趣為出發(fā)點,構建創(chuàng)作的空間。借助課外閱讀這一方式,可以讓學生通過這個平臺以各種的模式參與進來,再共享平臺上進行短文創(chuàng)作,同時教師也可參與進來,對這些作品進行定時的評價和展示。也可以讓學生采用創(chuàng)意日記的方式,組織日記的小組,利用圖畫日記甚至一句話日記等方式,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也可在尊重學意愿的基礎上,展示好的日記,供學生之間相互欣賞,最終體驗到寫作文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作的熱情,不斷的提高寫作的能力。
3.3有助于寫作構思的塑造
學生所看的課外閱讀書籍越多,那么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量也越多。由于作文教學是語文學習中的重點,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十分關注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必須要將課外閱讀這一教學手段應用到作文教學中去。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要想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點,增大學生的詞匯量,在后續(xù)寫作的過程中能有完整的寫作思路。而這些知識面的拓展都依靠學生平日里的課外閱讀書籍,不斷的解決不同的書籍,就相當于增加學生的不同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寫作中有東西可寫。當前,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也離不開老師的指導,老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樂于觀察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在遇到新鮮事物時用文字記錄下來,并不斷的對學生的文字形容進行指導,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意識。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寫作能力建立和發(fā)展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對閱讀的能力、生活的感悟、創(chuàng)作的能力都是初步形成的,教師在這些基礎上,通過不斷的總結經驗、改善模式,讓小學生理解到作文的意義所在,培育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不斷的閱讀中產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