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軍勝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標。根據(j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語文課程應注重應用與實踐”的要求,加強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整合綜合實踐活動,拓展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營造輕松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升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開發(fā)智力,均有很好的效果。就小學語文整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談一些認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探析
在落實新課標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整合小學語文綜合實踐課程,積極拓展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拓寬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渠道,不斷強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學習體驗,成為推動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不斷發(fā)展的動力。
一、進一步提高對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識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比較程式化,從認讀到書寫,從造句到寫作,一篇課文,從頭講到尾。再好的文章,學生也會感到乏味?,F(xiàn)代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進步,全方位影響到了我們的學生。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精彩,電腦、手機是那么具有吸引力,我們能用什么來吸引我們的學生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激發(fā)我們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上課的專注度,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能夠改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原有模式,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擴大小學語文教學的內(nèi)涵,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非常適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特點,是一種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學模式。只要我們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本著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不斷探索,長期堅持,一定能夠結出豐碩的果實。
二、積極探索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形式
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往往強調(diào)將課本知識與課外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教學,用課內(nèi)知識引導課外知識,以課外知識豐富、拓展課內(nèi)知識,課內(nèi)知識與課外知識相得益彰,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小學語文中實踐活動課可以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只要能夠實現(xiàn)新課標的要求,哪一種形式都可以。
1.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拓展課外閱讀學習
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大多是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安排的,每個單元的課文都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比較貼近小學生生活實際的主題,比如“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保護環(huán)境”“學會合作”等,那么我們在學習相關的課文時,就可以發(fā)動學生,利用圖書館、電腦網(wǎng)絡、家長等課外資源,查找我們所需要的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搜集資料,整理資料,拿到課內(nèi)進行交流。在“熱愛家鄉(xiāng)”的主題定位里,可以讓學生搜集家鄉(xiāng)的名勝古跡、名優(yōu)特產(chǎn)、名人偉人故事等,開展“我了解的家鄉(xiāng)”“我喜愛的家鄉(xiāng)”“我以××為榮”等班級活動,既讓學生學習鞏固了課內(nèi)知識,又豐富拓展了課外知識,更增強了學生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2.靈活組織學習小組,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特長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不同特點,有的善于組織,有的善于閱讀,有的善于搜集資料,有的善于編寫材料,有的善于表達……我們在安排每一次綜合實踐活動的時候,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長,綜合考慮,組織學習小組。鼓勵有特長的學生,踴躍承擔責任,積極做好工作的同時,不斷發(fā)展自己的特長,幫助其他組員一起進步。鼓勵薄弱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向其他同學學習,多交流,多討論,提高信心。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奉獻精神和集體主義思想。在學習小組里面,每一個組員都可以自由發(fā)揮,承擔各自的責任,積極為小組服務。小組的每一項成績,都是全體組員共同努力的結果,都是全體組員的榮耀。
3.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親近大自然
我們的語文課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內(nèi),完全可以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用兒童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語文。例如“大街小巷糾錯錯”活動,就可以組織學習小組,利用周末時間,走到大街小巷上去,尋找錯別字。一旦發(fā)現(xiàn)有錯別字,就把它記錄下來,盡可能找到寫錯別字的單位或個人,進行告知、糾正。如若找不到寫錯別字的單位或個人,就把這句話抄下來,帶回學校,在班級內(nèi)進行交流,分析出現(xiàn)錯別字的原因,如何預防此類錯別字的產(chǎn)生,提高學生對漢字書寫的正確性。
走出課堂,親近大自然,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研學活動,深入大自然的懷抱,讓學生在大自然的課堂里,獲得學習語文的靈感,獲得學習語文的興趣,獲得課堂內(nèi)學不到的知識。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在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還能擴大視野,豐富知識,健康身心,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比如“采風母親河”活動,就是讓學生親近母親河,了解母親河歷史,了解母親河對家鄉(xiāng)建設發(fā)展的最大意義,喚起學生對母親河的熱愛,對歷史的喜愛,對環(huán)境保護的認識。如果再把這些所見所聞,寫成作文,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高,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三、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由于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但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1.要統(tǒng)一思想認識,積極參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我們有部分教師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意義認識不足,感覺就是換換形式而已,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東西,上課的時候,敷衍了事,走走形式,結果沒有多少效果可言。有的教師,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準備工作太麻煩,活動課管理責任大,活動課總結費時費力,很少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以上兩種傾向都是不對的。有的教師嘗到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甜頭,動不動就開展實踐活動課,搞的學生負擔過重,這也是不好的。我們要根據(jù)課程安排的要求,科學地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在不增加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前提下,可以多開展一些綜合實踐活動。
2.每一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
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一定要做好備課工作。每一次實踐活動,集中一個主題,明確告訴學生這次實踐活動的主題、要求。要制訂一個詳細的實踐活動計劃,活動主題目標、時間安排、組織架構、學生的準備要求、活動安全措施等。有需要學生家長配合的,還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向家長詳細說明情況。實踐活動結束后要有總結、反思、表彰。
3.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對學生的行為及時做出明確、有效的評價
堅持以鼓勵為主的原則,但也不能縱容錯誤存在。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初始階段,心智的發(fā)育遠沒有成熟,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情緒的波動也特別大。當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做得好的時候,就要及時加以肯定,給予表揚,這會極大地促進他們的積極性,更有信心做好以后的事情,有利于他們的身心發(fā)展。當他們有比較明顯的錯誤時,要及時指出,加以糾正。
總之,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對小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積累語文知識,拓展語文知識面大有好處。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應當繼續(xù)努力探索,把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上好。
參考文獻:
[1]王桂英.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探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30(6):101-103.
[2]余玲艷,代建軍.小學語文深度閱讀教學探析[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7(8):92-96.
[3]張長順.淺談小學語文整合綜合實踐活動問題探究[J].學周刊,2019(15):62.
[4]趙亞娟.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探析[J].成功(教育),2013(4):77.
[5]吳鎮(zhèn)城.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32):54-55.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