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玲
摘 要:實施校本課程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熱點,同時也是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路徑。分析當前小學校本課程構建的突出問題,并進一步闡述校本課程體系的構建方式。
關鍵詞:小學;校本課;構建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體系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逐漸開始由國家層次與地方層次以及學校三級課程調整,使得課程選擇與管理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校本課程開發(fā)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點,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下面主要闡述小學校本課程體系構建的幾點思考。
一、當前小學校本課程構建突出問題
1.誤將學校課程等同于校本課程
諸多學校都將“校本課程”呈現(xiàn)出“高大上”的局面,將所有課程都涵蓋其中,例如一些學科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知識體系內的小組活動等,都將其納入到校本課程中,同時還將國家課程融入校本課程體系內,然后統(tǒng)稱為“基礎課程”。進而出現(xiàn)誤將學校課程與校本課程相提并論的問題的發(fā)生。
2.誤將國家課程校本化等同于校本課程
這類小學所謂的校本課程呈現(xiàn)出雜亂無章、沒有主線等問題,所有校本課程基本上都是國家課程的衍生物。這些小學雖然發(fā)揮出了教師的特長,同時也設立了一些培養(yǎng)小學生的特色活動,但是通常只有一個活動,只能將其作為“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主要就是指國家課程規(guī)定所要達到的知識能力與素養(yǎng),運用學校實際載體進行實施。其廣義上雖然與“校本課程”相似,但是不同于校本課程。
二、小學校本課程體系的構建對策
1.開展特色課程
首先在小學一年級可以開設英語課程,讓小學生每天都可以以固定的時間來學習英語,重視訓練小學生的語言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思維。其次在小學二年級時,可以開展藝術選修課程,即每周兩節(jié)。藝術選修課可以為繪畫、書法或手工等多項內容,小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愛好特長自主選擇,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興趣。再次,在小學三年級可以開展信息技術課程,即每周兩節(jié)。讓小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學會使用計算機中的繪圖軟件和網(wǎng)絡搜索等初始技能。最后在六年級時,可以開展綜合實踐課程,即每周一節(jié)。內容主要包括社會實踐以及社區(qū)服務等,學校還可以運用主體與交互等模式來開發(fā)課程資源,通過教育合作的教學模式,師生共同參與,積極搜集資料,這樣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2.全面整合資源,深化課程內容
跨學科整合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在整合過程中需要仔細分析哪些資源可以整合,如何整合。
跨學科課程整合并不是隨意將幾門學科整合在一起。優(yōu)質的校本課程需要全面整合資源,同時進一步深化課程內容。例如某小學中草藥課程融合了音樂、綜合實踐活動等多個學科知識,但這類融合并非是機械整合,其保持了多門學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當前很多小學的中草藥課程將實踐活動課程歸納為子學科,同時將中草藥課程自身規(guī)劃為音樂的拓展學科,對其在進行精細化設計后,該學科完全可以將其拓展為語文、數(shù)學等拓展學科。小學校本課程開展需要以學校為本位,分析在現(xiàn)有條件下構建屬于自己的課程體系,而不是機械性地照搬國家課程。
3.健全評價方案,加強學生發(fā)展
學校運用跨學科整合方式來構建校本課程,這個過程中離不開健全的評價方案。因為每個學校都有自身的發(fā)展特點,校本課程評價方案的構建也不能實現(xiàn)統(tǒng)一化標準,所以,需要因校而異,運用適合本校發(fā)展的評價方式。但是不論是那種評價方式,校本課程開發(fā)都不可脫離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標準。
校本課程評價模式的構建需要分析學生的全面性、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以及評價標準的差異性等。在過程中還需要遵循評價的基本原則:首先就是重視過程性與終結性評價的統(tǒng)一,其次需要重視評價主體與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學生在完成活動主題之后需要進行自我評價,任課教師也需要構建課程評價單,課程活動結束之后,需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打分,并且為學生寫出評語。另外,學校還可以構建由校領導、教師以及家長共同組成的校本評價委員會,然后在每學期的公開課中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在評價標準方面,需要依照課程活動內容設計相應標準,借助打分的方式來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校本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是一個動態(tài)化過程,邊學習、邊實踐、邊調整是校本課程構建的基本方式。為有效開展校本課程,學校還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研討,征求學生與學生家長的意見,然后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工作模式與工作方式,將校本課程工作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袁紅衛(wèi).向著“最兒童”課程出發(fā):安徽省合肥市逍遙津小學校本課程體系建設實踐[J].人民教育,2017:62.
[2]李繼恒.構建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校本課程體系:以西安育英小學“知行教育課程”建設為例[J].新絲路,2018.
[3]張繼紅.讓學生核心素養(yǎng)植根于五色之花:淺談法庫縣五臺子小學五色花課程體系構建[J].基礎教育論壇,2017.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