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清能成為朋友,有一半是她媽媽的原因。我和小清都是走讀生,高一剛開學的時候,小清的媽媽來接她放學,總是會讓她叫上我一起。其實,我家和她家并不十分順路,她媽媽特意繞路送我回家。我很不好意思。小清的媽媽卻說:“已經這么晚了,你一個女孩子自己回家不安全,再說我開車也不費工夫。”
1
小清的媽媽說話很溫柔,總是輕聲輕氣與人商量的口吻。我很喜歡她的媽媽,也喜歡和她聊天。那個學期,在小清媽媽的車上奠定了我和小清的友誼。
我知道小清的媽媽是想讓我和小清成為朋友,才特意繞遠路送我回家的。從小到大,我被許多大人這樣“拜托”過,希望我能多和他們家小孩兒一起玩兒。我知道,這只是因為我看起來學習很好、性格很乖,是個不錯的玩伴,也能帶動他們學習。
我和這些朋友也玩得很好,但我真的不喜歡他們家長那種意味深長的語調。
小清的媽媽不一樣,她對我有真誠的關心,我能感受得到,而且,我喜歡聽她媽媽說話,她說話的聲音和樣子,特別……文雅,對,就是這個詞兒,文雅。不像我媽媽,扯著嗓門兒大聲叫嚷。所以,我和小清格外要好,我羨慕她有那樣的媽媽,更羨慕她媽媽的文雅留在她身上的痕跡。
那段日子,我自己都沒有發(fā)覺,我在模仿小清,模仿她說話時的口頭禪、語氣語調,模仿她穿衣服的風格,甚至連她用的“國譽”文具,我也在淘寶上買了一套。連同學和老師都說,有時候分不清我們說話的聲音。
我為著自己慢慢變得文雅而暗自高興,卻沒有發(fā)覺,那時的小清看我的眼神已經有了些許的變化。
2
早上六點半到晚上八點,我們一天有一大半的時間待在學校。周考、月考、期中考、期考……整天被考試包圍的我們,每次出來成績之后都會悄悄地心里給自己排名。到了高二,我們就像水里的魚,被成績裹挾著上下沉浮。我的成績很好,始終在班級的前三,小清在上中游晃蕩。在回家的路上,她媽媽為我們放舒緩的音樂,在后座上準備了零食、水果和小蛋糕,我們在車后聊天,或是我給她講解難纏的數(shù)學題。那段時間,是我們都很快樂的日子。
我和小清的性格幾乎完全不同。小清從小是被當公主一樣養(yǎng)大的,她長得很美,可是也很嬌氣;她舉止文雅,可是也有許多“公主病”;而我看起來溫和無害,其實內心里非常地驕傲、自負,不肯服輸。
現(xiàn)在想來,我們之前的和平相處,完全是因為我們之間沒有“競爭”,不存在有交集的沖突。
3
高二下學期前的寒假,小清的媽媽給她請了家教,經過一個假期的補習,小清在第一次月考時竟然沖進了班級前五名。我心里一邊為她真心地高興,一邊也為自己隱隱地擔憂。那次月考過后,我更加努力地學習,每天刷題到深夜,可是,期中考的時候,我依然沒能沖上第一名,排在第二名,而小清竟如同黑馬一般,緊緊地跟在我的后面,并且和我只有2分之差。
老師看她的目光多了許多贊許和鼓勵,而那些原本與她沒有交集的同學,聊起她的時候,語氣里也滿是羨慕和佩服。我覺得自己心里有只小怪獸在慢慢蘇醒,我不喜歡老師看她的目光,不喜歡同學們圍著她團團轉??傊?,那段時間,我別扭極了。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讓自己心里的別扭勁兒過去,我不愿意被小清的光環(huán)所籠罩,于是,我慢慢退出了她的生活。她邀請我放學一起回家,我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推辭、搪塞;下課的時候,也不再和她一起吃零食、聊八卦……我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
4
學習是個奇怪的家伙,你越是在乎它,越是拼了命地討好它,有時候,它卻離自己越來越遠。我心里憋著一股“一鳴驚人”的勁頭,可是卻離目標越來越遠,接下來的月考和期末考,我竟跌出了班級前十名。
小清卻一直穩(wěn)定在了第三名,看著排名榜上她超出我一大截的成績,我心里五味雜陳。假期時,我也想讓媽媽給我報個補課班,也像小清那樣“一對一”的,可以根據(jù)我的情況,查漏補缺。我媽聽了之后,好像被踩了尾巴的貓立刻炸了毛……她嘮叨了很多難聽的話,最后同意給我報個大班課,提前學一下高三的內容。
我那時的想法很簡單,我想等我重回第一之后,就可以和小清重新做回朋友了。我不是討厭小清,只是不喜歡面對她什么都好時的自己。
5
再開學的時候,小清卻已不再把我當作朋友,甚至我能感受到她的“敵意”。她在故意針對我,甚至還在女生圈兒里散布我家的“丑事”,說我媽的工作不體面,我家住的地方比老鼠洞大不了多少……
我的反擊是發(fā)作業(yè)的時候把作業(yè)本重重摔在她的桌子上,給她起外號,拉幫結伙不理她。不過,高三了,真的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做這些幼稚的事情。只是,心里那別扭的感覺,始終都在。
我并不是盼著小清不好,這一次模擬考試,她的數(shù)學沒有及格,我看到她趴在桌子上心情不好,我并沒有想象中的出了一口氣似的的幸災樂禍。我替她難過,甚至很想走過去,給她一杯熱奶茶,像原來那樣,揉揉她軟軟的頭發(fā),告訴她,我?guī)湍阊a習。
姐姐,我沒有盼望朋友過得不好,可是當她超過我的時候,我心里的感覺怪怪的,我好像就沒法和她好好相處了一樣,只能逃開。
這件事很困擾我,讓我心里無法平靜。就在前兩天,我看見小清的媽媽來接她放學,我想趕快閃開,卻還是被她看見了。她媽媽還是像從前那樣,溫和地笑著邀請我和她們同行,我很慚愧,也很羞愧,慌里慌張地跑掉了。
姐姐,我該怎么和小清相處呢?
嘉琳姐姐說:
與其說,你不知道如何與小清相處,不如說你不知道如何與自己相處。我猜從小到大一路優(yōu)秀的你,身邊的朋友都是“不如你”的孩子,是他們的父母巴巴地送到你的面前,請你和他們做朋友的孩子。
沒錯,你一直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優(yōu)越感,也習慣了被身邊的朋友“捧著、寵著”。在唯學習成績論的中學時代,你是“別人家的孩子”,你大概從未體會過被身邊人超越的滋味,更何況,小清的文雅和美麗,是令你羨慕和向往的,在你心里唯一能超越對方的,是你的努力和成績,當你發(fā)現(xiàn)你的優(yōu)勢不再的時候,才無法面對心里的失落。
要是因為討厭那種被超越的感覺,不習慣面對別人比自己強的氣場,而從一段又一段的“關系”中退出,那么到最后,真的是“獨孤求敗”了。不是你打敗了所有的人,而是你的世界只剩下了自己。
我們的一生,總會遇到對手。不止學生時代,任何時候,在任何人群中,我們總會遇到對手,我們習慣于把對手當作敵人,習慣嫉妒甚至誹謗。這會讓我們失去很多,失去友情,失去面對的勇氣,失去向一個優(yōu)秀的人學習的機會……
而一個人的真正長大是從真誠地欣賞對手開始的。為她喝彩,并不代表你是弱者,這更是一種氣度,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