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歷史系, 海南 海口 571158)
蔣冕所撰《瓊臺詩話》是關于邱濬詩詞及其生平的重要著述,明代以來,該書經多次刊刻、修訂,清人修《四庫全書》時曾將其收入“存目”類。但由于各種原因,學術界對此書的撰述時間、歷次修訂、刊刻情況以及該書的價值等問題,至今尚未取得共識,這與邱濬及其《瓊臺詩話》的地位實在不相配。是故筆者不揣淺陋,擬對《瓊臺詩話》一書的編撰時間、版本等問題進行考證,并略作分析、評價,以就教于海內外學界同仁。
《瓊臺詩話》一書,明代以來一直流傳至今,各類書目與辭典多有著錄,其中以《中國詩學大辭典》的記載最為詳細:
【瓊臺詩話】 詩話著作。明蔣冕撰。蔣冕(生卒年不詳),字敬之,全州(今廣西桂林)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進士,官至戶部尚書。著有《湘皋集》?!董偱_詩話》二卷,七十五則。該書仿程、朱門人之錄其師說,摘錄邱濬詩,述其本末,詳加論列。卷首有自序,又有馮驥聲《重刊瓊臺先生詩話序》。自序謂:“凡先生之鄉(xiāng)人暨當世之士夫談論有及詩者,冕或聞之,亦謹錄于其間?!笔Y冕對其師邱濬之作,推崇備至,“詞多溢美”(《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眼前景物口頭語,語言通俗化,是邱濬詩的主要特色。但邱濬詩亦有其短,徐泰《詩談》說:“瓊山邱濬,詞雖豐腴,警秀則少矣?!瘪T驥聲《重刊瓊臺先生詩話序》謂錄一人之詩以為詩話者,始于《瓊臺先生詩話》。有明刊本。(周維德)
這段材料的信息很豐富,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蔣冕的生卒年,并非像《大辭典》所說的“不詳”,《明史》中有蔣冕生平詳細的記載,可按圖索驥而得。至于成書時間、附錄作者的信息以及《瓊臺詩話》的歷次修訂與版本等問題,《大辭典》更未曾提及。本文在此先僅對以上幾個問題重新做一番考證的工作。
現存各版本的《瓊臺詩話》,均未直接提及蔣冕撰述此書的時間。故李焯然先生所著《丘濬著述考》一文說:“著述時間已無法考究。”實際上,根據蔣冕《瓊臺先生詩話序》(以下簡稱蔣《序》)所記,可以考知蔣冕撰述《瓊臺詩話》的具體時間。蔣《序》說,蔣冕拜在邱濬門下時間乃戊戌歲,而《瓊臺詩話》成書即在此之后的辛丑年。這一年,蔣冕會試不第,將南歸省母,“因慮平日之所聞,久則不能無遺忘也”,耗時一月,編成《瓊臺先生詩話》二卷。蔣冕撰此書時間在辛丑歲無疑。而《明史》卷一九〇載,蔣冕中進士在成化二十三年,并非如《中國詩學大辭典》所記在成化二十年。據此可知蔣冕未曾及第時的辛丑歲應該是成化十七年(1481)。蔣《序》落款時間為“是歲端陽日”,而《序》中說此書編成“耗時一月”。因此,《瓊臺詩話》編撰時間即明成化十七年的四月至五月間。
今“四庫全書存目”本《瓊臺詩話》首頁有“[明]蔣冕撰,附蔣兆昌輯”字樣?!吨袊偶偰俊ぜ俊贰碍偱_先生詩話”條亦有“明崇禎十三年蔣兆昌刻本”的記錄。而“四庫全書存目”本《瓊臺詩話》卷上與卷下首頁又均書“瓊臺孫兆昌、期昌錄”,故“兆昌”或為邱濬后人,或為蔣冕后人。事頗可疑。
“四庫全書存目”本《瓊臺詩話》卷尾有兆昌、期昌輯錄的《附錄》十七則,內有兆昌等人按語,其中說道:“蔣公是編,殆漢儒所謂臣間之師者,其敢不以告吾黨也”,并在文中多次提及“公與余祖?!北砻髡撞⑵诓龖撌乔駷F后人。清咸豐七年曾修有《瓊山縣志》,該志明代“歲貢”條中,邱兆昌名字赫然在列。邱兆昌之后僅有杜日華、吳士駒二人,表明《瓊山縣志》所記邱兆昌當為明末人?!董偵娇h志》所記邱兆昌應該是“四庫全書存目”本《瓊臺詩話》中的兆昌。因此,馮驥聲《重刊瓊臺先生詩話序》以為兆昌乃邱濬玄孫,而王會均先生《南溟奇甸 布衣卿相——明賢丘濬公研究》一文所考,邱兆昌、期昌二人乃同胞兄弟,為邱濬七世孫。各版本《瓊山縣志》中均只有明末“邱兆昌”一人,并無第二個邱兆昌,而各類史籍與方志、家譜中并無明代蔣冕后人移居海南的記載。是故馮、王二先生所考邱兆昌即《瓊山縣志》所記邱兆昌,亦《瓊臺詩話》中的兆昌。因此,《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與《中國古籍總目》均有誤,“兆昌”應為“邱兆昌”而非“蔣兆昌”。
萬歷二十六年,許自昌對《瓊臺詩話》進行了第一次修訂。“四庫全書存目”本《瓊臺詩話》有許自昌所撰《瓊臺先生詩話序》,內有“蠧蝕幾半,板刻無聞”一句。許《序》還提到,許自昌曾對此書進行過整理,并于萬歷戊戌(萬歷二十六年,1598)刻板刊行。從筆者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未見許自昌之前有人對此書做整理。所以,許自昌于萬歷二十六年完成了對《瓊臺詩話》的第一次修訂。許自昌的這一次整理主要有兩項工作,一是“敬輯蠹魚”,即輯佚;二是“更讎亥豕”,即??薄5S自昌刻本到底輯佚出了哪些新的內容,因該書亡佚而尚不知。
至崇禎十一年(1638),又有愛吾廬刻本,即今所見《四庫全書》存目本。此本存有張璀所作《序》,據張璀《序》所言,“予吏隱海南,喜見文莊全集而又喜是編之得手,自較其訛謬而以付梓人也”。此《序》之作,在“崇禎十一年戊寅冬至”??梢?,張璀在海南擔任推官期間見到此書并著手???、準備刊刻,其時間當在崇禎十一年冬至之前。而據民國十八年所修《同安縣志》,張璀進士及第在崇禎甲戌(崇禎七年),旋授萬州牧,“留任五載,為屬邑久逋,累謫揚州鹽運判官,尋升瓊州推官”。從崇禎甲戌當年算起,張璀在萬州留任五載,離開時已經是崇禎十一年。據此,張璀校勘此書應該在崇禎十一年。今《四庫全書》存目本《瓊臺詩話》第一頁有“山西省臨猗縣圖書館藏明崇禎十一年愛吾廬刻本”,所以此書的刊刻也在崇禎十一年。
愛吾廬崇禎十一年本中,署名如下:“西粵蔣冕著,茂苑許自昌校、閩同張璀訂、瓊臺孫(邱)兆昌、期昌錄。”而此本《附錄》亦有“宗孫兆昌編輯”字樣。據上文考證,兆昌乃邱濬族孫。因此,極有可能邱兆昌等人也參與了崇禎十一年的修訂,并在原書之后加上了《附錄》十七則。
《中國古籍總目》在“《瓊臺詩話》條”列有“明崇禎十三年蔣兆昌刻本”一說,筆者未見該版本,亦未搜得相關記載。置之于此以待來賢。
乾隆五十一年(1786),王時宇對此書進行第三次修訂。王時宇是海南瓊山人,乾隆庚寅年(1770)參加順天鄉(xiāng)試中舉,屢不赴任,終于瓊臺書院講習。王氏所刻《瓊臺詩話》已經亡佚,無跡可尋。惟《重刻瓊臺先生詩話序》一文存于民國十六年海南書局出版之《瓊臺詩話》中,此《序》對于了解王時宇本《瓊臺詩話》具有重要價值。《重刻瓊臺先生詩話序》云:
傳之久遠,板片殘缺,魚魯混淆,幾至十之二三,令觀者不可卒讀。吾邑明府汪承齋嘗囑予校正,不揣固陋,就見聞所及,訂其一二。其闕佚者存之,以俟參考。此書原本二卷、附錄十七則,乃先生后人取蔣公與先生往來之書,附而成帙。今脫簡三頁,無可考證,僅存六則,附之卷末。
據此看來,王時宇所見“板片殘缺”之《瓊臺詩話》應該是崇禎十一年本。王氏主要是對此本中殘缺、模糊不清的內容進行了??惫ぷ?,并將他本人所見不全的六則《附錄》附之于書后。
至清末,王時宇本亦“刊板已燬,傳本無存”。光緒八年(1882),馮驥聲四刻此書,主要是在乾隆五十一年王時宇刻本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惫ぷ?。此本亦不見流傳。民國十六年(1927)海南書局本《瓊臺詩話》附有馮驥聲所作《重刊瓊臺先生詩話序》,但海南書局本到底以哪個版本為底本則不可得而知。二十世紀以來,《瓊臺詩話》又多次再版,其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瓊臺詩話》版本情況
總之,《瓊臺詩話》成書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的四月至五月間,至萬歷二十六年(1598)方才刻板刊印,崇禎十一年(1638)邱濬七世孫邱兆昌曾參與修訂并附入《附錄》十七則。之后此書又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光緒八年(1882)被??薄⒊霭?。二十世紀以來,又有多人曾修訂、整理、出版《瓊臺詩話》。
明成化十七年之前已有邱濬合集的編撰。關于邱濬文集的集結、刊刻,李焯然先生認為:王家槐先生提出邱濬幼子與蔣冕合編有《瓊臺先生文集》,于明弘治二年(1489)刊刻的說法缺乏旁證。如果確有出版,《瓊臺先生文集》當為邱濬合集的最早版本。筆者以為,邱濬合集的首次集結時間應當更早。據《瓊臺詩話》卷上蔣冕自敘:“先生平生作詩幾于萬首,然得之甚易而遺忘亦易,且有多不存稿,故今稿中所載不過千百之一二而已?!倍怼啊稘岷8琛贰睏l又說:“今此詩《瓊臺稿》中不存?!币拦P者所考,《瓊臺詩話》編撰于成化十七年,故蔣冕所說《瓊臺稿》的編輯當早于這個時間。但此書是否刊刻則無任何旁證。
《瓊臺詩話》所收詩文部分被后來的邱濬合集所采納。正如上文所述,蔣冕所見《瓊臺稿》中并無《濁海歌》而《瓊臺詩話》中有收錄。而據國家圖書館藏《瓊臺類稿》等早期版本的邱濬合集,《濁海歌》一詩正在其中。可見,弘治年間所刻邱濬合集已經將《瓊臺詩話》所收部分詩文采入其中。然因蔣冕所稱《瓊臺稿》今不見流傳,是故無法知曉明弘治年間所刻邱濬合集到底從《瓊臺詩話》中輯出了哪些《瓊臺稿》所不曾收錄的詩文。
《瓊臺詩話》一書,主要將邱濬部分詩歌分為“懷古詩”“回文詩”等若干類別,或闡明創(chuàng)作背景,或解釋隱晦難懂詩句,亦或進行評價,具有重要價值。
首先,有助于深入認識邱氏詩詞的內容與思想。
四庫館臣在評價《瓊臺詩話》時,強調蔣冕編纂此書時,“詞多溢美”。蔣冕作為邱濬弟子,對邱氏詩歌的評價確實非常高?!董偱_詩話》全書無處不透露著蔣冕對邱濬詩歌的極力推崇,乃至以為其師的部分詩歌乃“古人所未嘗有”等等,這是此書的不足。但那些“溢美”之辭只存在于蔣冕對邱氏詩歌的評價上,至于其他內容,則未必如此。蔣冕對邱濬詩詞創(chuàng)作背景的闡明和部分詩句的解釋是值得今人借鑒的,有利于增進對邱濬本人詩詞的閱讀與理解。
邱濬曾作有“北雁曾聞寄漢書”一詩,其中“迎鑾鎮(zhèn)上修書處”一句系用典,表意隱晦而不好理解。蔣冕解釋此詩說:
先生嘗讀郝經《系雁帛》詩,偶書一絕云:“北雁曾聞寄漢書,又看南雁遞還胡。迎鑾鎮(zhèn)上修書處,還似蘇郎雪窖無?”蓋子卿居胡庭,北雁為遞書于南;伯常居真州,南雁為遞書于北。子卿之事固虛,伯常之事則實,故后二句設為疑詞以問之。子卿,蘇武字;伯常,郝經字也。
蔣冕還唯恐解釋不夠詳細,又在此之后附有《系雁帛》原文以及郝經的生平簡介。經過解釋,后人閱讀此詩的障礙頓時解開。再如“二月春融土脈蘇”等四首詩,初看之下以為只是平常的寫景詩,而蔣冕對此四首詩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了交待:元代人吳清翁成立泉吟社,集結當時浙江人士所寫詩歌進行評比,而邱濬在讀到第一名羅公福所作詩后不甚滿意,“冕請先生和焉,先生口占四首”。如此一來,就為后人揭示了這四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
執(zhí)此一編,邱濬的詩學思想亦可從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與深入。關于邱濬的詩詞,明人徐泰在他的《詩談》一書中曾經評價道:“瓊山邱濬詞雖豐腴,警秀則少矣?!倍端膸炜偰俊犯岢觯骸盀F以博洽著,詩非其所長;冕以端謹不阿著,論詩亦非其所長也”。前人的評價多從文學性和藝術性的角度分析,而縱觀《瓊臺詩話》以及各種文集所收邱氏詩詞,儒家所倡導的“修齊治平”之道才是邱濬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題。這與中國傳統(tǒng)詩歌講求的“境界”之說相去甚遠,再加上其語言類似口語、大白話,確實難以符合傳統(tǒng)士大夫對于“好詩”的要求。因此,邱濬詩詞的最大價值在于思想性而非文學性,蔣冕的論說無疑為后人把握邱濬詩歌的思想價值提供了重要參考。
明英宗正統(tǒng)十四年,明軍在與蒙古的土木堡之戰(zhàn)中失利,朱祁鎮(zhèn)被俘,當時未過而立之年的邱濬作有《搗衣曲》一首。蔣冕在《詩話》中說道:“先生自少有大志,故雖未登仕版而忠君憂國之情已略見于詩詞間?!倍鴮τ谇駷F所作“方寸間存天地”六言詩,蔣冕的論說進一步凸顯了邱氏神交古人、“開闔精微”的大氣象。成化十六年,邱濬作《鷓鴣天》詞一首:
老子明年六十齊,百年光景日頭西。幸無熱病兼寒病,免得花迷更酒迷。 知痛癢,識高低,平生做事不蹺蹊。從今好閉雌黃口,再莫人前浪品題。
此詞從語言上看,基本上屬于大白話;至于其思想、內容,主要是邱濬對自己修身之道的表達。而蔣冕在此處的解釋說道:“先生平生未嘗一日臥病,或有病焉,不過心思忡忡而已。蓋由先生不嗜欲,不飲酒,未病之先,既不無謹,或覺體之不寧也,又能和調安養(yǎng),不致成疾,以故精力不倦,心神清爽,職務稍暇又有余功著書立言,以圖不朽,豈吉人君子,天固賦以至健之資,而又默有以相之歟?”為我們進一步了解邱濬的修身、齊家之道提供了重要參考。
通過蔣冕的述說,邱濬詩歌中那種講求“修齊治平”之道、憂國憂民的思想價值得以更加深入的展現。
其次,是書所錄許多詩詞今已亡佚而難以覓得。
較之于前代詩話作品,《瓊臺詩話》有一個重大的創(chuàng)新,即:從未有錄一人之詩,以為詩話者,有之自明大學士清湘蔣文定公之《瓊臺先生詩話》始?!董偱_詩話》是對邱濬詩歌創(chuàng)作與成就的集中記錄,作者又是邱濬入室弟子,該書多收“先生之鄉(xiāng)人暨當世士大夫談論有及于此者”。是故,邱濬的部分詩詞,邱氏各類文集并未見收錄而幸賴此書得以保存。
《瓊臺詩話》卷上存有邱濬初過梅關時,作有“當年初到梅關上”一詩,各版本丘氏文集也沒有收錄。邱濬七、八歲時所作詩之殘句,曰:應與鳳凰為近侍,敢同鸚鵡斗聰明。此句各種邱氏文集均未見收錄,直至清咸豐七年李文烜等人修《瓊山縣志》時才將其從《瓊臺詩話》中輯出,收入“雜志”類。再如邱氏所作《鸚鵡詩》:
為禽只合作禽言,水飲林棲任自便。
只為性靈多巧慧,一生長是被拘牽。
吳文治先生編《明詩話全編》時收有此詩?!尔W鵡詩》僅《瓊臺詩話》和《明詩話全編》收錄,而《明詩話全編》所收文句與前者基本一字不差,當輯自《瓊臺詩話》。這種情況在《瓊臺詩話》所錄邱濬詩詞中還有不少,茲不一一列舉??梢姡董偱_詩話》保存了一些邱氏其他文集未曾收錄的詩詞,成為后人輯佚的重要對象。
《瓊臺詩話》在評論或解釋邱濬詩詞時,還時常引用前人與本朝人詩文?!董偱_詩話》引用的明代以前詩人,其作者計有梅圣愈、朱熹、羅公福、郝經、劉靜修、謝宗可、趙孟頫等。至于明代詩人,則先后引用楊維楨、高啟、王佐、解縉、聶大年、張祐、羅亨信、符鐘秀等人的詩文。其中明代人僅楊維楨、高啟、解縉等人文集有流傳,而其他幾人詩文則已亡佚。王佐是明初兩廣“五先生”之一,明末尹守衡所著《明史竊》一書有關于“五先生”的專門記載,而清修《明史》亦有王佐傳:
王佐,字彥舉,先河東人,元末侍父官南雄,經亂不能歸,遂占籍南海。與蕡結詩社。構辭敏捷,佐不如蕡,句意沉著,蕡亦不如佐。何真使佐掌書記,參謀議。真歸朝,佐亦還里。洪武六年被薦,征為給事中。太祖賜宋濂黃馬,復為歌,命侍臣屬和,佐立成。性不樂樞要,將告歸。時告者多獲重譴,或尼之曰:“君少忍,獨不虞性命邪?”佐乃遲徊二年,卒乞骸歸。
王佐可以說是明初詩壇的重要人物,但王氏并無文集存世,只能從《明詩紀事》等書的極少量收錄中了解王佐詩詞的一鱗半爪?!董偱_詩話》“五羊詩人”一條收有王佐詩一首,其他諸書皆未見收錄。再如明代詩人聶大年,《明史》說他“博學,善詩、古文”,更記載了葉盛對聶氏詩歌“三十年來絕唱也”的評價??梢娖湓姼柙煸勵H高。然聶大年平生創(chuàng)作的“四十卷”詩文大多亡佚,僅《明詩紀事》中存有《答友人》等十六首。賴此《瓊臺詩話》,“三年不到可中庭”一首才得以保留。此詩是聶大年因虎丘寺可中庭而作,被視作可中庭題詠中的翹楚。
此外,《瓊臺詩話》中還收錄了不少民謠,乃至無名氏所作詩詞。在為邱濬“西風黃菜葉干時”一詩作注釋時,蔣冕引用元末吳人歌謠:“黃菜葉,用齒頰,一夜西風來干壓?!贝酥{諸書皆無收錄,可補其闕。再如蔣冕在評論邱濬所作“宮詞”時,曾引詩一首:“宮殿深沉書漏清,玉階芳草伴愁生。夢中才得君王見,又被流鶯叫一聲。”此詩未見他書收錄,僅知此詩乃洪武初某給事中作。此詩未見他書收錄,可證《瓊臺詩話》頗具文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