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英
摘要: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音樂也是一種有聲的詩歌。在大學語文古典詩詞教學過程中,古典詩詞作為一種語言簡練、內(nèi)容豐富的文學藝術(shù),如果將音樂合理的運用其中會對學生的記憶和啟發(fā)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鬃釉f:“不學詩,無以言?!敝旃鉂撓壬f:“要養(yǎng)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我們最好從讀詩開始入手?!苯陙?,隨著古典詩詞熱的愈演愈烈,詩歌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因此,大學語文詩歌教學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引起學界的關注。
關鍵詞:大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音樂運用
學習古典詩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可以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和文化修養(yǎng),亦可傳承和認識民族文化。大學語文教科書中所選的古典詩詞都是傳誦不衰的名篇,更加有助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但詩歌教學卻存在著種種問題。所以,在大力推廣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尋找詩歌教學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利用古典詩詞深厚的文化底蘊對學生進行感染、熏陶,使它內(nèi)化為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一部分,是十分必要的。
一、音樂在古典詩詞教學教學中的價值分析
孔子曾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睆摹对娊?jīng)》、《楚辭》到唐詩宋詞元曲,都配樂進行演唱的,因此用音樂進行古詩詞的教學是回歸本源的。同時,大量的古風音樂朗朗上口,節(jié)奏鮮明的編曲,能夠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在不知不覺中強化記憶[1]。同時,這種古風風格音樂的樂曲配器多以民族樂器為主,其旋律起伏盡可能還原古詩詞的意境,使人仿若身臨其境,很容易產(chǎn)生情感共鳴。雖然古詩詞在大學語文教學十分重要,但由于需要掌握的知識冗雜,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程式化等,使得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大大降低,較難體會古詩詞的情感或意境、陷入背誦古詩詞費時低效的困境中,最終可能會使學生的審美水平和創(chuàng)作能力被扼殺,人文修養(yǎng)得不到提高。因此利用新穎和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古風音樂作為青年亞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認可和歡迎,同時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古詩詞鑒賞知識,也為其作為語文教學的資源提供了支撐。將古風音樂融入到古詩詞教學中能夠促進語文的審美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覺的審美意識、高尚的審美情趣以及審美創(chuàng)造的能力[2]。
二、音樂在古典詩詞教學教學中的應用
語文古詩詞常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思考、朗讀、背誦以及體味感受等,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大學生來說,在體味和感受方面遇到較為抽象的詩詞時就會顯得比較吃力。為了更加有效的提高古詩詞教學的水平,讓學生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和認識古詩詞的內(nèi)涵及其作者思想,在本文的研究中,通過融入音樂,讓古詩詞教學同音樂的韻律相互結(jié)合,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閱讀背誦技能,更增強對古詩詞作者情感的把握。
(一)借曲明事,課堂導入
進行古詩詞教學的第一步,便是使學生先了解詩人的生平經(jīng)歷和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地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情感。同時在古詩詞鑒賞的題目中,有一類題目是考察學生對于人物形象的了解。但由于課堂時間較短,教學內(nèi)容很多,再加上學生學習任務繁重,所以學生對于人物了解僅限于教材和教師講解,沒有機會進行課外拓展。而與這類與古代文人墨客相關的古風音樂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的補充資源[3]。
九淵的《聲聲嘆》以李清照的生平事跡為主要敘述脈絡,“二八芳華、情竇初開、伉儷情深、分居兩地、喪夫之痛、百天荒誕、已逾古稀”七個人生階段分別化用李清照的詩詞。在教學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這首歌作為導入,不僅能讓學生對李清照人生經(jīng)歷一目了然,也可以用詩詞對比李清照不同階段的詞風變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聲聲慢》所抒發(fā)的情感。
借用古風音樂幫助學生了解背景及人物,作為課前導入,能在激發(fā)學生了解詩人的興趣的同時,進行一定的課外擴展,使學生了解詩人事跡、寫作特點,產(chǎn)生情感共鳴,最終獲得知識積累。
(二)以唱代誦,增強記憶
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誦讀古詩詞,并能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篇目。誦讀的核心是要有感情,但怎樣才算有感情?感情如何來傳達?大量背誦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如果在一開始教學的時候借助直接將古詩詞譜曲的古風音樂進行誦讀,就能夠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詩詞情感并快速記憶,大大減輕學生的背誦壓力[4]。音樂能夠刺激負責情感的右腦,學生可以從古風音樂的旋律與節(jié)奏中獲得視覺、聽覺、甚至味觸覺等的體驗認知,由此以對古詩詞產(chǎn)生一種較為全面的情感。
20世紀60年代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洛扎諾夫創(chuàng)立的暗示教學法表明,在教學中科學、合理地使用背景音樂能使人的記憶力提高2.17~2.5 倍。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融入直接將古詩詞譜曲的古風音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強對學生大腦記憶區(qū)的刺激,促進他們對古詩詞的記憶。Winky詩的《離騷》曲調(diào)莊嚴肅穆,《山鬼》柔和緩慢,給人帶來了強烈的情感體驗?!睹髟聨讜r有》、《琵琶行》、《蜀道難》等歌曲旋律通俗簡單,朗朗上口。
(三)借詞達情,重填創(chuàng)作
歌詞作為傳達歌曲情感的重要內(nèi)容,其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修辭與意象,彰顯了一首古詩詞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是鑒賞古詩詞之關鍵。上文提到古風音樂中的歌詞中就大量使用修辭和傳統(tǒng)意象,因此通過對古風音樂進行修辭和意象教學,能給學生們帶來一種全新的古詩詞鑒賞體驗,也能夠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創(chuàng)作[5]。如在分析李商隱《錦瑟》“莊周曉夢迷蝴蝶”中的“蝴蝶”意象時,就可以與《蝶夢·翩躚》這首歌中“蝴蝶”意象抒發(fā)向往自由的情感類比,體會歌曲與詩詞用“蝴蝶”營造的朦朧飄渺意境……同時在了解詩詞情感的基礎上,也可以利用音樂的編曲,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重新的填詞創(chuàng)作,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造力。
如在教學李白的《將進酒》時,就可讓學生們欣賞佑可貓演唱的《將進酒》,借曲進行重新填詞,用來表現(xiàn)李白的豪縱狂放,桀驁不馴,以及詩中所表達的李白的縱情享樂、懷才不遇以及對富貴圣賢的藐視。
結(jié)語:
音樂是一種充滿感情的藝術(shù)作品,而古詩詞則是內(nèi)容豐富語言簡練的文學表達形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們單純的理解古詩詞的內(nèi)容及其情感的能力,出現(xiàn)一定的下滑,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古詩詞的教學方法。在本文的論述中,把音樂的融入古詩詞教學,這就好比是為古詩詞教學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使得學生可以從熟悉的場景、事物入手,來提高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豐富學習內(nèi)容,拓展文化視野。
參考文獻
[1]周茜. 透過個案探究漢語國際教育中的古詩教學現(xiàn)狀[D].廣西師范大學,2019.
[2]張金菊.古詩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11):23-24.
[3]李銀環(huán).信息技術(shù)支持下培智學校的多感官參與古詩教學[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8(19):42-43.
[4]高海剛.加強古詩教學提高學生鑒賞能力探賾[J].成才之路,2018(26):30.
[5]秦燕.創(chuàng)新吟誦法教學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效率[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2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