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霞
關(guān)鍵詞:幼兒教育;家園共育;探索
【中圖分類號】G?61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016-02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各有優(yōu)勢和所長,二者的優(yōu)勢應該充分互補與相融?!凹摇迸c“園”必須攜手,才能推動教師、家長、幼兒的共同進步。
1.形成推廣三個“一”家庭教育方法
(1)“一個小時”是基本的時間保障。我們特別提示家長:珍惜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至少每天保證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一個小時”。不能面對面,電話、網(wǎng)絡、視頻都可以成為與孩子在一起的補充方式,每個孩子都需要與家長特別是父母單獨相處的時光。
(2)“一個擁抱”是傳遞親情的良好方式。擁抱只是一扇門,一扇通向良好親子關(guān)系的門,重要的還要在擁抱之后更多的身體、目光、語言上的交流。
(3)“一個活動”建構(gòu)親子互動的橋梁。家庭氣氛是實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動,就是創(chuàng)造家庭良好氣氛的有效做法之一。在生活中,家長跟孩子共同活動的機會是很多的。家長和孩子共同活動的內(nèi)容很多,共同活動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溝,融洽感情,寓教于樂活動之中,讓家庭教育在歡樂、親切、無拘無束的活動中進行。
2.構(gòu)建“四位協(xié)同”家園一體工作機制
(1)家園協(xié)同,互為保障
家園一體需要幼兒園建立相應的制度和規(guī)則,在民主管理與生態(tài)教育環(huán)境的機制下充分體現(xiàn)幼兒園管理的民主化、生態(tài)化,確保家長在享有知情權(quán)、選擇權(quán)和參與權(quán)的同時,其教養(yǎng)意識與水平也得到不斷的提高。為此,我們從幼兒園管理角度建立了《幼兒園家長學校制度》、《幼兒園家長委員會制度》、《家長培訓制度》《家長參與評價制度》等,以保障家長參與教育的權(quán)利和對幼兒園履行家園協(xié)同職能的監(jiān)督;同家長、老師共同商量制定了《家長行為準則》、《家長工作制度》等,使家園一體在制度、規(guī)則的保障與約束下有效推進,不斷深化,逐步完善。
(2)充分互動,促進交流
具體概括為“八個一”的交流互動方式,包括家訪與約談、家園欄、幼兒成長檔案、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義工活動、家庭教育讀書沙龍、節(jié)日親子活動、幼兒園簡訊及家園網(wǎng)站論壇。我們認為:多元的家園交流方式,引領家長深度領悟?qū)W前教育的意義、目的及方法,從而獲得家庭指導的有效策略。
(3)家長學校,培訓依托
家長培訓是實現(xiàn)家園協(xié)同的重要方式,家長學校是建立培訓機制的重要載體。我園是市示范家長學校,我們有健全的組織機構(gòu),幼兒園和家庭共同承擔具體培訓活動的準備與實施工作。培訓機制的建立,多元有效的培訓活動的開展,使家長的教育修養(yǎng)水平和家庭教育效能均得到不斷提高。
(4)評優(yōu)評先,激勵水平
我們定期進行“優(yōu)秀家長”的評選表彰活動。每學年開展“優(yōu)秀家長”的評選,評選程序為家長首先按照幼兒園家長學校公示的評選條件,在班級自主申報,并以班級為單位展示其主要成效,由孩子和家長共同投票,最后由家長學校工作小組商議確定。在頒獎會上還將逐一介紹其在家園一體教育中的策略和成效,以激勵更多家長學習和效仿的愿望,促使更多家長更加重視家庭教育工作,更加關(guān)注自我家庭教養(yǎng)水平的提高,以自身的身體力行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3.踐行“1+X”的家園一體教育活動體系
(1)“1”=選擇課程,定期開展家園一體集體教育活動
第一,園所集教活動。集教的概念是相對于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而言,它的特點是全班幼兒在同一時間內(nèi)進行相同內(nèi)容的學習。家園一體集體教育活動是指在教師的組織下,引導家長以各種方法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的共育形式。它有明確的教育目標;有比較明確的內(nèi)容。有相對固定的活動時間:每周一和周二下午在全園開展;有相應的制度督促活動的開展。需遵循主體性原則、互動性原則、分類分層指導原則、創(chuàng)造性原則。
第二,家長參與形式。前期收集各種資料及經(jīng)驗鋪墊、家長義教活動:如家長直接參與到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中來,充當爸爸“老師”或者媽媽“老師”的角色、參與情景劇表演;活動中的直接參與;后期的延伸教育活動:如家園共育活動表格,可有針對性地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進行親子游戲的學習。
(2)“X”=拓展時空,日常貫穿靈活多元的家園一體教育
第一,范疇原則。我園的“家園一體教育”的基本特點是突出活動,除了上述的定期開展的“家園一體集體教育活動”外,在日常工作中還涵括幼兒園家長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服務性活動、開放性活動、參與性活動、教育性活動和研究性活動。操作中注意了服務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可持續(xù)性原則、整體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實用性原則。
第二,主要形式。服務性活動,它是指幼兒園、家庭、社區(qū)以資源共享為目的,相互提供服務的活動,包括教育咨詢、圖書借閱、媒體宣傳、家訪、送教上門、家長志愿者。開放性活動,它是指幼兒園對外開放,即提供場地,也提供設施,營造溫暖、和諧、寬松的教育氛圍,吸引家長關(guān)心教育,它包括親子沙龍、親子俱樂部、參觀觀摩、家庭互助活動、節(jié)日親子活動。參與性活動,家長逐漸成為教育教學過程的積極貢獻者,在一定范圍內(nèi)參與幼兒園的教育過程與活動。把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具體做法,從幼兒園推及家庭和社區(qū)。
4.建立“立體交互”的發(fā)展性評價平臺
(1)整合性評價使幼兒園評價作為評價體系中的主導力量
我園采取整合化評價方式,輔以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動態(tài)化的評價形式對幼兒園的“家園一體”工作進行全面評價,最終關(guān)注到幼兒的發(fā)展與成長。
第一,“四種方式”全面評價活動:專題研討,評價一體教育活動選材內(nèi)容;教案審閱,評價一體教育活動設計理念;教學觀摩,評價一體教育活動師幼家長互動效果;隨機聽課式,評價一體教育活動落實力度。
第二,“三份檔案”拓展評價內(nèi)容:幼兒園建立了家長工作檔案庫(包括實物檔案與電子檔案),每位教師建立了自己的成長檔案,同時也與家長一起為幼兒建立了成長檔案。以成長檔案的方式,真實地記錄家園一體工作的進展情況,為課題的深入與推廣也積累了豐富的資料。
(2)開放性評價使家長評價成為評價體系中的重點
通過家長評價,可以了解家園一體活動的適宜性和有效性,促進和調(diào)整工作。
第一,“一信一表”指導家長參與評價:一信是“邀請信”,在每次活動之前,我們都會向家長發(fā)出邀請信,在信中,除了注明活動的時間、地點、內(nèi)容、準備等要素外,還會對家長參與、觀察與評價活動給出指導性建議,讓家長的評價工作更有針對性;一表是活動評價表,教師或幼兒園會根據(jù)活動的具體情況,設計給家長的觀察評價表或家園共育表,在表格中,會給家長以較廣的空間發(fā)表自己的合理化意見。
第二,“一卷一冊”形成家長評價常態(tài):一卷指調(diào)查問卷,家長通過調(diào)查問卷自由評價幼兒園的家長工作情況;一冊指家園聯(lián)系冊,在聯(lián)系冊中,家長對幼兒發(fā)展情況,教師工作情況,都可給出自己的評價。
第三,“一壇一站”拓展家長評價渠道:家長論壇是開放式的發(fā)言平臺,家長在主題之下發(fā)言、討論;班級微博、QQ群及幼兒園網(wǎng)站的陸續(xù)建立,則更從時間和空間拓展了家長評價的渠道。
(3)互動性評價讓幼兒評價成為評價體系中不可忽視的組成
在一體模式的構(gòu)建中,我們認為幼兒其實是其間最重要的因素,所有的工作歸根結(jié)底都指向幼兒的發(fā)展與成長。幼兒對家園一體教育活動,特別是家園一體集體教育活動的興趣度、參與度,是家園一體教育活動是否有效的重要指征。但幼兒的評價能力有限,在引導幼兒參與評價的過程中,親子、師幼的互動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親子活動單、幼兒意見征詢則是其中比較有效的評價方式。
參考文獻
[1]陳麗麗.家園共育培養(yǎng)新時代幼兒[J].新課程,2012(5)
[2]張玲.幼兒園親子教育中的幾個問題[J].幼兒教育,2017(8)
[3]趙玉敏.幼兒園教育中的“三個結(jié)合”[J].文化研究,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