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紹國
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作為其重要范疇的審美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性顯得越來越突出。審美教育既使得課堂教學更具實效性,也使得課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關鍵詞:課堂教學 ?課外活動 ?審美教育 ?綜合素質(zhì)
引言 素質(zhì)教育推廣至今,就對中、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以及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鑒于此,作為素質(zhì)教育重要范疇的審美教育,在初中各學科的教學中同樣不可忽視。對于初中英語教學而言,在進行相應的語言知識教學的同時,審美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無論在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方面,還是教師在改善課堂教學方面,審美教育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容忽視。本文擬就審美教育在英語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方面的實施情況談一談個人的體會。
一、在課堂教學中感受美
英語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無論是標準的發(fā)音、流暢的書寫,還是精選的不同題材的文章,都蘊含著美的因素。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能帶領學生一同去挖掘、去感受。
1.朗讀——音律美
英語語調(diào)所具有的音樂美,增強了英語口語的表達效果。同一句話,說話人根據(jù)不同的情境使用不同的英語語調(diào),所要表達的意思卻截然不同。如:She is a scientist.該句可以用降調(diào),也可以用升調(diào),但所表達的含義卻完全不同。在新目標八年級(下)Unit 3的3a課文中,當Nancy 不愿意去遛狗時,母親的那句“You watch TV all the time and never...”以重讀、降調(diào)的語氣,把母親生氣、不滿的情緒充分地表達了出來。從中我們可看出,人的喜、怒、哀、樂可以通過不同的英語語調(diào)很好地表達出來,猶如婉轉(zhuǎn)的歌聲一樣,表達著人們的不同情感。
在日常教學中,一方面,我常強調(diào)朗讀的重要性,我認為大聲地朗讀是感受英語魅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另一方面,我常利用早讀時間,播放一些課外各種題材的短文的朗讀音頻,讓學生認真聆聽純正的英語,從中感受英語所具有的音樂美。
2.書寫——線形美
歸納一下英語字母的大小寫形狀,不難看出,它們都是依照方形、圓形等一定幾何圖形設計的,這些形狀都是人們?nèi)粘K姷幕拘螤睢?6個英語小寫字母中,有些字母,如a、c、e等,富有橢圓形的美感;有些字母,如d、h、m等,其最后一筆都以一個小“尾巴”收尾,這就使得我們在書寫時能夠與其他字母很自然地連接在一起,恰似行云流水,給人以連綿不斷的美妙之感。另外,由于不同的小寫字母在四線格中所占的位置不同,因此從整體上看,英語的書寫高低有序、錯落有致,猶如一幅優(yōu)美的五線圖譜,使得千篇一律的英文字母富于變化,從而產(chǎn)生出美感。
在課堂教學中,就教師而言,布局合理、大小適中、行距恰當?shù)陌鍟?,無疑能給學生以美感,從而為課堂增添嚴肅、規(guī)范的學習氛圍和審美情調(diào)。就學生而言,合乎要求的書寫形式,優(yōu)美的書寫線條,整潔的卷面,良好的書寫風格,都有助于產(chǎn)生良好的視覺效果,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樹立起學好英語的信心,同時激發(fā)努力學習英語的熱情。
3.課文——意蘊美
現(xiàn)行初中英語教材中,所選文章不僅在內(nèi)容上有著很強的可讀性,而且語言規(guī)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去細細品味教材中所選的文章,讓學生受到感染,懂得珍惜人與人之間的友誼,熱愛祖國,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以新目標八年級所選取的一些閱讀課文為例,教材中Mulan took her father’s place to fight in the army(《木蘭替父從軍》),向我們展現(xiàn)了女兒因為父親的年邁而替父從軍的人倫之美。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在向我們講述美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同時,教育學生要心存感恩的道德品質(zhì)。Qomolangma一文的最后總結(jié),展現(xiàn)了永不言棄、戰(zhàn)勝自我、戰(zhàn)勝自然的勇氣和決心這一人格魅力。The Storm 一文的結(jié)尾,向我們展示出人們眾志成城、齊心協(xié)力與災難相抗爭的精神品質(zhì)。
顯而易見,以上所舉文章都蘊含著豐富的意蘊美。實際上,初中英語教材中所選的文章,無不情真而又文美。當然,要想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則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多引導,多點撥。
二、在課外活動中尋求美
審美教育不只是在課堂教學中才可以實施,在英語課外活動中也同樣能進行。課外活動既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對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補充。當學生參與活動時,這對培養(yǎng)他們的欣賞美的能力無疑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課外活動形式多樣,而以下三種活動方式是我常組織開展的。
1.開展書法比賽
書法比賽主要在七年級時開展,至于具體開展的時間及次數(shù),應根據(jù)教學實際來定,但每一次比賽開展之后一定要進行評選,并加以展示,供學生欣賞。通過這項活動,學生的規(guī)范書寫意識增強了,書寫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同時也進一步感受到英語書法的線形美。
2.舉辦朗誦活動
朗誦不僅能訓練學生的發(fā)音,而且能增強學生的語感。那些朗朗上口的優(yōu)美詞句配上相應的背景音樂,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英語的韻律美。朗誦的材料既可取自教材,也可來自課外,如新目標九年級Unit 7的Mom Knows Best(《媽媽最懂》)就是一篇很好的選材。通過詩歌,作者向我們講述了母愛一直伴隨著他的成長,從幼年到童年再至成年,字里行間無不透露著至真至純的親情之美與母愛的偉大。
再如一首反映學生即將畢業(yè)時,懷念初中三年校園生活的小詩I Remember(《我永銘記》)。對那種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純真的友誼,作者通過一行行優(yōu)美的詩句向我們娓娓道來。相信任何學生在閱讀時,沒有不在心底產(chǎn)生共鳴的。
教材所選詩歌感情真摯,語句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在事后欣賞自己朗誦的視頻時,無疑會產(chǎn)生出一種成就感。同時他們也會感受到,對美的事物的描述,英語所表達的效果絲毫不遜于漢語,從而使學生更加堅定了要把英語學好的決心。
3.舉辦短劇表演
讓學生自編自導,再現(xiàn)寓言、童話中的人物形象,構(gòu)筑作品的美的意境,陶冶美的情感。如新目標八年級(下)Unit 6 Hansel and Gretel(《韓塞爾與葛雷特》)(《糖果屋》)就是一篇很適于學生表演的童話,講述的是Hansel和Gretel兄妹倆最終逃脫繼母迫害的故事。通過鮮明的人物對比,文章生動地刻畫出了Hansel兄妹的機智、勇敢以及繼母的奸詐、兇狠的性格特征。組織表演時,由一名學生擔任旁白,另由四名學生分別扮演Hansel、Gretel、Stepmother和Father,在妙趣橫生的表演中,學生更能體會到英語語言的精練之美。初中英語教材中,適合學生表演的題材很多,如購物、生日聚會等,這一活動的開展也有助于推動學生的合作學習。
英語課外活動形式多樣,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更能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從而堅定學好英語的決心。
結(jié)束語 在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及審美水平的提高中,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教師首先應具備欣賞美的能力,要善于在英語教學中發(fā)現(xiàn)美。只要做到有心、耐心,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本身就是在創(chuàng)造美。審美教育貫穿于英語教學始終,無論課堂教學,還是課外活動,我們都應堅持以美求真、以美育人的理念,將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納入英語教學的重要范疇。
參考文獻:
[1]余文祥,吳敏,李云慧,譚瑩.教材完全解讀·英語·九年級上[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
[2]張恒明.談如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