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連串身邊“小惡”,頻頻登上了互聯(lián)網(wǎng)熱搜。
先是“高鐵抽煙”栽了跟頭:7月11日,據(jù)媒體報道,一天之內(nèi),有四趟高鐵因旅客吸煙降速。一名吸煙男子的理由,更令人哭笑不得:“就想看你們能不能察覺?!苯Y(jié)局也很簡單:他們都被警方拘留或罰款了。
又有“高樓墜刀”自食其果:7月11日,山東濟南一小區(qū),高樓上“飛”下三把刀具,所幸無人員傷亡。濟南市警方17日通報稱,“高樓墜刀”是有人因情感糾紛向樓下投擲所致。目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刑事拘留。
再是“搶方向盤”“搶”來了有期徒刑:7月16日,媒體披露,江西南昌一女子在公交車已關(guān)門并駛離站臺后,要求司機停車。司機沒有聽從,女子便手搶方向盤,還抓撓駕駛員面部。法院判決認定,該女子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獲有期徒刑兩年。
很多人都熟悉一個段子:中國式和稀泥里,有四大名句——“來都來了”“大過年的”“還是孩子”“給個面子”。曾經(jīng),老百姓對不守規(guī)則乃至違法的“小惡”,抱著“只要不出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tài)度。但近年來,情況正在發(fā)生變化。這些“小惡”為什么能走紅?不是“獵奇審丑”作祟,是社會逐步有了更正確的是非觀。在討論中,少有圍觀看熱鬧的吃瓜群眾,更多的是聲明抵制、呼吁嚴懲的守法公民。
對“小惡”,除了依法懲治的態(tài)度外,響應(yīng)的速度同樣關(guān)鍵。在以往,一些“小惡”事件曝出已久,依法處置的結(jié)果才姍姍來遲,正義的速度,趕不上“毀三觀”事件傳播的進度。在近期發(fā)生的“小惡”事件里,相關(guān)政法機關(guān)分秒必爭,基本沒有耽延地做到了第一時間發(fā)聲。在一條條權(quán)威消息被擴散傳播的同時,一并到達老百姓的,還有這樣一句話:目前,涉事人員已被依法處理。
“勿以惡小而無視”已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這就是最鮮活的法律意識,是包括政法機關(guān)在內(nèi)的每個人,都胸中有日月、心里有天平。不作惡,也不縱容惡,“律人亦律己”。
(摘自微信公眾號“長安劍”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