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蘭
班里的多媒體電教設備,給教學帶來了極大便利,也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每次語文教學,我都力爭做到圖片、音頻、視頻并備齊具,讓學生在豐富的視聽感中,加深理解,加大容量,拓展知識,提高效率,激發(fā)興趣。
《旅鼠之謎》是一篇“運用記敘的框架,借助對話來介紹科學知識”的科學小品,主要談了北極旅鼠身上的幾大奧秘。北極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沒有多大差別,“但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奧秘”?;蛟S是自然正用一只無形的手控制著這一切,本文揭示出自然的奧妙無窮。由此我們也真正體會到《敬畏自然》中所論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義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種群數(shù)量的方式也給我們?nèi)祟惽庙懥司姡骸叭绻祟愐埠翢o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學習這篇文章,一要引導學生了解本文在寫法上的特點,二要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求知欲和探究學習的欲望,三是能從文中獲得哪些啟示。但對北極及旅鼠這一極地動物,學生是陌生的,學習起來可能會有難度。所以,在學習這一課時我通過搜索,找到了一個與文本內(nèi)容匹配的央視紀錄片《生命之網(wǎng):北極狐.與旅鼠同行[探索]》,觀看后覺得效果非常好,當即決定在學習時放給學生看。但是這部紀錄片時長21分鐘,勢必占用課堂太多時間,于是在備課時我打算精心準備了一些問題,力爭突出重點,留出更多的時間給學生觀看紀錄片,所以能在紀錄片里呈現(xiàn)的就不再課堂上講解了,只涉及些鋪墊和知識的引領,為此我設計了三個問題:①閱讀課文,歸納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②從課文中可以獲得那些啟示?③作者為什么采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介紹科學知識?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
然后讓學生讀課文思考,力爭20分鐘解決,同學們許是怕誤看紀錄片,所以學的格外用心,分工合作研討,回答板書,效果也非常之好,最后剩的時間差不多竟能完整地觀看紀錄片視頻。通過觀看視頻,也加深了學生們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了學生們對于科學的好奇心。
看來,只要是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產(chǎn)生學習動力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才是最適宜的恰當?shù)姆椒?。所以學校投巨資、費心購置的先進的教學設備設施,我們要充分合理的運用,不讓它們閑置,讓它們充分發(fā)揮作用,物有所用,價值得到體現(xiàn),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讓學生從中獲益,這是我們每天備課時都應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