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曉艷
摘 要:美術是表達內(nèi)心情感的一種方式,在人類生活、工作、教育中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實施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泥塑。學生在與泥巴接觸的過程中,不僅能鍛煉動手能力、發(fā)揮形象力,還能夠在玩樂中保持童真,享受玩耍的樂趣。因此,開展泥塑教育活動是有必要的。本文以小學美術課程為例,探究美術社團泥塑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美術社團;小學;泥塑教學策略
目前,小學美術中泥塑教育存在著諸多誤區(qū),如:教學形式單一;過于強調(diào)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等。針對這些問題,本文總結了筆者多年來的美術教學經(jīng)驗,希望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意見。
一、營造氛圍,情境化教學
泥塑的靈感來自于生活和自然,教師應該在繪畫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體驗、發(fā)現(xiàn)、想象和創(chuàng)作的能力,幫助學生自由成長、快樂成長。筆者認為,情境化教學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
如,在學習《小泥人》這一課內(nèi)容時,筆者決定采用生活情境教學法開展教學,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好。因此,筆者要求孩子們認真觀察周圍的同學,按著同學的樣貌做一個小泥人。同學們聽到后一邊觀察別人的樣子,一邊開始擺弄手中的泥土。十五分鐘后,筆者要求孩子們停止手上的動作,把完成的泥人展示給大家看。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的泥人只有頭和身子;有的學生的泥人失去了比例;還有的孩子沒有掌握團、揉、搓、捏、壓的及技巧。同學們互相看著這些奇形怪狀的泥人,頓時哈哈大小起來,紛紛證明泥人的樣子不是自己,課堂氣氛既和諧又熱鬧。見此情景,筆者把捏泥人的每一個動作又示范了一遍。通過再次學習后,學生們捏泥人的手藝明顯得到了提高。
在本次泥塑教學活動中,筆者使用了情景教學法,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作欲望,活躍了課堂氣氛,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在美術教育中學到新知識,獲得成長,提高兒童綜合素養(yǎng)。
二、寓教于樂,游戲化教學
在千篇一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固定的主題、固定的教學場所讓孩子失去了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興趣。因此,為了美術教育事業(yè)順利進行,教師在泥塑教學活動中要寓教于樂,采用游戲化教學方式,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從沉悶的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筆者帶領學生們學習《盤泥條》這一課內(nèi)容時,筆者要求孩子們搓出一根泥條,然后按著順時針或逆時針盤起來。孩子們聽到后,無精打采地拿出了一塊泥土動起手來。見此情景,筆者要求孩子們停下手中的動作,一起做一個小游戲。聽到要玩游戲,孩子們頓時高興起來,都聚精會神地聽筆者講述游戲規(guī)則:游戲的名字叫做“誰做的最像”,全班孩子分為兩組,一組孩子捏出蛇的樣子;一組孩子則是被要求做出一根繩子。孩子們聽完筆者的介紹后,躍躍欲試,隨著筆者一聲令下,兩個小組的孩子們急忙擺弄著手中的泥塊,努力完成筆者的要求。十分鐘過去了,同學們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等待筆者的評價。筆者看到,一組學生面前擺滿了蛇形狀的泥條,另一組則是一根根像繩子的泥條。筆者稱贊了其中做的最像的幾名學生的泥塑作品。接下來,筆者又提出了要求:看一看你手中的蛇、繩子能擺出什么形狀,可不可以盤起來?同學們急忙按著筆者的要求動起手來,順利地完成了本次的教學任務。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筆者用一個小游戲開展課堂教學,使幼兒們都沉浸在游戲的樂趣中,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到了新知識。
三、更新觀念,信息化教學
隨著世界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代信息技術憑借其高效、便捷、內(nèi)容海量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工作中。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海量的信息讓孩子快速了解世界,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和生活的美好,完成美的升華。
為了讓學生了解這個世界,開拓孩子的想象空間,筆者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找到了制作陶瓷的短視頻,在視頻中,陶瓷制作的工序既繁瑣又困難,因此,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觀看每一個步驟。孩子們觀看完短視頻后,筆者提出要求:請你用手中的陶泥做出一件陶器。不等筆者催促,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按壓手中的陶泥。筆者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做了一個碗;有的學生捏了一個泥人;還有的孩子做了一個圓圓的形狀,不知道是什么。等到大家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筆者把孩子們的作品送到了專業(yè)人員手中,為每一個孩子燒制出自己的陶瓷作品。幾天后,孩子們都收到了陶瓷作品,十分的高興。在泥塑教學活動中,筆者從不輕易批判孩子們的作品,也不限制孩子們的“胡思亂想”,而是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查找相關教學資料,增加孩子的知識積累,鼓勵孩子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表現(xiàn)自我,保持幼兒的童真、童趣。
小學教育是孩子正式接受教育的起點,也將伴隨孩子的一生,因此,要求教師要切實提高美術教育水平,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在開展泥塑教育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化教學、游戲化教學和信息化教學,豐富課堂組織形式,開拓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學生繪畫欲望,營造和諧高效的課堂氛圍,提高幼學生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明亮,李玉玲.談談美術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J].成人教育,2005(03).
[2] 錢初熹.美術教育的新源泉——美術教育的改革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J].中國美術教育,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