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英
摘 ?要:課堂學習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師生間脫離了互動與交流,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就變成了一灘死水,毫無活力,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要想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與鼓勵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教師就需要將學生的內在需求與外界學習環(huán)境有效結合到一起,使學生能夠在循序漸進的學習活動中掌握知識,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形成一個互動、互助的學習主體。
關鍵詞:學生;互動式;小學語文;教學情境
語文老師要把語文學習的過程變成一個學生享受快樂、體驗幸福的過程,語文課不再是枯燥的填鴨式學習,從而有效推動了學生學習效果的全面提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小學語文互動教學策略展開闡述,以期推動學生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
語文教學中既有豐富的語文知識又有著趣味化的表達語言,是一門集實用性與文化性為一體的學科。然而對于剛剛步入小學階段,缺乏學習概念與紀律意識的小學生而言,仍然很難做到持久性地維持注意力集中。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諸多問題,情境教學不失為一種較理想的教學途徑。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本堂課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特點有策略地選用典型材料,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使學生可以在濃厚的語言學習氛圍中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和積極思考,使學生全面掌握和理解課本知識,提高學生解決語言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古詩二首·清明》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更快地融入學習環(huán)境,我運用多媒體先給學生播放了清明節(jié)的各類活動插圖,并配了相關的輕音樂,接著請學生根據插圖和音樂展開豐富的想象,猜猜這是什么節(jié)日,古代人在這個節(jié)日都做些什么事兒?學生聽到我的要求,都爭先恐后地想要參與到活動中來,看到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了起來,我鼓勵他們將自己對清明節(jié)的認識與感受大膽地表達出來,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變得有趣而豐富。當學生掌握了本堂課的大部分知識之后,我請學生思考從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發(fā),又有哪些收獲,進一步培養(yǎng)了他們的總結學習能力,為學生架起了一座從已知邁向新知的橋梁。
二、構建全面交流平臺,提升學生表達能力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課堂中偏重教師的講解,然而事無巨細的教學方式并沒能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反而容易使學生產生消極思考、過度依賴教師點評的情況??紤]到小學生的學習思維活躍、性格活潑好動,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現狀開設交流平臺,給學生提供一個課上獨立思考與交流互動的平臺,使他們能夠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新知識。由于課上時間較為有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在課前做足準備工作,將本堂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重難點知識作為探討的主要內容,這樣才能達到提升教學效率,豐富學生表達與思考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學《游擊隊之歌》一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加熟悉課文,我先帶領他們進行了集體誦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他們隨文識字的能力。誦讀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我請學生將課文中的易錯字和難懂字用鉛筆畫出來,并著重在黑板上給他們講解了兩個新的偏旁“心”、“方”,加深他們對生字的理解。本課教學的一大難點還在于,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明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思想感情。于是,我先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天安門的升旗儀式,并結合這一畫面拋出相關的問題,如中國的首都是哪里?看到國旗護衛(wèi)隊的戰(zhàn)士將國旗升起時,你內心的感受是怎樣的?可以通過什么樣的詞語表達自己的心情等引導學生在思考中升華自身的民族情感,使他們?yōu)樽鎳膹姶笈c繁榮而驕傲,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定要與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與發(fā)展脈落相一致,在符合學生學情的前提下設置與之相關的問題,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出來,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通過豐富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互動討論
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全面推進使教學課堂發(fā)生了許多顯著的變化,也使得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思路得到了有效拓展,如何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思考,是每名語文教師都應思考的問題。教師在開展互動教學的過程中,也應注意適當增加互動的形式,并根據教學內容以及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互動交流,實現最初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東郭先生和狼》一課時,我請班上學生根據課文中的內容結合自身對文章的理解,來分別扮演東郭先生、農夫、狼等角色,扮演的同時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更深入,學習的氛圍也更加濃厚,從而促進了學生情感的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討論互動、總結式互動的方式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使教學課堂變成了學生學習與探究的殿堂,強化了他們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教學互動式的核心是鼓勵學生在互動中不斷探究、不斷創(chuàng)新,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地凸顯出來。廣大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課堂學習豐富自身的語文知識,并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不斷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促進他們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貴宇.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情境,打造活力數學課堂[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20):55+57.
[2]張頔頔.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重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J].小學教學研究,2018(02):22-23.
[3]胡慧瑛.小學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應用思考[J].江西教育,2017(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