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員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將該學科的課程性質定義為活動性學科課程,這就要求我們要以學科知識為支撐,以培育核心素養(yǎng)為主導,以建構活動型學科課程為主線來塑造我們的教與學。本文主要論述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引領下,對高中政治塑造活動型課程的實踐與思考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活動型學科課程;內涵;實施策略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列入課程目標。為了更好地落實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程標準將該學科的課程性質定義為活動性學科課程,并對教學與評價提出了一些建議。本文針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活動型課程,談幾點自己的認識和思考。
一、高中政治活動型學科課程的內涵解讀
“高中思想政治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增強社會理解和參與能力的綜合性、活動型學科課程。”
何謂活動型學科課程?學科課程采取包括社會活動在內的活動設計,即課程內容活動化;或者說學科內容的課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動設計的系統(tǒng)安排,即活動設計內容化。高中政治打造活動型學科課程,是思想政治課最具特色的變革,也最具爭議。然而,在我們看來,它恰恰是思想政治課教學走出困局的關鍵抉擇,被視為修訂課程標準最富于創(chuàng)新意義的亮點。
解構高中政治活動型學科課程的內涵,有三個視角。
第一,從課程分類的意義上確認學科本質的規(guī)定性。它本質上依然是一門學科課程,而不是活動課程。這種課程的學科內容是確定的,涉及政治、經濟、哲學和法律等各種不同的學科內容,但活動安排是不確定的。
第二,從課程內容和目標的整合上認同學科本質的規(guī)定性。既秉持“活動課程”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理念,又具有“學科課程”以學科內容為本位的理念,即“課程內容活動化、活動設計內容化”。
第三,從課程實施的要求上闡明學科本質的規(guī)定性。議題化是其重要抓手。概言之,活動型思想政治學科課程是一門以活動為特征,在課內外圍繞一定的議題,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增強體驗,認同主流價值觀并導向相應行為的學科課程。
二、高中政治塑造活動型課程的價值意義
(一)走出當前教與學困境的選擇
現(xiàn)今政治教學普遍存在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實際情況。在技能型和學術型人才的不同高考模式的挑戰(zhàn)下,如何結合新的要求對教材進行處理,并將教學內容用不同表達方式呈現(xiàn),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活動型學科課程的構想突破了課程論的常規(guī),更體現(xiàn)“堅持改革方向,問題導向”的總方針。當前改革的舉措,是當前問題“倒逼”出來的。
(二)培養(yǎng)政治學科素養(yǎng)的創(chuàng)新之舉
如果說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細化,那么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就是學科課程對全面貫穿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不可替代的育人價值?;趯W科本質凝煉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對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進行整合,呈現(xiàn)課程目標的新模式。
高中政治塑造活動型課程把活動過程的體驗作為目標來規(guī)定,讓課程在預設活動的軌道上運行,是一條成就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路。因此,同傳統(tǒng)課程實施的過程不同,與其說它是學科邏輯的演繹,不如說它是學習主體親歷親為的思維和操作之活動。
(三)順應社會變革之大勢
走進新時代,信息環(huán)境和學生成長的特點,使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順應這種變化,直面各種挑戰(zhàn),唯有尊重學生自主辨識、選擇的權利,幫助他們經歷以建設性批判思維為特征的辨析過程,才能使其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基本觀點”。如今,你沒有手段讓他想什么或不讓他想什么,但有辦法引導他怎樣想或想怎樣。無論著眼于能力的發(fā)展,還是立足于基本價值觀的確立,都需要經歷自主辨析的過程。
三、對高中政治塑造活動型課程的實施策略的思考
思想政治課程是綜合性、活動型學科課程。其綜合性、活動型主要體現(xiàn)在內容上。其中,課程內容的呈現(xiàn)是基礎環(huán)節(jié),課程實施的建議是主體環(huán)節(jié),課程評價的保障,是關鍵環(huán)節(jié)。塑造活動型課程的思路貫穿課標的所有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
(一)倡導實施圍繞議題,設計活動型學科課程的教學。議題式教學的實施離不開恰當?shù)淖h題?!镀胀ǜ咧兴枷胝握n程標準(2017年版)》在“教學建議”欄中共為四個必修模塊設置了34個議題,這為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提供了載體。解決這些議題是達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前提,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但是,這些議題普遍比較抽象和宏大,具有綜合性。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不加處理直接使用,將很難開展真正意義上的議題式教學,最終導致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成為空談。因此,對議題進行細化并設置適當?shù)淖幼h題,是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能夠取得成功的前提。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應設置不同形式的教學議題展開教學,或探究原因,或探究措施,或評價概念、作用等。這些議題都是以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議題也可以是辯題式的。
(二)開發(fā)教材。教材內容是課程內容的“教材化”,即通過具體的事實、現(xiàn)象、素材表現(xiàn)出來的、遵循學科邏輯的物質載體,是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內容是教材內容的“教學化”,即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教材內容的進一步加工,采用個性化的方式動態(tài)生成的素材和信息。學習內容是教學內容的“心理化”,即不僅遵循學科邏輯,而且遵循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邏輯,使學習內容更具有“可學習性”。為此,我們應做到處理教材,發(fā)掘教材,從而優(yōu)化活動。
(三)在課外的實踐活動中提升核心素養(yǎng)。生活永遠是真正的課堂,思想政治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時離不開生活這個大課堂。
綜觀所有的努力,都力求為高中政治活動型學科課程的塑造提供切實的引領。但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仍在于廣大教師的實踐和探索。我們深信:只要把塑造活動型學科課程這篇文章做好,就能夠使鐫刻著核心素養(yǎng)的里程碑,矗立在思想政治課改革發(fā)展的行程中。
參考文獻:
[1].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四種策略[J]. 戴睿. ?新課程(下).2018(11)
[2].簡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J]. 任桂芳.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24)
[3].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高效性[J]. 左有明,賀亞麗,嚴淳淳. ?教育現(xiàn)代化.2018(28)
[4].淺談高中政治課堂議題的問題設計[J]. 吳周民. ?名師在線.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