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正德
【摘要】? 高中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倡導教師教學理念轉(zhuǎn)變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要求教師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進而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化學教學也要結(jié)合這些理念的要求積極地改變,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豐富的資源和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在積極地思考、小組合作探究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與技能,形成化學核心素養(yǎng)。本文主要探究“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從“引導自學法”的內(nèi)涵與高中化學教學、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引導自學法”的原因、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引導自學法”的策略等方面具體探究。
【關(guān)鍵詞】? 引導自學法 高中化學 微視頻 課前預習 課堂學習 知識拓展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170-01
0
“引導自學法”是教育教學中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它符合新課改倡導的相關(guān)理念,更符合教育發(fā)展的特點,能夠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高中化學教師可以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展開教學,在深入了解和掌握這種教學方法后,根據(jù)化學教學內(nèi)容、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等進行教學設(shè)計,運用豐富的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探究中更好地解決化學問題,提升化學實驗的的學習效果等。
一、“引導自學法”的內(nèi)涵與高中化學教學
“引導自學法”更像是一種“授之以漁”的教學方法,它改變了過去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更能夠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通過引入豐富的學習資源、針對性的教學指導等,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內(nèi)容,在探究過程中形成相關(guān)知識技能,獲得更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對于高中化學學科而言,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科,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理論分析和邏輯推理的方法,而通過運用“引導自學法”,就能夠通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化學知識技能與核心素養(yǎng),以此提升學生化學學習效果。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引導自學法”主要分為兩個步驟,一是教師引入課程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向,二是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自學,解決化學知識重難點,更好地獲取與化學有關(guān)的知識技能等。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引導自學法”的原因
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引導自學法”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分別是:遵循新課改的理念要求、改變當前教學現(xiàn)狀、突出個體差異性。對于遵循新課改的理念要求,主要是適應新時期教學三維教學目標的要求,讓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能夠熟知學習的過程與探究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改變當前教學現(xiàn)狀,主要是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充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升學習效果;突出個體差異性,主要是說學生化學知識基礎(chǔ)、理解水平和認知能力各不相同,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照顧到每一位學生,而通過運用“引導自學法”能夠讓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自主學習,解決自身急需解決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比如,“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一課,教師可以提供相關(guān)化學反應實驗的視頻,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內(nèi)容。
三、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引導自學法”的策略
(一)運用微視頻引導學生自主預習
首先,教師應該根據(jù)以往學生預習效果不佳的教學經(jīng)驗,運用“引導自學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從而為課上的化學學習做好鋪墊。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shù)工具制作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微視頻,然后將其提前推送給學生或者存儲在教室的電腦中,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更具有針對性的預習方向,更好地解決化學中的重點知識,提升自主預習的效果。比如,在“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微視頻中主要體現(xiàn)以下內(nèi)容:化學平衡、可逆反應的概念、什么是化學反應限度及其外部表現(xiàn)、與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相關(guān)的實驗等,展現(xiàn)氫氣的燃燒實驗、水的電解實驗、NH3與HCL的反應實驗等,讓學生回答它們是否為可逆實驗,并說明原因。學生可以根據(jù)這些微視頻,更好地提升自主預習的效果。
(二)更好地引導學生課堂學習
將“引導自學法”運用到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可以通過相關(guān)的引導促進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提升化學課堂學習效果。高中化學含有很多實驗內(nèi)容,對于與化學實驗相關(guān)的知識內(nèi)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提出問題,然后讓他們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進而進行實驗設(shè)計,并且指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實際操作實驗,通過具體的實驗讓學生更好地解決之前提出的問題,從而提升實際學習效果。例如,對于“氨氣的實驗室制法”實驗,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思考該實驗的反應原理,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動手設(shè)計這個實驗,并在實驗室中具體操作。
(三)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拓展
化學知識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guān),比如對于“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的課程,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展示釀酒的流程,然后引導學生思考:什么原因使得糧食變成了酒?這其中發(fā)生了怎樣的化學反應?之后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親自動手設(shè)計實驗并制作米酒,探究其反應物和反應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淀粉轉(zhuǎn)化為乙醇的反應過程。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引導自學法”展開教學,以此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提升實際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微視頻引導學生自主預習、更好地引導學生課堂學習、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拓展等,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化學知識內(nèi)容,幫助學生提升實際學習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何群.“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5(4).
[2]李廣.“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華少年,2017:134.
[3]李華芳.“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