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園娥
家庭教育對于幼兒的性格、認知、觀念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家長要緊跟時代的腳步,不斷反省和更新家庭教育。家長要以身作則來引導幼兒建立正確的三觀,用健康積極的思想和態(tài)度潛移默化的指導幼兒建立健康的心理,以此提高家庭環(huán)境。本文就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進行淺談。
家庭教育 幼兒心理健康 思考 教育方向
【中圖分類號】G 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4-0025-01
家庭的教育是需要有強制力的家庭管理和藝術氣息相結合。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結合才有利于幼兒的成長。舞蹈,繪畫,鋼琴,武術,歌曲等方面的培養(yǎng)能夠增添生活的趣味,家長健全的人格才能夠有一套穩(wěn)定的家庭教育理念。
1.家庭教育的核心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多孩子應該動手做的事情,都由家長來做。平時表揚多,遇事哄著來。這樣長此以往,孩子缺乏克服困難的精神,抵抗挫折的能力低下。作為家長對孩子進行抗挫折教育,使孩子具有承受挫折、抗挫折的勇氣,不斷地去調整好自己心態(tài),保持良好的學習的熱情。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家庭教育的內容之一。我們從報紙,電視時常會看到學生自殺事件,造成學生自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說說家庭的教育問題。許多家長對孩子過分呵護,導致了孩子的自我中心主義。過分的呵護使得孩子自己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心理承受能力低,遇事稍有不順,就好像遇到了天大的問題,反應過激。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中龍鳳。父母都以孩子為中心,處處包辦孩子的一切,滿足他們所有的要求,使他們的人生旅途過于平坦,幾乎沒有經歷過或很少經歷磨難和打擊,致使現在的孩子驕氣過于嚴重。稍有挫折,動輒意志消沉、萎靡不振。雖然國家推行素質教育有十多年了,但是現在實際上仍然是應試教育。所以學校、家長也只能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被淘汰。這是個社會現象,咱們改變不了,也只能順其自然,致使家長重視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yǎng)多一些,忽視了學生的心理?,F在社會、家庭對孩子的評價集中在分數上,孩子們形成了分數高就自信,分數低就自卑的現象。一些優(yōu)秀的孩子在家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在校是老師的得力助手,生活中處處是鮮花和掌聲、贊揚聲,久而久之,形成了只能聽表揚不能聽批評的聲音,這些孩子的心理大部分是很脆弱的,經不得風吹草動。社會高速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造成觀念的碰撞,父母忙于應付工作與孩子相處時間減少,父母的工作焦慮往往轉嫁給孩子;另外,單親家庭、父母親關系惡劣、家庭暴力、相對單一的人才評價機制是他們成長過程中遭遇的風險性因素,這些因素越多,孩子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家庭教育的主要核心就是增強孩子們的抗挫能力。
2.幼兒的教育
(1)生活化的觀察
街邊、報亭、餐館、公交站、超市、菜市場等很多地方都是適合觀察生活的好地方。只有對生活細致的觀察,才能夠有創(chuàng)新的可能性。很多成年人也都喜歡去菜市場,超市這些人多的地方。他們也曾都表達人多的地方可以感受到濃郁的生活氣息。而對于一個幼兒來講,與好朋友的游戲時間、在餐館或者家里的吃飯時間、拜訪親戚的時間等都是要去花時間慢慢感受。而那些坐在各種培訓班的孩子也是能有生活的感受。那就是一個讓幼兒喘不過氣來的壓力。在精神壓力緊繃的狀態(tài)下,越想做好就越做不好。被家長期望的態(tài)度時時刻刻環(huán)繞著。幼兒怎么敢去花時間觀察身邊的花花草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想象空間,使得幼兒缺乏活力和生機。
(2)培養(yǎng)思考能力
現在有多少的人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少人到了工作階段,仍然對自己的未來一片迷茫。幼兒是需要一個指路人來引導他們。但是可怕的是如果這個指路人是一個人云亦云的成年人。那么從何做到從小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呢。如今社會彌漫著一種強烈的機會主義思潮。尤其是那些年輕人被這種氛圍包圍著而沉醉其中。日趨增長的社會壓力,不菲的生活基本花費對于一個年輕的家庭來說壓力很大。而在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出現“急病亂投醫(yī)”的現象。那么作為一個成年人,作為一個對自己孩子的指引者。獨立思考的能力凸顯出來。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不是自己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家長應該以身作則,遇到困難不逃避,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面對問題并感受痛苦;然后,解決問題并且享受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3)積極創(chuàng)造游戲時間
積極的創(chuàng)造出能夠與孩子歡樂的時光。而游戲最重要的是要以安全,舒適寬松的游戲場地為前提下開展而來。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充沛的陽光充斥著每一位孩子的身旁。聞著新鮮的花香味開展一次健康有益的戶外活動。開心快樂的游戲體驗就是幼兒成長所必備的條件。例如一個簡單的跳繩項目,需要兩個人在兩端甩起來。只要繩子長一點周圍的孩子都可以參加進來。繩子短點兩個或三個孩子結成一隊變著花樣跳起來。一條簡單的繩子上系著大家的友誼。這里不止有繩子,還有躲貓貓、過家家、捉迷藏等游戲。這些都是孩子樂此不疲的趣味項目。游戲給大家都帶了歡樂,也提高了幸福度數。
3.結束語
家庭教育對于家長來說都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幼兒的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都是成長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個性化的教育意識從幼兒時期著手,才有機會發(fā)掘出幼兒的潛能。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需要貫徹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處。家庭的健康是家長和幼兒一起需要努力的結果。這是一個有趣而又有難度的過程,也是互相成長的過程,更是不能回避和應付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楊雪萍.愛是一次共同的成長——家庭教育建設的點滴思考.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8
[2]葉菊仙.對當前幼兒家庭教育的思考.江西教育,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