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世界各國在保護動物福利的立法方面已經(jīng)勢在必行,而在我國,虐待動物的事件屢見不鮮,動物的生命得不到保障,沒有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這些問題都亟需解決??梢砸姷茫瑒游锔@⒎▽ξ覈鴣碚f,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應針對不同的動物種類制定不同的保護措施,使動物的身體和心理都得到切實的保護。
關鍵詞:動物福利立法;法律體系;野生動物;法律責任
一、動物福利立法必要性
1976年,英國科學家休斯將飼養(yǎng)于農(nóng)場的動物福利定義為“動物與它的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狀態(tài)”,此觀點包括讓動物享有不受饑渴的自由、生活舒適的自由、不受痛苦傷害的自由、生活無恐懼感和悲傷感的自由、以及表達天性的自由[1]。由此見得,人類社會是從無知野蠻慢慢走向文明的。這個過程是曲折漫長的,想要最終到達光明的彼岸,在這過程中法律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不可否認的是,我們?nèi)祟惿鐣囊徊糠质莿游?,我們需要運用法律來真正保護動物,可見為了進一步使動物的自身安全受到周全保護、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良好舒適從而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和諧,動物福利立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注水豬”、讓豬服用“瘦肉精”、為增加產(chǎn)量在豬飼料中加入激素或者抗生素等情況屢見不鮮。完善動物福利方面的立法,對這些行為人敲起警鐘,使這些不法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美國曾進行了一項相關研究,該項目研究人員在對美國名殺人犯進行采訪后得出結(jié)論,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在幼年時期都曾以不同的方式虐待過動物[2]??梢?,如果動物福利立法健全,使這些人在虐待動物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時候,就對其采取一些強制措施或者懲罰,使其深知自己行為的違法性,感受到在接受制裁是的深刻痛苦,并對其進行改造教育,使其積極健康的生活,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二、我國動物福利相關立法存在的問題
(一)受到法律保護的動物范圍有限
在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第二條可以明顯的看到,我國法律所保護的動物對象范圍較小,大量野生非珍稀的動物在法律上得不到很好的保護,更不用說那些飼養(yǎng)的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非野生動物,這些動物的利益更加沒有法律的保障。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動物的種類龐雜,我們?nèi)祟悓τ蟹浅3浞至私獾膭游镞€是少數(shù)的,在這些之外,還有大量的動物我們沒有對其進行研究,所以我們并不清楚它們是否具有使用價值,盡管我們對這些動物使用價值是否存在是未知的,但是我們?nèi)f萬不可以輕易地斷定它們沒有價值,若這些沒被發(fā)現(xiàn)直接使用價值的動物,我們將其排除在法律保護的視線之外任其自生自滅,這樣的話,也許大多數(shù)的動物在還沒被我們發(fā)現(xiàn)時就已經(jīng)無聲無息的滅絕了。當一種動物在地球上消失的話,就根本不可能再生了,而負載在它身上的那些還不為我們?nèi)祟愃臐撛趦r值也就徹底的消失了。
(二)我國法律對于虐待動物的行為制裁不足
在1635年,愛爾蘭的議會就曾觸及到這一問題,并且通過了一項禁止法令,是關于規(guī)定在撥羊毛時,羊不能是活著的,必須處于死亡狀態(tài)才可以撥羊毛,在驅(qū)使馬匹進行活動時,不可以采取拽馬尾巴的方式等。1829年的紐約立法是美國的第二個動物立法,該法明確規(guī)定如果一個人惡意并殘酷毆打或折磨不論是屬于該人還是屬于他人的此種動物,一旦定罪,屬于犯輕罪[3]。上所述的這些法律法規(guī)中可以得出世界各國對動物福利的重視,而在我國對于虐待、傷害動物行為的懲治,在我國的《動物檢疫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以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未涉及到。對于虐待、傷害動物,給動物的身體、心理造成巨大傷害的行為幾乎不會承擔任何形式的處罰。
(三)相關法律條款缺乏可操作性
從世界范圍來看,許多國家在動物保護法律方面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完備體系,如:英國、美國等。動物福利相關立法將會涉及到的概念、行為以及行為人應受到如何的法律懲罰做出了十分詳盡的規(guī)定。如:《英格蘭農(nóng)業(yè)動物(福利)條例》附件6不僅規(guī)定了飼養(yǎng)人在什么情況下都要每天檢查豬一次。一旦發(fā)現(xiàn)豬生病或者受傷,務必要將病豬隔離起來,并為病豬提供舒服的環(huán)境,及時進行救治,而且要提供充足的光線等等。而我國對于這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基本上都是有原則性的指導條款,具有籠統(tǒng)性,不夠具體。在實際應用中沒有可操作性,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的多種多樣的問題,沒有辦法根本解決,這一問題在其他的法律法規(guī)中也仍然存在。
三、現(xiàn)階段中國動物福利立法方面的改善措施
(一)擴大動物的保護范圍
目前,我國現(xiàn)行法律所界定的動物保護對象十分有限。但是,我們深知,作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份子的動物,在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從而可以看出,如果普通的動物自身能得到有效的保護,同時也勢必會對那些“珍貴、瀕?!?、“有重要生態(tài)、科學、社會價值價值”的野生動物起到促進作用,反之,則起到阻礙作用。所以我們需要對于動物的保護范圍進行進一步的思考與研究,從而進行進一步的界定,我們可以適當?shù)慕梃b國際公約中是如何界定動物保護范圍的,在對動物的珍稀程度進行劃分時,要做到范圍更加廣泛,條目更加清晰細致。分析農(nóng)場動物、實驗動物、伴侶動物、工作動物、娛樂動物、野生動物所具備的不同特點、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具體的規(guī)定,可以再此基礎上以增加附錄的方式,對動物進行全面的保護,這樣我們對動物的保護也更加科學、嚴謹、可持續(xù)。
(二)禁止虐待、傷害動物
根據(jù)我國刑法第341條第一款中明確規(guī)定了構(gòu)成該罪的要件是“獵捕”或“殺害”珍貴野生動物,而不是虐待、傷害動物,很顯然,在我國的法律中是沒有相關的懲罰措施的。在實際上,相對于“獵捕”和“殺害”而言。禁止虐待、傷害動物更加應該是我們在動物保護立法中的最基本的問題,我國應明確規(guī)定禁止虐待、傷害動物,并制定相應的制裁措施明確規(guī)定行為人違反法律對動物進行虐待、傷害將會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情節(jié)嚴重的將承擔刑事責任,讓國民們看到國家對動物保護的力度,提高國民的動物保護意識,使他們知法懂法,明確違法的后果,從而不做違法的事。
(三)使動物保護法律條款更加具體化
由于各國的國情、經(jīng)濟情況、社會發(fā)展狀況不盡相同導致各國的動物福利制度也是有一定的差異,我國動物的法律保護條款大多過于原則化,在實施過程中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可以去參考,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這導致在實施法律的過程中受到的主觀影響較大,使我國的相關動物保護法律一度處于“假、大、空”的狀態(tài),我們不能單單關注“高度”,同時也要注重法律的“精度”。應進一步細化,應對畜禽養(yǎng)殖場的通風度、光照度、飲食、疾病預防與治理、房屋舒適度都應做一個具體的標準,使人們在實踐中可以去依據(jù)。同時我國應根據(jù)動物的不同種類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各種動物都可以受到法律切實的保護。健全動物免疫制度,飼養(yǎng)動物的主人以及野生動物的管理人員需對動物進行定期接種免疫,在動物生病、受傷時要及時進行醫(yī)治;完善動物登記制度,對飼養(yǎng)人進行備案,飼養(yǎng)人申請飼養(yǎng)動物必須具備相應的飼養(yǎng)條件,履行相應的義務,必須有能力為動物提供舒適穩(wěn)定的生活,同時不可遺棄動物,如果違反將承擔相應的懲罰措施。
參考文獻:
[1] 王英.論我國動物福利法律制度的加強和完善[D].甘肅:蘭州大學,2006.4
[2] 王遠征,劉丹丹.角色、我國應為動物福利立法[J].科教文匯,2006,(6):110
[3] 曹菡艾.動物非物——動物法在西方[M].法律出版社,2007,319
作者簡介:
魏思瑤(1995-),女,漢族,黑龍江黑河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就讀于黑龍江大學,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