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興剛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學校對于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和水平成為當前教師們首要考慮的一大難題。本文對初中語文教學實施情境教學策略進行了簡述,通過情境教學引導學生進入語文課堂,簡單設置情境,渲染課堂氛圍,使學生深刻感受課文思想,并突破局限,適當延伸課堂內(nèi)容,讓學生在多元化的環(huán)境中激發(fā)起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境教學;激發(fā)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語文課本上枯燥沉悶的黑白文字往往難以吸引學生的目光,而一些教師又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限制,造成學生對課堂教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新課改之后,我們欣慰地看到課堂有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語文教學也獲得了更多的創(chuàng)新化手段,為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帶來了契機。其中,情境教學是貫穿于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受傳統(tǒng)思想束縛的教師需要學習的新的教學理念。因此,本文就當前初中語文情境教學策略的一些思考,進行展開分析。
一、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有些教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開門見山”,一上課就讓學生翻開課本的某一頁,開始分析文章、翻譯文言文和古詩歌生詞,這樣的課堂很難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若能將與作者相關的一些知識,如作者生活的時代、作者的家庭及成長背景等相關內(nèi)容拓展給學生,想必會十分吸引學生的目光。而且我們教師在講解文章時也可以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分析,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有效地抓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并對每一次的課堂學習充滿期待。
例如,在講述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一文前,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文章故事所在的情境,吸引學生。阿長是魯迅家的一個長工,魯迅出生在一個大家族中,祖父是清朝的官員,這樣一個富家子弟是如何成長為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呢?他在這篇文章里又是如何體現(xiàn)自己的時代思想的?逐步引導學生深入那個時代去感受這篇文章,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長工”,體會作者對長媽媽的懷念,對舊封建思想的批評以及對樸素的勞動人民的贊揚。
二、通過情境,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
語文的學習,要通過學習者本身積極主動地參與、內(nèi)化、吸收,才能真正地學好這門學科。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老師只是客體,所以老師在講解課文時,要盡量地讓學生參與其中,而不是自己一味地分析、灌輸知識。作為老師,要將學生看待為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并以此作為教學目標,而不是培養(yǎng)出一批只會考試,取得優(yōu)良成績的學習機器。因此教師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或應用多媒體來設置一些情境,營造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氛圍,讓學生在仿真的場景和氛圍中參與學習,引發(fā)自己的情感體驗,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進一步獲得更深刻的感受,讓學生在學習這件事上產(chǎn)生出一種屬于自己本身熱愛學習的情感。
例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采取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找?guī)讉€學生上臺表演皇帝、大臣、騙子,讓講臺下的學生表演群眾,采取表演的方式,學生喜聞樂見,班級氣氛一定十分活躍,學生們自己表演還原課本內(nèi)容,想必對課文的理解會更加深刻。而且通過角色扮演,學生會對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進行仔細的思考和分析,更有利于學生揣測人物的心理活動特點,這對于學生心理成長和獨立個性的形成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通過情境教學,延伸課堂內(nèi)容
教師在教學時應放寬眼界,不必局限于語文課本。反觀有些老師,他們認為脫離了課本教學就脫離了教學大綱的看法,難免有些固步自封的意味。作為教師,既是教學的主體,也是傳道受業(yè)解惑的主體。作為教師,應當對于自己的教學方法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體系。就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來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自身或身邊的案例作為教學素材,來拓展教學內(nèi)容。
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長媽媽給作者講的“美女蛇”的故事十分生動,教師就可以把自己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講給學生,學生故事聽得入神,上課也會更加專注,或是讓學生來講一個故事,學生會更加具有參與性。以及作者在描述自己一系列童年活動時十分生動形象,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入自己所創(chuàng)建的情境,讓學生對這些活動進行深入了解,再聯(lián)系自己的童年生活,進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整篇文章。
總而言之,單純地分析詩詞文章的內(nèi)容及思想,會讓學生覺得語文是一門非??菰锏膶W科,久而久之就會慢慢地不重視這門學科,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發(fā)展趣味性的教學,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興趣的推動下,原本枯燥的黑白文字也會逐漸變得靈動起來。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適當?shù)夭扇∫恍┯腥さ慕虒W環(huán)節(jié),可以潛移默化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提升與發(fā)展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方式,并且不斷突破自己的思維模式。
參考文獻:
[1]劉衛(wèi)玲. 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08):144.
[2]劉小偉. 情境教學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