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宏玲
摘要: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是最基礎的教學活動,同時也是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應用“主問題”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于教材內容進行解讀,使得教材內容從原有的單一逐漸變?yōu)樨S富。所以教師需要通過的“主問題”的有效設計,在教學閱讀過程中起到特殊的效果,讓學生的自主預習習效果持續(xù)加強,進一步提升“主問題”教學模式的效果。本文通過對于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之中“主問題”設計教學的教學概念進行分析,對語文閱讀教學中“主問題”設計的優(yōu)化進行探索,提出了一些相關優(yōu)化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閱文;閱讀教學;“主問題”設計
“主問題”教學概念提出是根據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要求教師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之中通過合理方式實現教學引導,以適應新課程標準的需求。這使得諸多語文教師正在積極的尋找有效的教學手段,希望通過課堂之上的問答形式來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要想成功的組織并實施“主問題”學習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回答,這也成為主題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
1.“主問題”教學的定義
“主問題”教學的定義是指教師通過“主問題”設計對學生進行提問,從而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達到帶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主問題”閱讀教學模式具體是從閱讀的角度或是學生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是一種相對于傳統(tǒng)膚淺、零碎且教學意義不大的問題而相對開展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該種教學模式能夠起到一定的主導支撐作用,是整個閱讀教學的關鍵點。教師開展“主問題”閱讀教學活動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閱讀的整體質量,在教學過程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2.“主問題”教學設計原則
任何教學模式的開展,都應該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主問題”教學模式的設計同樣也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是主體性閱讀教學“主問題”設計,應該是基于學生主體的基礎上合理開展的。教師要以“主問題”設計提問為主,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預習,達到熟悉文本,形成初步認識的目的。教師在“主問題”設計環(huán)節(jié),要盡可能的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閱讀興趣、閱讀需求、閱讀能力等多方面內容,要使設計的問題具有普遍的適用性特征。其次,教師要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原則“主問題”,該種教學模式是整個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主體,也是其載體。通過“主問題”的設計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對“主問題”的設計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要針對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針對閱讀文本的特色,以凸顯出“主問題”教學模式在閱讀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越性。最后要有突破性原則,教師要通過“主問題”的設計時要緊緊圍繞閱讀過程之中的重難點內容展開問題設計,通過“主問題”內容的設計來進行逐一突破,帶動其他閱讀學習活動,進而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
3.高中閱讀教學過程之中“主問題”設計的方式
3.1注重“主問題”設計過程之中的運用規(guī)律
在教師閱讀教學開始的初級階段,教師可以借助一、兩個“主問題”來引導學生對全篇課文內容進行理解,以吸引學生閱讀課文,調動學生語文閱讀的積極性。在閱讀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可以借助一、兩個“主問題”來幫助學生構建出整個課堂閱讀活動的學習板塊,讓學生找到學習的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閱讀教學最終的深化階段,教師要采用一些問題設計精巧的“主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與討論,深化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營造出適當的課堂學習氛圍。
3.2注重“主問題”設計的思想
教師對“主問題”設計也要從文章的主題思想方面進行助手。每一篇不同閱讀文章的創(chuàng)作都包含了其作者其描寫的意圖或抒發(fā)的情感。這種情感可能是愛國情懷、人性的美好或是對人情世故的關注,以及作者本人對人生的感慨等等內容。這些內容深深地包含在文章的主旨之中,需要教師通過“主問題”的設計對學生加以引導或是點播,進而幫助學生理解其內容并準確的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
3.3從學生實際情況入手進行主題設計
新課程標準之中對于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核心理念,是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換位思考,要充分的為學生著想,要將自身閱讀的思路及過程轉變?yōu)閷W生閱讀的思路及過程。所以教師需要將自身的閱讀策略轉化為學生的閱讀教學策略,通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分析,讓學生根據“主問題”思考來感受閱讀文章之中所展現出來的內涵,實現整體語文素養(yǎng)的逐步提升,例如:教師在講解《項鏈》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出:“你們認為這串項鏈是斷送了主人公還是拯救了主人公?”教師通過該“主問題”的引導,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思考環(huán)境,并給予學生開放性的空間,為學生探究過程提供了保證。
3.4從作者的核心思想進行“主問題”設計
高中階段語文閱讀過程之中所學到的內容,其實都是其作者對于內在思想情感的一種表達。任何一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都體現了作者自身語言的表達風格,這種寫作風格因人而異,因閱讀作者寫作的題材而異。這種風格可以是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幽默風趣、也可是賦予人生哲理等等,作者通過寫作表達了自身豐富的情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針對“主問題”的設計一定要融入作者的寫作情感,并引導學生對此進行解讀、品味、鑒賞,通過感受實現作者豐富的情感思想與學生的思想共鳴,幫助提高學生進行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祝?!肺恼轮畷r,可以借助作者魯迅的角度提問:“為什么說祥林嫂非死不可呢?”,讓學生從作者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思考,將作者思想與故事情節(jié)相互聯系。
4.結語
現階段高中語文內容教學不再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而“主問題”設計教學便是在新時代所提出的新式教學方式。教師在語文閱讀過程之中對于“主問題”設計教學方式的運用一定要恰當合理,通過“主問題”的引導,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一種更好的姿態(tài)去理解閱讀教材之中的內容,獲得整體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徐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鏈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2] 郭秀娟.基于對分課堂理念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9.
[3] 蘇美.高中現當代散文教學主問題設計研究[D].延安大學,2019.
基金項目:
北海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高中語文主問題閱讀教學實踐研究”2017B005
(作者單位:廣西北海市北海中學) 作者單位:興縣實驗小學 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