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娟
【摘要】語文教學需要大量的閱讀、寫作與思考,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除了課下自主閱讀外,課堂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陣地。文本重構,是對教材內容的重新整合和拓展,發(fā)現(xiàn)文本的獨到之處,對文本進行再度開發(fā),把語文簡化,為有效教學提供時間保證;“游戲”競爭制,把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變成有趣、多樣的課堂,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雙管齊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效課堂;文本重構;“游戲”競爭制
語文的學習“三分靠課內,七分靠課外”,大量的課外閱讀需要時間的保證,部分孩子,特別是城鎮(zhèn)、農村的孩子,家里沒有條件可以為孩子提供大量閱讀的條件。怎樣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成為我們思考的主要問題。
對于此種情況,打造高效課堂成為攻破難題的關鍵。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合理處理教材。面對教材,我們經常思考:“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教課文”還是“教語文”?如果繼續(xù)“為教教材而教”,在教材上的每篇課文都用力過猛,這即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反而又被教材“束手束腳”,不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就需要大膽的革新,重塑課堂,重構文本,研究新課型,在課堂上采用“游戲”競爭制,成為提高課堂效率的金鑰匙,同時還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下面我將以個別課例為例進行闡述分析。
一、文本重構——跳出課本,用教材教
由于現(xiàn)行語文課本中的部分課文,對于孩子們來說,離生活較遠,難以引起情感共鳴?;蛘呃斫馄饋聿⒎请y題,流于滿堂處理些學生自主閱讀就可以弄明白的問題,這很難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學生閱讀興趣下降。
文本重構,就是以一個“小學語文的眼光”發(fā)現(xiàn)文本的獨到之處,進行有目的的選取、調整,也就是對文本的再度開發(fā)。對某些具有“相似”點的文本進行拓展、比較學習,這不只是課內相關文本的群文閱讀,還要跳出課本,選取相似語言特色,貼近學生生活的文本,減少盲目閱讀,學通一類文,做到一課一得。把語文簡化,為有效閱讀,提供時間保證。文本重構是教師智慧的一種體現(xiàn),它需要教師對教學目標、學生情況、教材了如指掌,對文本素材有著獨到的見解,極考驗一位老師的文學素養(yǎng)和底蘊。下面選取其中的兩類加以闡述和分析。
1.“同類主題”文本重構
《盤古開天地》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神話,很多學生已經耳熟能詳,文章內容比較容易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焦點只放在課文中去,學生容易對神話失去興趣,流于課文表面,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和思辨能力。在2個課時的語文課上,為了有效落實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神話,培養(yǎng)想像力的教學目標。我們選取了蒙古、日本、羅馬、印度等國家的創(chuàng)世紀神話,通過文本比較閱讀,引導學生思考創(chuàng)世紀神話的特點:
師:你發(fā)現(xiàn)這些神話中,有什么共同點?
生:天地混沌時,都是一個蛋的樣子。
師:為什么大家都用蛋來形容當時的樣子?
生:蛋齊全。
生:很多生命來自蛋。
生:日月星辰(重要的事物是圓的)
生:神的身體最后都幻化成世界萬物。
……
師:為什么神會化作萬事萬物?
生:神有魔力
生:日月星辰跟人的器官相似。
……
通過“同類主題”文本的比較閱讀,學生經過思考,發(fā)現(xiàn)了神話背后隱藏的信息,激發(fā)了他們閱讀神話的樂趣?;貧w文本,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創(chuàng)世紀神話的不同點:
師:快速瀏覽《盤古開天地》和手中資料,你發(fā)現(xiàn)《盤古開天地》有什么特別之處?
生:《盤古開天地》中盤古幻化成的山,是5座山,也就是我們的“五岳”。
生:盤古的血液變成了兩條河流,黃河和長江。
……
師:《盤古開天地》中有許多中國元素。不同國家的創(chuàng)世神話,具有該國的特色元素。
通過思考,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再去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去創(chuàng)作:
(出示冰島的相關介紹資料,請同學們快速瀏覽)
師:如果是冰島,這個國家的創(chuàng)世紀的神話會是什么樣的,誰來編一編?
生:神雪白的身體變成了一座座冰山……
……
師:現(xiàn)在科學這么發(fā)達,天地萬物到底是怎么來的,逐一被破解,那我們?yōu)槭裁催€要讀神話?很多問題是很難說清楚的,但我們可以經常在心中追問、思考。
通過文本之間的比較學習,留下這樣有一定的思考力度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間。這樣的文本重構,即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又留夠空間讓學生自主閱讀、思考、想象,激發(fā)了他們閱讀神話的興趣,學會如何創(chuàng)作神話。
2.“同類語言特色”文本重構
陸機《文賦》中說:“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這“居要”的“片言”即“文眼”,是“警策”全文,“揭全文之旨”的點睛之筆,是牽制全文的藝術構思的焦點。教師應找準文眼,并從文眼入手重組,從一點突破,不枝不蔓,持一點而握全局,窺一斑而見全豹。
語文教學,無外乎聽、說、讀、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揣摩和運用語言,也教學的一大難點。很多老師都曾試圖通過帶領學生細致地解讀一篇文章,就讓學生掌握其語言特色和寫作方法,這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單講一篇文章,是很難讓學生掌握這類文章的特色,難以做到舉一反三。好文章見得少,不知道什么是好文章,更談不上寫出好文章,語文教學重在舉三反一。
這類文本的選取,要從課本出發(fā),再跳出課本,多選取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感類散文或小說,引起學生的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在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猴王出世》的經典學習中,開篇第一段中,“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使用短句把這只猴寫得活靈活現(xiàn)。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讀懂這種歡快,但這篇經典屬于半白話文,如何在寫人或動物的作文寫作中,讓學生學會使用短句,把人、物寫得活靈活現(xiàn),避免口水化的敘述,這就需要其他文本的輔助。我們選取了兩篇現(xiàn)代文《景美》和《兩個水鬼》,進行學習。下面以此文本重構課為例:
“那大嫂似乎看出了些許端倪(ní),立刻麻利地從筐里抓起一把蔥,抽出一根細繩,展開,將蔥放在繩子上,左右手齊上,一拉,一緊,一打結,蔥就捆好了。”(《景美》)
師:你們猜猜老師在這段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大嫂身手利索。
(師出示標點符號,8個逗號,1個句號)
師:你們忽略了一個最簡單的細節(jié)——標點符號。標點符號雖然簡單,但放在一句話里就不簡單。
(請同學讀)
師:逗號把整句分割成許多段,這樣的句子讀起來什么感覺?
生:瑯瑯上口,很輕快。
師:你很聰明。這樣被逗號分割成許多段的句子,叫做短句。使用短句對一些情節(jié)進行描寫,可以使文章有節(jié)奏感、畫面感,讀起來生動、形象。老師再跟你們分享一篇文章——《兩個水鬼》:
(請學生讀)
師:你讀出哪些有味道的短句來?
生:“小的管老的叫爺爺。老水鬼成天泡在水里。捉蝦、捉泥鰍;釣魚、釣黃鱔;摸蚌、摸螺螄……”(《兩個水鬼》)
……
師:你能用短語的形式,說說你生活中的點滴嗎?
生1:巨石旁,小道邊。童年就是拽出個把野草木子,拿起一根繩兒,那么一拉,一扭,一提,一轉,就弄出一個“草木子劍”。
生2:喚來幾個“野伴兒”,一蹦一跳地入了森林,掏蜂窩,捉蛐蛐,打鳥蛋……
生3:擼起袖子,挽起褲腳,脫下鞋子,向游來的魚兒撲去,濺起一臉的水花,幾個野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了。
這樣的文本,讓學生明白了什么是短句,短句的好處,該怎么用,同時也激活了學生記憶深處與長輩之間的快樂點滴,激發(fā)他們說出來、寫出來的沖動,令學生才思如泉涌,不再覺得寫作時間困難的事。
二、“游戲”競爭制——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
在教育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問題,學習時刻需要別人的監(jiān)督,對學習的主動性較低。這是由于孩子們內在學習動機下降所導致的。一項追蹤多年的心理學研究表明,自由自主的游戲時光的缺失使的孩子其內在動機下降,主動性缺失。
我們根據教學和游戲特征,把學習活動游戲化。把全班8列同學分為四大組,相鄰兩小組為一大組,進行團體賽。每一大組內優(yōu)生、學困生比例相近。對于學生,最關心的莫過于自己的作業(yè)。每周最終評比,則關系到學生的周末作業(yè),每周最后一節(jié)課評出一二三四名,作業(yè)從看書任務到抄寫任務依次遞增。自己的表現(xiàn)所獲得的成績,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學生一到上課就興致高昂,注意力集中,這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詞語聽寫和作文課是比較費時,又令學生枯燥的課型。我們把“游戲”競爭制引入聽寫和作文課中后,課堂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聽寫,是老師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鞏固字詞基礎的好方法。但卻會出現(xiàn)一定的困擾,學困生不愿意去讀寫記,老師要一一批改督促,會耗掉大半時間。學生還未必愿意鞏固復習。采用大組PK,請每組學生同排同學代表本組,到講臺上聽寫,10詞換一排,他們的得分累加到最后的大組分數中去。一節(jié)課,每個同學至少有一次機會到講臺上去接受挑戰(zhàn)。競賽小組之間,聽寫完后,相互批改,學生再自批,做到及時的查漏補缺。為了得高分,優(yōu)生會主動幫助本組內的學困生復習聽寫,學困生也斗志昂揚,認真讀記,這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還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作文課,也是老師和學生最頭疼的課,學生一聽到寫作文,總會草草應付了事。我們會留出一節(jié)課,讓學生分享品評作文,給作文的一、二、三等獎來,為本組加入不同等級的分數。別人分享時,認真聽,并作出評價,給出意見的學生也可以為本組贏得相應分數,這也大大調動了學生寫作文、聽作文、講作文、評作文的熱情。作文,學生不再覺得可怕。學生們樂意寫、愿意分享、積極思考。由于自己的作文分享為本組加分,也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作文,成為學生生活中展現(xiàn)自我,表達自我的一種需求。
三、結語
文本重構,把語文教學化繁為簡,一課一得,改變語文教學的惡習,引導學生有效閱讀,使學生思維得到發(fā)散拓展,有效利用課堂,使語文走近生活,讓學生發(fā)現(xiàn)語文的樂趣,學會思考,愛上語文,快樂學習。“游戲”競爭制教學,是克服學生懶惰的良藥,讓學生在玩中學、相互學、學會自主合作,讓課堂教學不再枯燥無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文本重構和“游戲”競爭制,彰顯語文課堂的魅力,真正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袁俊華.論語文閱讀教學的文本[J].時代報告,2015.
[2]藍錦田.走進文本,有效對話[J].新課程導學,2015.
[3]鄭女英.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策略 [J].課程教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