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著手,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好習慣,以合作學習的模式開展數(shù)學教學,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效率。本文基于精心提問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展開論述。
關鍵詞:精心提問;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
引言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好的問題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學生思維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頓悟并感受到思考帶來的樂趣。這就更需要我們教師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多一點準備,多一點實踐,多一點反思,加強自身數(shù)學教學的修養(yǎng)和數(shù)學評價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最終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1精心提問的含義
精心提問,是老師在課堂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式,老師根據(jù)課上所講的相關知識點對學生進行提問,以查看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同時也強調了課堂的重點知識,讓學生意識到重點知識并提醒加以掌握。當然,提問不僅包括對本堂課知識點的提問,還可以提問前一堂課的知識點,老師可以就前一堂課的知識點拓展的提問學生,讓學生開拓思維。其次提問的重心應該放到精心這個詞上。精心就是仔細認真的思考,選擇之后做出決定,老師可以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精心提問,因為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水平和掌握程度不同,所以問題就應該精心的選擇,設置。
2精心提問的作用
精心提問,就是老師針對不同學生認真選擇,思考而提出的問題,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這樣學生在面對提出的問題時,就會突破自己的學習舒適區(qū),進入學習區(qū),認識到自己知識點的欠缺,找到自己不擅長的地方,并進行解答,這樣學生就會通過老師的提問把知識的不理解的地方弄懂,可以將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這是對知識水平較低的學生而言的。針對知識基礎較好的同學,老師可以提問具有提高性的問題,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會通過自己的深入思考回答問題,在學生回答好問題后,老師可以進行適當指點,這樣就有助于開拓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知識水平,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同時,精心提問會讓學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為老師提問時,每個學生都想要回答的正確,證明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出于這樣的目的,學生會在上課時集中注意力聽講,吸收老師的知識,為老師提問時做好準備。
3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策略
3.1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活動《打電話》一課時,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學們,老師今天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暑假期間,學校要舉行歌詠比賽需要盡快通知到合唱隊的15名同學,怎么辦?如果每分鐘通知1人,通知完這15人要幾分鐘?你能幫老師設計一個方案么?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心中的方案,并從所有方案中尋找規(guī)律,并將找到的規(guī)律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3.2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給社會大眾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信息技術也被廣泛應用于教育行業(yè),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和網絡進行教學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為興趣在數(shù)學教學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站在講臺上講,使用的教學工具也只有黑板、粉筆,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提不起任何學習興趣,從而影響教學效率,而信息技術的融入使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具體,將數(shù)學知識的教授過程直觀、形象、直接地展現(xiàn)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打造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
3.3教師要探索分層教學
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一客觀情況,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分層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tài)、性格特點等,將學生分類分組,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在保證講授知識內容一致的前提下,在習題訓練、作業(yè)方式、學習要求等方面區(qū)別對待,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獲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4建立師生互動關系,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之一。小學生比較活潑開朗。面對許多新事物,他們具有很高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望。在與人相處方面由于他們的閱歷尚淺,所以如果教師一直與學生之間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那么他們就會與教師保持一定的距離感。這種距離感會使學生害怕教師,甚至會因為與教師的關系而牽扯到課堂學習中,進而不愿意去聽該教師授課。在學習過程中,不愿意聽老師講話。因此,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非常必要的。當教師和學生可以互相交流時,他們可以極大地激活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可以促進師生相互交流,使教師真正參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或生活中的煩惱,由此做到第一時間為學生們做好開導工作,引導學生們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結束語
數(shù)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強的學科,知識大多十分抽象。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抽象的概念和知識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過程,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將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原本單純地依賴和模仿教師、死記硬背,變成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學習與合作交流學習,從而打造高效的課堂,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 ?李有成.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186-187.
[2] ?吐爾洪江·吾斯曼.論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提問技巧[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3] ?劉曉彤.如何改進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策略[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作者簡介:楊文東,男,出生于1969.11.30,漢族,四川省沐川縣茨竹鄉(xiāng),一級教師,大學???,主要從事小學數(shù)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