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群英
摘要:小學時期是積累基礎知識的重要時期,同時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塑造至關重要,在這個時期,每一門學科都應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以及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此,為了有效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形成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本文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教學策略。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5-0100-01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并且表現(xiàn)出過于強烈和單一的特點,比如,父母過于干涉學生的學習,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鑒于此,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變得十分重要,這是能夠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加之小學語文教學自身的特點,在其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且意義重大。
1.小學語文教學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以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其教學內容主要是略讀,對教材內容進行剖析發(fā)現(xiàn)教材的大體結構是編撰人員用心設計形成的,編撰人員是站在小學生的心理角度,利用循循誘導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從簡到易、由淺人深地教學,教材內容中包括了人文地理、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等小學生容易接受的綜合性知識,比如,在人物描述的課文中,有一些是關于愛國精神的,一些是關于勤奮學習的,一些是關于樸實無華的,這些內容都是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不斷健全的教學案例,小學語文教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本心理教科書,然而,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提升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職業(yè)素質,因為小學語文教學并非是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
2.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2.1 借助教材內容中的“五愛”,引導學生正確感受愛
以部編部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其教材內容包含了“五愛”,即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愛自己,教師需要借助教材內容中的“五愛”,引導學生正確感受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形成學生熱愛祖國和熱愛人民的思想,例如,在教“魚游到了紙上”一課中,其教學內涵是制定目標并堅持實現(xiàn)目標,在教這一課時,教師的教學核心在于對聾啞人勤奮努力精神的學習,與此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向學生展示這些聾啞人在繪畫過程中的認真態(tài)度,讓學生感到聾啞人高超的繪畫技術,同時也感受到了他們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這些精神都值得學生細細品味,對學生無形中形成堅強的人格品質起到很重要的熏陶作用,再如,在教“小馬過河”這一課時,教師讓學生熟讀課文,或者是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朗讀,經過教師的點評,學生們會思考小動物們的對話對小馬的心態(tài)造成了什么影響,如此一來,學生可以自己體會,自主地進行思考,學會解決自己的事情,做一些在自已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養(yǎng)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在課堂之上,教師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生字詞的教學,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營造一個活躍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只要投入更多的情感和精力,就能夠找到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進行快樂教學,在學習中,學生要學會對正面的能量進行吸收,勇敢地展現(xiàn)自己的才能。
2.2 營造優(yōu)質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優(yōu)質的課堂氛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人格品質的形成,然而,教師正是這股力量的推動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一視同仁,公平對待,與學生進行溝通時,教師的語氣不應過于激烈,應該尊重學生,以平和的語調與學生進行談話,盡量與學生進行眼神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勇敢地表現(xiàn)自我、獨立思考,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面帶微笑,親和友善,經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學習的自卑心理,而且還能提升學生對語文教學的接受度,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
2.3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質量,把握好時機進行突破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基于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點,教師要建立教學方法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第二點,教師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基于此,需要教師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把握好教學的節(jié)奏,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隨時都能進行的,需要在恰當的時機,以恰當的方式進行,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某一課學習的興趣高漲,并且學生之間探討熱度很高,有很強烈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欲望,這個時候正是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機,在課堂上,教師不要刻意地去找這個時機,要保持順其自然的心態(tài),例如,在教“為人民服務”這一課時,可以多向學生講述一些感人事跡,將心理健康教育融于這些事跡的講述之中,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學生也會形成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將這些偉大的英雄人物銘記于心,基于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脫離于課堂教學而單獨存在,教師要用心發(fā)現(xiàn)最佳時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十分多樣,需要站在學生的心理角度,結合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以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永存,陳慧.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的教學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8.
[2]王六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好家長,2017(31):37-37.
[3]莫永松.淺析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中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