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自珍
著名語言學家呂淑湘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語感能力?!闭Z感就是指人們對語言文字的直接感受能力?!芭囵B(yǎng)語感”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那么,在語文課堂上如何高效地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形成語感?
一、培養(yǎng)語感要從低年級抓起
怎樣讓低年級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呢?通過實踐,我覺得“扶讀”(或叫同步跟讀)是有效方法之一。什么叫“扶讀”?顧名思義“扶讀”就是學生有困難時,教師引導學生讀正確,帶著學生同步讀。它有別于范讀是讓學生同步跟讀,優(yōu)點是更具示范性,學生模彷更及時。老師扶讀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首先,自己要認真朗讀教材,悟出其文的韻味。其次,要備學生,分析學生在朗讀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如哪個字會讀錯,長句子在哪兒停頓等。教師只有做到心中有數(shù),指導朗讀時,才能有的放矢。
課堂上,教師要從學生閱讀習慣開始“扶”,要求學生朗讀時身子坐端正,雙手捧書,兩眼看書,全神貫注,做到“心眼口,信皆要”。只有這樣,“扶讀”才能取得好效果。只有長期堅持這樣,學生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二、培養(yǎng)語感應從多方面引導
1.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進行遷移,生成語感
低年級課文比較淺顯易懂,大多數(shù)內容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生活經(jīng)驗的遷移,就是把學生已有的某些生活經(jīng)驗轉移到課文的朗讀上來。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就采用了這種方法。課文的第一句是“下雪啦,下雪啦!”要讀出作者那種喜悅興奮的心情,應該是第一個“下雪啦”聲音略微輕,第二個聲音略高。朗讀之前,我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喜歡漫天大雪嗎?”學生搶答“喜歡”。“當你第一個看到雪花飄時,你會怎樣?”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說:“我一定高興的喊媽媽看。”“我會喊奶奶看?!薄拔視靶』锇榭??!薄澳悄銜趺春埃俊边@時同學們紛紛舉手。“快來看!下雪啦,下雪啦!”“下雪啦,下雪啦!你們快來看啦!”同學們這些模擬喊話正達到了這句話先低后高的朗讀要求。這時候,我讓學生讀文中的句子,已經(jīng)水到渠成了,學生自然讀得有感情,語感自然生成了。
2.引導學生合理想象,激發(fā)語感
教學中,教師要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必須引導學生合理想象,激發(fā)他們的情感,才能誘發(fā)學生的語感。語感同想象是緊密聯(lián)系的,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形象思維,啟發(fā)學生想象,才能讓學生的心中產(chǎn)生“內心視像”,才能使課文內容像電影一樣,在學生頭腦中閃過,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引起情感共鳴。在教學《狼和小羊》一文時,我讓學生邊朗讀,邊想像當時小溪邊的情景,然后抓住狼和小羊的兩次對話,把它們鮮明的個性讀出來。狼的聲音粗一點、霸道一點,讓人感覺狼的兇殘;小羊的聲音柔一點、弱一點,讓人覺得小羊很溫順。同學們通過合理想象,狼和小羊當時的情景仿佛已在眼前。憎恨和憐憫之情油然而生,讀起來自然有了感情。這樣,學生朗讀的過程也就是語感生成的過程。
3.引導學生用比較朗讀法,形成語感
比較朗讀法,就是指把課文中一些精妙的字置換調整,然后引導學生把調整后的語句與原句對比朗讀。教師不要多講,只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在比較中感受語義,形成語感。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我將最后一句“我長出一條新尾巴啦!”改成“我長出一條新尾巴了。”讓學生對比朗讀。學生對比朗讀后,體會出了原句應該用高興的語氣讀,語感自然生成了。
4.利用臉部表情傳達情感,悟出語感
低年級學生特別容易通過視覺來接受教師的各種感情,然后模仿老師的樣子讀,表達出與老師一樣的情感?!独嘶ā肥且皇變热萆鷦踊顫娕c富有情趣的散文詩。我在范讀時眉毛舒展,盡可能自始至終帶著舒心的微笑,用歡快的語調朗讀。此時,同學們也露出了會意的燦爛笑容,悟出了語感,體會到了文中“我”的興奮心情。
5.利用體態(tài)語輔助朗讀,培養(yǎng)語感
體態(tài)語可作為有聲語言的輔助手段,用來豐富有聲語言的表現(xiàn)力,使學生得到各種信息。在低年級感情朗讀訓練中,體態(tài)語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在《小猴子下山》一課教學中,我教學前四自然段第二句時,我邊讀邊做出動作。學生接受到這一體態(tài)信息就知道了句中的“掰”“扛”“扔”“摘”“追”這些詞都應該讀重一些。體態(tài)語不光是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學生的學習語言。在感情朗讀時,讓學生適時配上一些動作,能更好地輔助理解課文,讀出語感?,F(xiàn)在流行的課堂即興表演,正是體態(tài)語言的運用。我在教《狐貍分奶酪》時也采用了這種方法,效果很好。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的培養(yǎng),不但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和有效教學方法,也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最有效途徑。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巨興巧脈小學(2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