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本文在簡單論述了素質拓展訓練的起源與發(fā)展、內容分類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高職體育教育采取素質拓展訓練教學方式的可行性,重點探究素質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素質拓展訓練;高職體育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80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5-069-02
1拓展訓練的內容與分類
拓展訓練運動內容和形式十分廣泛,有室內、室外、專業(yè)場地和野外練習等多種形式,運動內容分類具有多維性。根據練習場地分類,體育拓展運動的練習場地既有室內也有室外的。因此,我們可以將體育拓展運動劃分為室內拓展運動、戶外拓展運動以及專業(yè)場地拓展類。室內拓展運動:主要包括破冰流程、團隊建設、信任背摔、牽手解扣等.它主要在室內進行,可以在教室、會議室、體育館等環(huán)境中進行,具體室內場地的選擇取決于開展拓展運動的目的和人數。戶外運動:主要包括漂流、野外生存、定向越野、叢林穿越等。它主要在室外進行,戶外運動的靈活性非常大,不受任何場地器材或是道具的限制,能非常直觀、直接地融入大自然當中。但是它的安全系數相對來說就比較小了。因此,在進行戶外運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專業(yè)場地拓展:主要包括空中單杠、斷橋、天梯等項目。它主要是在專門的拓展場地內進行,主要具有激發(fā)潛力的功能,它能夠有序有步驟地進行熔煉團隊的體育拓展訓練,相對來說容易達到所要鍛煉的目的。但它的投資比較大,危險系數較高,缺少一定的靈活性。當然,有許多拓展運動,可以將它們結合起來開展,這樣便可以更好地達到體育拓展訓練目的與效果。
2高職體育教學開展拓展訓練的可行性
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需要,高職引入素質拓展訓練,無論從學生的主觀需要、項目的健身效果,還是從學校的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來講都具有一定可行性。
2.1素質拓展訓練是學生發(fā)展的內在需求
傳統(tǒng)的學校體育主要通過一些跑步、跳遠競技體育項目進行訓練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然而這些體育項目過于陳舊,且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嚴重脫離生活實際,導致學生缺乏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難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當今社會不斷進步,對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素質拓展訓練的內容豐富,運動的方式靈活多樣,學生可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進行調節(jié)。是一項集趣味性、娛樂性、挑戰(zhàn)性和知識性于一體的訓練形式,滿足他們求知欲,培養(yǎng)他們勇于挑戰(zhàn)、敢于冒險的精神,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運動的積極性,激發(fā)起參加體育訓練的熱情。
2.2素質拓展訓練具有較強的健身價值
素質拓展訓練的運動形式多樣,同時可以根據鍛煉者實際素質進行靈活調節(jié),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在訓練當中既能鍛煉學生的骨骼和肌肉,又能增強心肺功能,且安全性又比較高,運動受傷率遠遠低于其他的體育運動項目。拓展訓練的教學活動中將課堂和課外兩種形式的活動有效地結合起來,能夠因地制宜地開發(fā)各種課程資源,符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在訓練過程中學生可以有機會親近自然,走進社會,使本身的發(fā)展得到完善,使現代體育教學的內容體系得到不斷豐富與完善。
2.3素質拓展訓練場地的設施成本低,適合各類高校課程開展
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教學多種多樣,能夠因地制宜地開發(fā)資源,實現教學的需要,不需要建立專門的運動場地或者場館,其設備又很簡單,耗費成本較低,無論我國的發(fā)達城市高校,還是一些較為貧困的地方院校都可以根據本身的特點進行課程設置。另外,世界上一些發(fā)達國家的高校體育教學中較早地引入了拓展訓練,具有豐富的經驗,我國的一些拓展培訓機構和學校,部分高校逐漸地將拓展訓練引入體育教學之中,這些都為我國的高校體育開展拓展訓練項目教學提供了借鑒。
2.4我國高職院校有較強的師資力量隊伍
拓展訓練中的教師主要負責組織、引導、監(jiān)管安全和最后對活動的總結任務,其可以不直接地參加項目,只需要掌握項目的設置,把握項目的規(guī)則,而這些項目布置和規(guī)則很容易掌握。高校的體育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有足夠的能力組織體育活動,那么只需要對他們進行短期的培訓,就能夠進行拓展訓練的教學組織。
3高校體育教育中引入素質拓展訓練的重要作用
3.1改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和方式
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較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灌輸,其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能。雖然隨著素質教育提出,高校進行了課程改革,不斷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由于教育觀念、習慣或者沒有尋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等一系列因素,高校體育教學模式依然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拓展訓練教學觀念和方式引入,給高校的體育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其與傳統(tǒng)體育教育的最大不同就是在訓練中堅持了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心理,是一種體驗式教學,有助于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改變。
我國當今教育改革主要方向是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實施素質教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化,以追求全面素質提高。拓展訓練的主要特點以體能的活動為引導,設置多樣化場景和活動方式,通過富有挑戰(zhàn)性、趣味性的體驗課程,使學生在訓練中經歷考驗,磨煉意志,加強團隊意識?;顒釉诶蠋熃M織、引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其不是單純的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形式,這種方法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過程。
充分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的素質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挖掘學習潛能,使學生個性得到發(fā)展,對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3.2符合高職體育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推動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傳統(tǒng)高職體育課程的內容存在著較大局限性,總是著重對學生體育技能、理論知識的教學,卻不善于挖掘學生興趣、愛好,采取機械的教學方法。而社會發(fā)展,其體育運動呈現出多樣化,高校作為學生即將走向社會的最后教育基地,應當面向社會發(fā)展與需要,采取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體育鍛煉方式。拓展訓練本身具備一定的趣味性、挑戰(zhàn)性,是一項能為大學生接受的活動。能夠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主動參加體育鍛煉,另外能夠填補其課余時間,不至于將時間花費在睡覺、上網、打游戲等不利于身心發(fā)展的活動之中,在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的時候,還能夠提高其心理素質。
拓展訓練以戶外活動的形式讓參與者進行體驗,是一項能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運動。借助于精心設計的特殊情境,讓學生從中感悟出活動中所蘊含理念,從而既提高了身體素質,又改善了心理素質。將拓展訓練引入學校體育教學,不僅能夠豐富體育課程體系,而且符合素質教育需要。當然,拓展訓練在學校的開展程度如何,教育主管部門起著關鍵作用。
高職體育中引入拓展訓練的教學,打破了長期以來封閉的體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推動高等教育和高校體育課程深化改革。將素質拓展訓練和體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堅持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調動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積極性,從而提高了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提高了自信心和社會交往能力。高職中實施拓展訓練形式的體育教學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新型、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辛鋒,張小東.高校開展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6).
[2]余剛.試論拓展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體育世界(學術),2009,(8).
[3]韓來國,吳俊英.體育拓展訓練與大學生素質教育[J].赤峰學院學報,2011,(4).
[4]吳秀美.高校體育教學引入拓展運動的重要性及可行性[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7,(6).
[5]張金國.在體育教學中開設拓展訓練課程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