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伴隨日趨深化的課改,就數學學習而言,也凸顯出兩級分化特征,一些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畏難情緒,逐漸發(fā)展成該門學科的學困生。若沒有及時做好對他們的轉化,他們將會逐漸厭學,如此,將可能對他們日后學習甚至生活產生很大消極影響。故而,筆者在此文中探究下相應的數學學困生幫扶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學習;對策
引言
學困生是指身體健康,但因生活因素、生理因素抑或心理因素致使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就數學學困生而言,其有著自身特點,即有著較慢的計算速度,容易出錯,有著較差的理解力以及較弱的記憶力,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數學學習中,他們很難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yè)?;诳陀^視角來說,基本各班、各年級都有數學學困生,如何對他們進行幫扶是諸多數學教師關注的重點。故而,筆者引出本文。
1小學數學“學困生”致發(fā)因素分析
1.1思想不夠重視
一些學生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缺少重視,他們覺得只要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日后就能養(yǎng)活自己,成績好壞無所謂。另外,一些孩子家庭條件較好,還有部分是獨生子女,家人難免對其溺愛,致使他們伴隨諸多自私、太過自我的習慣,在學習中難以有著較好的注意力,日子久了,就慢慢成了學困生。
1.2基礎知識不牢
數學這門學科,有著較強的科學性和邏輯性,如果在某階段的基礎知識沒有打牢,就會缺少該方面的技能,致使學生學習中將越發(fā)吃力,學習能力也必然受到影響。
1.3學習積極性缺乏
興趣可謂學習的動力,如果一個小學生有著較差的底子,教師又沒有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幫扶或者指導,其能動性和信心就會受到嚴重打擊,時間長了,他將會日趨自卑,進而上課排斥聽講,平時害怕和其他同學溝通,也將畏懼各種教學活動,其學習成績自然可想而知,難免成為學困生。
1.4有著較弱的學習能力
學生個體不同,智力和各種后天因素也有差異,學習能力也是高低不平,一些學生有著較弱的學習能力,難以及時完成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時間一長,也就漸漸成為學困生。
1.5有著相對較差的自制力
小學生年齡尚幼,有著相對較差的自制力,難以自主學習,還有部分小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耗費了自身很多的精力和時間,這也是造成學困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2相應幫扶對策
2.1重視教學模式的積極轉變,激發(fā)學生學習能動性
教師要更加耐心的對待學生??梢曰趯W生能力實際進行針對性的分層管理。在進行作業(yè)布置的時候,分為三級,即:易、中、難,逐步提升難度,幫學困生把基礎打牢,讓其做完相對容易的作業(yè),不斷提升其學習信心,激發(fā)其能動性。同時,在檢查作業(yè)時,面對做錯的題目,教師也要更加耐心,通過詳盡的講解,幫助學生改正過來,一遍不行再來一遍,反復講解,直到學生理解其中的主旨之后再看學生的答案。在教師倍加關注下,學生自信心必然受到鼓勵,也可以充分體驗成功的興奮,自然會更加努力,積極能動的進行學習。
2.2營造濃郁的學習氣氛,吸引學生積極參與
教師在教授中,可結合情境法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準備教案的時候,要將情景化內容及時的融入,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直觀性,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歡快而輕松的理解課堂內容。在講授知識的時候,可以利用一些幽默詼諧的語言來活躍課堂的氣氛。同時,教師在教授中,也可以結合課堂的內容適時增設一些生活情境,這樣一來,學生將會更加積極的參與進來,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及互動。例如,在講到“2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充分結合生活情況來設置一個游戲,比如組織小動物們坐著校車一起去蘋果園采摘蘋果,由教師任校車的司機,學生扮演小動物們,教師結合小動物票面的座位號給他們出題,讓他們進行計算,如果計算對了就可以入座,同時讓他們采摘一個蘋果,如此,學生的眼球將會立即吸引到教師這邊,也利于調動他們的能動性和注意力,整節(jié)課,學生都感到十分輕松,而知識也在歡快的課堂氛圍中被他們輕而易舉的掌握了。
2.3科學引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大都年齡尚幼,自制力相對較弱,而就數學學困生來說,僅僅做一些較為基礎的題目還能湊合,若是想要再繼續(xù)做一些深層次的數學題,則會有相對較大難度,當面臨難題時,學生一般會有著相對較大的心理落差。若他們一直情緒低落而又缺少教師的科學引導,就會難免對數學學習產生逃避心理。如此,教師要建立相應的基礎訓練體系,認真分析學生在學習中的薄弱點,針對性的對其進行練習,逐漸提高學生的成績。若是家長有時間和能力,也可以配合教師做出相應的課后輔導,針對學生作業(yè)及任務認真進行檢查,配合教師幫自己的孩子養(yǎng)成較好的學習習慣。為更深入的掌握孩子學習實際,家長還要多多和教師溝通,配合教師為孩子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采用合理的教育措施。教師也要科學引導學生,告訴他們要提前預習課程并且將自己不能理解的疑難點記錄好,這樣,當課堂里老師講授到這些知識點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找出答案,進而及時的解決自己不會的問題。若課后有不懂的問題,可以請教老師或者家長,也可以求助于自己的同學。做好課前預習,第一時間做好課后復習都有助于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2.4利用興趣小組,大力提升學習成效
學困生學習底子較弱,性格和習慣也難免伴隨諸多問題。教師要充分意識到這些,分析其數學基礎實際,利用特色化教學模式,關注他們的成長。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組建幾個數學興趣小組,一個小組成員以5-7人為佳,成績平均分配,并基于他們的性格實際,讓他們扮演合適的角色,推進他們共同幫助,相互學習,讓具有較強數學能力的學生來幫助學困生。在此過程里,教師要將充足的交流空間提供給學生,將較好的發(fā)展渠道交給他們,從而推進他們自信心的提升,大力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授中,針對學困生,教師要仔細總結造成學困的相關因素,用更多的耐心對待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己能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將更多的愛心和恒心給予他們,極力挖掘學生的優(yōu)點,幫他們克服學困,積極健康的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文霞.由“學困”到“學憂”的飛越—— — 小學低年級學困生教育的幾點嘗試[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7):18-21.
[2]鐘啟泉.差生心理與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楊文(1986.10--),男,漢族,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