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我國的財務管理制度以及會計制度不斷深入改革,財務管理工作作為基層單位工作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優(yōu)化財務管理工作在目前基層單位中顯得十分重要。由于當前基層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受到很多的局限制約,導致不規(guī)范的現象層出不窮。因此,本文針對目前基層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優(yōu)化財務管理工作的相關途徑與建議。
關鍵詞:基層單位;財務管理;優(yōu)化建議
一、基層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預算管理方面
基層單位對預算編制、執(zhí)行等重視程度不夠,認為預算編制是財務部門的事,對部門的資金盤子心中無數,申報預算隨意,前期準備不扎實、項目論證不充分,年初預算申請積極,資金落實后工作推進不力,存在“重預算、輕執(zhí)行、輕規(guī)劃”的現象。認為預算編制完成、資金申請到位后便萬事大吉,對工作推進落實、資金使用沒有詳細安排,導致資金趴在賬上,影響預算執(zhí)行進度,同時年初安排的工作也沒有有效的推進,影響基層的事業(yè)發(fā)展和部門的充分履職。
由于基層單位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完整性認識不到位,導致了其對于財務管理的預算工作和年度工作缺乏一定的統(tǒng)籌,其中特別是針對后期財務工作的開展沒有制定一個很多的目標和計劃。再加上很多預算工作都歸屬于財務人員,而基層單位的預算內容又局限于人員經費和業(yè)務運行等幾個方面,造成了在實際的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往往都不按照嚴格的預算標準來執(zhí)行,不按照預算資金的規(guī)定來使用資金,使得最后都會產生超預算的支出。
(二)支出管理資金方面
支出管理職能弱化,監(jiān)督約束不力,資金使用效益低下。由于基層的個別領導對預算支出的剛性約束認識不足,財政資金支出在管理上缺乏強有力的監(jiān)督措施,支出方面普遍存在著預算約束軟化、管理不嚴、支出不規(guī)范等問題,用于經濟建設方面的財政性投資效益不高,甚至形成嚴重的浪費。
由于個別的基層領導很容易根據賬面的數據情況來調整支出,而對于大部分的項目建設等都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可行性的研究,使得資金到賬之后并不能夠按照原計劃進行支出使用。再加上個別基層單位在使用財政資金的時候,對于支出票據的把握并不嚴格,使得支出資金也大大地超出了原計劃,造成了基層單位不能精確核算成本。
(三)財務管理方面
隨著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基層的財務管理工作要求越來越高,上級對基層的管控進一步加強,與不斷更新與變革的財政體制改革不相適應的是,部分基層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流動性差,“老齡化”嚴重,業(yè)務素質較低,缺乏統(tǒng)一有效的培訓,財務管理工作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部分基層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缺乏一定的專業(yè)素質,導致了在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中不具備一定的規(guī)范性差,使得部分賬目不清楚、賬表不符合等等不良情況的出現。再加上個別基層單位在執(zhí)行財務管理規(guī)章制度的時候,不嚴格按照流程執(zhí)行,其中主要體現在:1.基層單位存在大量的現金支出,個別的收入支出往來的科目進行核算,或者出現收到的現金沒有及時的上繳財務入賬等情況,造成了部分基層單位長期掛賬,針對壞賬損失等不能及時地進行確認:2.在平時的工作中也沒有對照預算支出進行核算,到年底的時候才來隨意地進行調賬:3.統(tǒng)籌使用資金的能力不強,對單位財務狀況和各項經費的使用管理掌握不熟悉,缺乏與使用單位及人員的溝通。
(四)項目管理方面
在基層單位中針對個別項目管理的等財務工作,也沒有實行規(guī)范化的操作管理。例如不按照規(guī)定進行采購招標,項目投資超過大預概預算,合同管理不規(guī)范,工程變更頻繁導致項目投資加大工程款直接支付給個人,沒有按照工程的進度及時進行付款等等。
(五)資產管理方面
基層單位在資產管理上往往只注重面大部分的時候都只是停留在購買和使用中,并沒有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資產管理制度與流程,或者建立了資產管理制度而流于形式,沒有落實到位,往往都是用賬務管理來代替資產管理,造成賬實不符。此外,資產財務管理與使用部門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也不到位,沒有將制度進行落實,造成符合資產管理的登記信息不全面,使得資產被迫流失容易造成資產流失。同時,針對個別損毀的資產也沒有進行及時的處置,使得賬面的資產出現虛高等情況。
二、基層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基層財務力量薄弱,財務人員專業(yè)不強
在目前大部分的基層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由于相關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不高,已有經驗不足,造成了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顯得較為薄弱。并且大部分的財務管理人員都是在取得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后就進入到單位參加工作,沒有經過系統(tǒng)化和專業(yè)化的培訓,使得自身的業(yè)務技能不強。與此同時,大部分的財務管理人員都將精力放在業(yè)務和服務上,沒有切實地將重心投入到財務管理中去,而基層單位也沒有將財務管理工作和職稱等級、工資待遇等進行掛鉤,使得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缺乏一定的規(guī)范性和激勵。
(二)缺乏預算管理意識,存在有章不循現象
基層單位的領導大部分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范疇認知不足,更加關心項目的爭取與資金的落實,“重分配、輕管理”,收入利潤和賬面余額而對于成本預算績效不夠重視核算和依法納稅等現象都了解的不夠深入,“重支出、輕績效”,對于預算和核算的概念也不夠清晰。同時,在個別基層單位中,過分強調財務管理工作的靈活性,沒有按照標準的流程進行工作。而且個別的領導主管意識強烈,很少去征求財務管理人員的意見,在購買先進的設備資金使用時,為了簡化程序,直接忽略財務管理人員的作用,不按照規(guī)章制度辦事。
(三)依法理財觀念管理淡薄,財務管理意識不強
基層單位中存在著個別領導的依法理財管理意識淡薄,認為財務工作就只是數錢記賬的表面工作,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監(jiān)督和管理上都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忽視了對其的嚴格執(zhí)行。同時,個別領導對于財經法規(guī)、財政體制機制、稅收等法律制度也不夠重視,沒有對財務管理制度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使得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經常出現違規(guī)違紀的現象發(fā)生。
(四)內控制度不夠完善,執(zhí)行力度不夠深入
針對個別有些基層單位對于內部的控制建立了標準的內控制度,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依然存在著疏于檢查等問題,而且在財務管理工作上也沒有將工作重點放在事前防范風險上,沒有深刻地認識到財務風險的嚴重性,對其依然存在著僥幸心理,也在一定層面上導致了內控制度失去了自身應有的意義。當下各個基層單位的財務核算制度并不缺乏,但是卻在執(zhí)行的力度上沒有認真落實,制度的設計不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同時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也沒有進行及時的補充和更新,缺乏對內控制度有效的執(zhí)行和監(jiān)督,導致了內控制度形同虛設,執(zhí)行力度不夠強。
三、基層單位財務管理的優(yōu)化建議
(一)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強化領導的會計行為主體責任
財務人員作為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基礎,基層單位應該不斷加強人員的配置,打造出一批專業(yè)能力強、業(yè)務綜合素養(yǎng)高的財務工作人員隊伍,不斷從源頭上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和質量。首先,針對財務管理人員應該定期地開展專業(yè)技能知識的培訓,使之能與實時出臺的各項政策相適應,根據國家政府實時出臺的各項會計政策、財稅改革等,促使財務管理人員有一個全面的深入掌握,切實提升財務人員的政策法規(guī)意識和專業(yè)技能水平。其次,還要結合基層單位自身的發(fā)展情況,通過部門內的各個骨干工作人員,傳授已有的財務管理經驗,定期開展部門內部交流會,促使財務管理人員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最后,還可以通過要求財務管理人員的自學、考試等方式,完善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二)加強內控制度執(zhí)行力度,優(yōu)化財務預算管理工作
基層單位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單位內部的管理模式,不斷健全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財務管理制度,針對各個支出報銷流程和領導審批流程等,構建統(tǒng)一的標準化實施制度。同時,將財務管理部門中的各個崗位職責進行明確的劃分,將責任落實到人頭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并且為了實現內控制度的有效實施,還要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和獎懲機制,把內控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和每個員工的效能考核、工資獎勵進行掛鉤,最終有效地確?;鶎訂挝坏呢攧展芾韮瓤刂贫鹊玫礁咝У膱?zhí)行。
財務管理部門還應該嚴格的執(zhí)行預算管理工作,充分發(fā)揮對于預算工作的事前控制和統(tǒng)籌集約作用,不斷的加強對于預算資金的執(zhí)行力度和監(jiān)管力度。同時還要對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一個定期的總結和深入分析,將過程中存在的各個大小問題及時地向上級領導通報,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意見。與此同時,財務管理部門還要嚴格的把好資金出口關,做到無預算不支出。并且還可以在預算編制時進行全員動員邀請基層領導加入預算的會議中來,增強各個部門的預算管理意識,并且還要提前做好預算工作,將各個年度的工作和業(yè)務發(fā)展體現在預算的編制和執(zhí)行中,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三)加強資金監(jiān)管力度,提升內部審計力度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目前網絡平臺早已運用到財務管理工作中,所以可以構建統(tǒng)一的信息化財務管理模式,隨時將各項資金的支出和核算及時的反映到內部公開、透明的上傳到單位內部的網絡平臺上,以能夠使得上級讓財務管理部門及工作人員能夠不定時的及時的登錄財務管理網絡平臺,對賬簿、預算執(zhí)行情況、財務收支情況、財務處理情況和資金的具體流向等,有一個實時的監(jiān)管。通過對財務數據的比較和分析,能夠實時的發(fā)現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及時的提醒相關工作人員,要求其調整糾正。
此外還要不斷提升基層單位財務管理的內部審計力度,通過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自查、交叉檢查等方式,對財務管理工作有一個檢查作用。進而有效地找出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風險,才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降低財務管理的相應風險。基層單位還可以借助社會中介機構進行審計,邀請專業(yè)人士對內部的財務管理風險、內控有效性等作出評價,再根據其提出的合理建議,結合內部管理情況不斷優(yōu)化內控制度。同時還要對財務管理工作有一個追蹤檢查,對有調整的地方進行督促,以此來保證整改工作落到實處。
四、結語
由此可見,基層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提升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且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不斷完善,使得基層財務管理工作能夠隨著我國財政體制的各個財經制度不斷改革,最終發(fā)揮出自身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偉.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措施[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8(18):136-137+143.
[2]劉春楊,吳爽.加強基層單位工會財務管理淺析[J].天津經濟,2018(09):52-54.
[3]周生華.基層單位工會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會計師.2018(12):37-38.
作者簡介:
鄒春蘭,深圳市南澳辦事處財務管理中心,廣東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