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敏
校園教育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自制力,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服從管理。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長同樣不能忽視這個部分的教育。根據(jù)本校的情況來看,學生的家庭教育效用不高,因此學校推出家校共育理念,旨在提高學生的整體管理效用。家校共育能夠讓家庭與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對于促進其健康成長有較大的作用。
家校共育 價值分析 共育途徑 健康成長
【中圖分類號】G7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012-01
當今時代大部分城市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其在生活當中養(yǎng)尊處優(yōu),鮮少受到家長的嚴厲教育。家長經(jīng)常忙于工作應酬在教育孩子這個方面有所欠缺。本校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了調(diào)查,由于其不住校,因此作業(yè)需要回家完成,但是整體的完成情況不佳,家長缺乏有效輔導。因此,提出家校共育,讓家長輔助學校開展管理工作,改正學生玩手機的壞習慣,讓其按時完成作業(yè),還可以與家長和諧相處,提高整體教學效用。
1.家校共育的價值
家校共育具有較強的教育價值與社會價值,主要是由于初中生在學習與生活的過程中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需要由家長與學校共同對其進行管理。當前的社會風氣不佳,學生在生活中容易受到影響,導致其在思想上存在偏差,侵害其價值觀念。家校共育能夠讓家長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狀態(tài),對于社會侵害進行預防,使其能夠健康成長。大部分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認同感不強,在情感方面存在較大的困惑,家長在生活中忽視這種問題會導致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家庭與學校作為兩個不同的組織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在管理孩子方面還是需要進行溝通,建立其有效的橋梁。家校共育能夠讓孩子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感受到人情冷暖,還可以讓家長幫助孩子完成作業(yè),做好管理工作。這種教育理念與形式可以較大程度上實現(xiàn)教育公平,促進孩子學習能力與情感方面的發(fā)展。
2.家校共育的實現(xiàn)途徑分析
(1)搭建共育平臺,共同呵護孩子成長
雖然部分家長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指導者的角色,但是其在與學校的溝通上還是稍顯不足。在開展家校共育的過程中,學校與家庭之間可以搭建共育平臺,保證家校共育的暢通性。學??梢岳镁W(wǎng)絡平臺與家長進行溝通,組建家委會,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當中。初中生的大部分日常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雖然其不住宿,但是在回家時還是需要完成與學習有關的作業(yè),家長與其缺乏溝通。在共育平臺上班主任可以分享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讓家長了解其學習情況。家長也可以將孩子完成作業(yè)的情況與過程在平臺上告知教師,加強兩者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诰W(wǎng)絡的信息溝通平臺能夠發(fā)揮校園網(wǎng)的作用,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家訪的形式提高平臺建設的實際效用。
(2)重視家長培訓,共同呵護孩子成長
家長培訓工作指在讓家長認識到管理孩子的重要性,使其能夠成為對班主任的幫助,實現(xiàn)對孩子的共同呵護。學校需要根據(jù)家校共育機制精心設計針對家長的培訓課程,使其具備系統(tǒng)的思想,對孩子的生活與學習目標進行明確。家長培訓的開展是一種短期的教育形式,家長需要明確孩子在學習與成長當中形成好習慣的重要性。因此,在培訓課程中,教師需要說明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后時間學習的重要性,還需要對個別學生愛玩手機的情況及時進行分析。在與家長進行溝通及培訓之后,讓家長成為班主任得力的幫手。班主任可以組織家長通過網(wǎng)絡了解家教學習資料,推薦閱讀書籍幫助家長提高培訓效用。家長培訓工作的開展要求學校結合孩子與家長的特點進行輔助性教學,讓家長掌握更多幫助孩子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家長以自己忙于工作為理由,忽視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學校需要指出家長的不足,讓其正確意識到自己作為家長需要承擔的責任,對孩子更加耐心,讓其在生活與學習中具備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3)加強家校溝通,共同呵護孩子成長
城市學校的學生在完成課堂學習回家之后經(jīng)常不會向家長講述自己在學校的狀況。家校共育就需要通過學校與家庭之間的交流讓家長多多了解孩子的實際情況。在合作共育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尊重家長的意愿與其溝通交流,并且根據(jù)家長不同的想法采取相關的合作策略,讓家長在于學校合作管理孩子的過程中以一種更加舒適的形式呈現(xiàn)整體效果。學校需要盡量挖掘及利用家長資源,不僅需要滿足學生在學習中的實際需求,還需要理解家長在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合作效果。在共育的過程中,需要對孩子的部分不好的習慣進行分析,讓家長輔助學校進行監(jiān)督,提高孩子完成作業(yè)的效率。
(4)家長共促學校管理,共同呵護孩子成長
學生在課余時間通常會按照自己的喜好開展相關活動,同時也不能忽視學校布置的任務。在家校共育的理念下,家長需要幫助學校開展管理工作,促進整體管理效用。在學生放學回家之后,家長需要對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進行檢查,在其遇到問題時給予幫助。雖然家長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放寬管理策略,但是還是需要進行合理的監(jiān)督,讓孩子明白家里并不是其可以懈怠學習的場所。針對目前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家長要提醒孩子在課余時間少玩手機或者其它不利于學習的活動,而是需要聽從教師合理的管教,按時完成作業(yè)。這種管理形式還能夠促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其提高學習與生活質(zhì)量,促進其和諧相處。
總之,家校共育能夠有效促進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讓家長更加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的情況。學校需要為家校共育提供更多的途徑,合理利用家校共育平臺,加強對孩子的監(jiān)督管理,使其在學習與生活的過程中更加優(yōu)秀,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歐陽帆.試析初中德育中家校共育的困境與路徑選擇[J].課程教育研究,2018(08):76-77
[2]劉小洪.家校共育的現(xiàn)狀及提升路徑[J].教育科學論壇,2017(03):7-10
[3]朱相娟.家校協(xié)作共育的新視角、新內(nèi)涵[J].人民教育,2018(10):62-64